APP下载

民族传统舞蹈的时代传承
——基于对平武白马藏族舞蹈的研究

2020-12-08杨雨坤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20年4期
关键词:藏族人白马藏族

□杨雨坤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族群民族传统舞蹈面临着即将失传的困境。本文主要基于对平武白马藏族舞蹈的研究,讨论民族传统舞蹈的时代传承与发展,以供参考。

平武是白马藏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白马藏族人崇自然、信鬼神,为了表现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驱逐鬼怪,并祈求神灵的庇佑,他们会举办大量献牲祭祀活动,并通过舞蹈祈福,以求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由此就形成了“跳曹盖”“圆圆舞”“猫猫舞”等传统舞蹈。这些传统舞蹈,不仅是平武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与时代背景下对其进行传承,是平武白马藏族发展的需要,也是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一、建立舞蹈文化传承保护意识

平武白马藏族舞蹈的传承与保护,是平武白马藏族人共同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然而,现在白马藏族年轻人很少有专门从事传统舞蹈的学习,也不懂得舞蹈的音乐曲调、动作、仪式和意义。而社会上除专家学者与当地人以外也鲜少人对其传统舞蹈有深入了解,更不必说对传统舞蹈进行传承与保护了。因此,建立人民群众尤其是白马藏族年轻人的文化传承保护意识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白马藏族年轻人对本族舞蹈文化的认同感以及传承保护舞蹈文化的责任感,并向他们介绍传统舞蹈传承保护的现状与困境,鼓励其参与到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要加大传统舞蹈文化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宣传手段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平武白马藏族舞蹈。例如,在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发布舞蹈表演视频、舞蹈服饰与面具展示视频、舞蹈相关神话故事讲述视频等。

二、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随着非遗工作的逐步开展以及平武旅游业的发展,平武白马藏族舞蹈受到了广泛关注,逐渐为更多人所知。与此同时,舞蹈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渐激化,舞蹈有成为商业表演节目的风险。如何处理好传统舞蹈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已经成为摆在文化传承与保护面前的关键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舞蹈文化传承以及追求经济效益的双重诉求。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其主要负责传统舞蹈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并对管理人员实行单独考核、奖惩并举。其次,对传统舞蹈的保护与开发进行科学规划,根据文化传承保护与经济发展需求,制订相应的方案,约束过度开发的行为。最后,以非遗项目为依托,积极引进、激活民间资本,打响传统舞蹈的金字招牌。

三、整合地方舞蹈文化资料

文化资料是文化的载体,对其进行整合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而平武白马藏族舞蹈纸质文化资料有很多已经遗失或者损毁,目前舞蹈传承仅靠口传身授。对此,我们更需要整合平武白马藏族舞蹈文化资料,以免其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在整合过程中,我们可以组建专门的田野调查小组与资料整合小组,由前者深入白马藏族村寨,亲身参与传统舞蹈表演,经历白马藏族人的日常生活,运用舞蹈语言对传统舞蹈音乐渠道、动作、仪式和意义等进行描述,并将其写下来,同时拍摄不同时期的不同舞蹈表演,将所得视频与文字信息远程传输给资料整合小组,由资料整合小组建立专门的平武白马藏族传统舞蹈文化资源库,对田野调查小组所传输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将其与相关文献资料一并上传至资源库中。

四、培养与保护文化传承人

缺失文化传承人,是传承平武白马藏族舞蹈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就“跳曹盖”而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曹盖”“北盖”的经书、法器以及“跳曹盖”的面具遭遇了烧毁、被卖等,而面具制作方式近乎失传,白马藏族年轻人逐渐淡忘“跳曹盖”的仪式和意义,也没有兴趣将这一传统舞蹈传承下来。因此,培养与保护平武白马藏族舞蹈文化传承人很有必要。在传承人培养方面,可以参考甘肃文县与成县的实践经验。文县铁楼乡建立了8 个民俗文化传习所,主要用于培养“池歌昼”“敬酒歌”“琵琶弹唱”等白马民俗文化传承人,已经有5 人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县陇南师专招收了38 位白马学生,邀请国家非遗传承人进学校授课,教学生学习原始乐舞“池歌昼”;在传承人的保护方面,可通过深入了解区域传承人的具体情况,予以经济上的补贴与精神上的鼓舞,确保其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帮助其寻找接班人,确保舞蹈文化的传承。

猜你喜欢

藏族人白马藏族
The Light Inside
一匹白马驮着你(组诗)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到拉萨途中
《演变》《藏族少女》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白马少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藏族人为何能适应缺氧环境?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