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安全对策分析
2020-12-08马自达
马自达
(国网拉萨供电公司,西藏自治区 拉萨 850000)
一、电力自动化系统
电力自动化系统是开放式的信息系统,为了全面掌握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业务系统,必须对其安全性进行具体的规划,并制定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虽然电力系统的应用在不断增多,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有效监督,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电力自动化系统安全技术的应用能够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满足以下方面,首先能够通过不断发展电力技术改善电力技术的发展水平,避免紧急事故的发生,并减少经济成本的投入;其次,它可以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数据进行实时监督,避免隐患进一步的发展。
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安全对策
(一)优化设计方案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设计方面,按照电网规划及其政府工作的具体需要,进行项目接入系统工作的开展,进行项目工程各个方案布局模块及其应用规模的协调,进行不同电力模块的协调,保证运行方式及其供电电压的控制,保证电网结构的优化。为此,设计技术人员应进行不懈的努力学习,实际工作中加以总结,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思考,严把技术标准的执行,全局考虑,分部协调,全面分析方案的适应性、可靠性以及实施性,以此评价运行、设计的各个方案,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推陈出新,完善电力系统及自动化的设计方案,选择最佳,寻求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设计目标一致,对电力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予以保障。
(二)积极完善安全控制制度
在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安全控制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安全控制制度建设是其中的重要部分,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弥补制度中所存在的漏洞,改进其中的不合理之处,促进安全控制制度科学、完善,更好地为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提供帮助。而安全可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和电力自动化需求的变化适时更新安全控制制度,并始终将电力系统自身的特点作为制度更新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检测方法是对变压箱的气体进行检验,而相关人员在电气发电机检修的过程中依据自动化监测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对制度内容不断进行细化,为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及执行效果提供保证。而相关的管理单位也需要严格地执行安全控制制度,并对制度的具体执行提供帮助。
(三)加强安全监测的工作
安全监测是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系统运行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关系着自动化工作的效率与水平。关于安全监测的过程,不是开始阶段对于数据的自动化整理与收集的作用,而是需要结合数据库出现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实现实时追踪,同时在出现数据异常情况时会启动自动化报警的装置。安全监测工作不仅可以保障数据收集的准确和及时,而且可以实现工作的有序与安全进行,并在出现风险时可以实现自动化报警。例如在城市用电的高峰期,其中的发电组的运行功率降低,当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能够及时进行检查和维修工作,从而保障电力系统恢复正常运转的状态。
(四)加大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设备的投入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关键部位,对其安全性、实用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要加大投入资金,保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单位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采购,保证采购设备的质量和实用性满足需要;其次,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审查力度,对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检查应当严格,杜绝不符合质量和使用要求的设备投入使用,保证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管理工作水平;最后,对于使用中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备应当加大维护力度,保证使用过程中的检查频率,加大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设备的运营维护投入。
(五)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所以,应该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首先,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员责任意识,能够尽职尽责的完成本职工作;其次,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的测试,进行硬性标准的规定。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技能知识;公司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能培训,讲解电力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便于管理人员更好地开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系统安全控制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电力系统中,自动化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然而由于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使安全控制问题频繁发生,加之对问题的反应和处理不及时,导致安全事故产生,特别是在目前电力供应日趋紧张的整体形势下,从根本上保证电网安全十分重要。对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应提高警惕,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针对不同的问题,加强安全基础改进,力求在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问题及隐患,然后制定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防范措施,使电力供应始终保持稳定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