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20-12-08李晓芸
李晓芸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机关幼儿园,河北 张家口 076750)
引言
实施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实现全面有效的发展,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当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形成主动进取的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等。曾经有心理学者说过:“人内心最深处无疑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对于幼儿而言也是一样的,幼儿更多时候会渴望得到教师的赏识和表扬。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赏识教育,使其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目前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同,影响其成长的因素也会有所不同。而幼儿就如同是水,将水倒进不同形状的杯子,就会出现不一样的形状。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为幼儿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而赏识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幼儿的潜在能力,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一)充分展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幼儿教师采用赏识教育,即尊重幼儿的个体特征、平等对待不同的幼儿,认可差异性,重视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利于幼儿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赏识教育能够充分展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时刻关注幼儿,让幼儿能够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鼓励和支持幼儿发扬自己的长处,改进不足之处,促使自身能够逐渐树立自信,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为了促使教育活动能够得到更好地开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则需要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赏识教育能够让教师处于和幼儿平等的地位,尊重和认可幼儿,从而实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通过教师对幼儿的赏识能够引导幼儿的三观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挖掘幼儿的潜在能力,培养自信心
赏识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爱的认识和欣赏,从而能够让幼儿树立起自我意识,不断在教师的赏识教育中认识自己,肯定自己,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潜在能力。幼儿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应当对幼儿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适当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错误,寻找正确的答案,从而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二、赏识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一)通过肢体语言让幼儿感受到关爱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能够对幼儿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虽然有时候只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手势、一个关爱的怀抱,但是对于幼儿而言,却蕴含着举足轻重的力量。据此,每一位幼儿教师需要通过肢体语言让幼儿感受到关爱,促使幼儿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比如,若是幼儿出现畏惧情绪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幼儿拥入怀中,用手抚摸他们的背脊,并轻声对他们说:“相信你是最棒的,尝试一下,你可以做到的,我们都相信你!”当幼儿成功的时候,需要对幼儿竖起大拇指让他们接受到这个表扬的手势,并告知他们:“你做得真棒!”若是幼儿失败了,教师需要及时抱抱他们:“没有关系的,就差一点点,下次再努力一点就可以成功了。”若是幼儿出现调皮不听话的时候,教师可以板起脸,难受得跟幼儿说:“老师很喜欢你的,但是你这样的行为让我感到很难受,你以后还会这样吗?”
(二)使用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支持和引导幼儿
幼儿园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发现,很多儿童害怕回答问题,因为害怕回答错误,打击自信心。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充分使用具有启发性的语言,支持和引导幼儿,比如,在幼儿犹豫不决,说不出答案的时候,可以说:“尝试一下”、“说说看”、“你说了一半,很棒,还有吗?”等具有鼓励性质的言语;幼儿回答正确的时候,教师应该说“你说得很棒啊!”“你真的很聪明呢!”“我为你感到骄傲!”等具有表扬性质的言语;反之,若是幼儿回答错误的时候,应该说“我们再想想刚刚的问题是什么,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想法吗?”等具有延缓性质的言语。幼儿园教师不能够简单的通过“对”和“不对”来对孩子的答案下结论,这不仅无法对幼儿起到鼓励的作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信心造成打击。幼儿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是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就算答案是不正确的,教师应当对其给予相应的支持和鼓励,不要不耐烦也不要敷衍塞责,鼓励学生提问能够更好地提高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反之若是阻拦幼儿的提问,很容易打击到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久而久之,则不会积极主动的发问和回答问题,甚至不喜欢上课。
(三)利用富有爱的一切让幼儿感受到的温暖
幼儿阶段属于我们刚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对于自己的老师有一种莫名的依赖和崇拜,觉得老师无所不能。教师也应当将幼儿作为至关重要的个体,在幼儿需要自己的时候及时出现;允许幼儿犯错,但是要知错就改;对幼儿使支持鼓励的语气,使用欣赏的目光去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幼儿能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感受支持和鼓励,从而感受到自己优点带来的快乐和喜悦。幼儿由于年龄尚小,并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能力有限,很容易犯错误,这也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都是十分正常的。因此,幼儿教师应当包容幼儿,而不是利用与大人一样的标准去要求幼儿,这样会为幼儿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其无法得到健康的成长。教师还需要充分关心每一个幼儿,尤其是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仔细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肯定和支持幼儿的举动。而不是只关注教学活动的效果,却忽视了幼儿的实际需求,从而严重忽视了幼儿的存在,还会影响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兴趣。
通过赏识教育帮助教师能够更好地发现幼儿的闪光点,促进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实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