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课与班级管理互补作用探析

2020-12-08王英秀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王英秀

(辽宁省锦州市太和区第一初级中学,辽宁 锦州 121000)

引言

初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可以全面发展学生们的身体素质,锤炼学生们的体格和坚强意志,还可以培养同学间团结互助的美好品质。在初中教学活动中,体育课程建设与班级管理相互融合,互相补助,有助于推动初中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提升班级教学管理的重要途径。

一、初中体育课与班级管理出现的问题

初中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活动的时间大大缩水,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也难以按时保证,班级管理任务的繁忙,让许多班级的体育课程被调整或占用,甚至被班主任在体育课时间安排补课任务。体育课需要以竞赛活跃氛围,搞好活动来营造环境,但学生们忙于在提升班级名次和各文化课成绩上下功夫,导致初中体育课的建设往往被忽略,难以满足学生身体发展的需要。

因此体育课程教学与其班级建设和管理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身心环境适应能力,发展学生个性化,提高学生个人行为的责任感,强化班级团结互助共赢精神,正确地认识和看待学生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接受和参与体育学习,养成学生终生的体育锻炼和积极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体育课与班级管理互补作用探析

(一)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运动中无论是个人的项目或是学校的集体运动项目,都必须要让学生在运动中学会相互尊重,注重学生个人行为的科学规范性和运动的道德性,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自主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到公平竞争的魅力和拼搏向上的精神;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对集体主义的精神和对集体的荣誉感。

教师通过开展体育课建设所学到的经验,可以及时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例如,当教师在教授学生发生集体性矛盾时,如何采用合适的方式及时化解;当学生在班级完成任务时,如何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参与、共同开展集体合作,发挥集体骨干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当认识到作为班级的一员,如何与同学们相互支持,怎样去互相配合等等,从而对班级管理进行有效的帮助,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满足学生自我发展

体育基础知识是该课程的基本训练要求,体育知识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集体创造力和增强意志品质。一个人的意志活动就是首先明确自己的目的,根据其目的情况,自觉地规划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实现其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育意志品质,就很难成功满足学生自我的发展。因此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体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班主任,会通过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耐久跑和大强度的综合体能训练活动,来培养和提高每个学生坚强的抵抗力和意志品质,让更多的学生真正体会到其体力与精神智力的融合发挥,促进学生体力与智力的双重进步。

(三)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中学生的心理学习压力最主要的原因,来自适应社会和对学校片面的重视和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习心理压力过大,且容易造成部分学生的身心不健康,经常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是缓解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压力较为有效的方法。同时适当地做一些体育锻炼和运动,还会有效刺激学生的神经,调节学生身体的激素,在一定的程度上通过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体质和注意力,从而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其学习成绩。

(四)培养学生健全的自律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自律意识教育主要指对班级全体成员,在遵守和履行班级纪律中的规范、规则和义务方面的,一种高度认识和自觉性,它不仅是指包括学生对遵守纪律和执行规则的积极活动认识,重要的还是包括学生对遵守和执行班级纪律和规则的积极活动体验,以及学生遵守纪律和规则的积极行为和意向,更表现学生行为对遵守纪律和执行规则的积极活动认识与纪律行为的高度统一。对于学生来说,课间不可昏昏欲睡,也不可以是放纵无度,因此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可以是放任自由,也不可以完全是毫无纪律规则。

例如,教师一定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不受小的烦恼和干扰,遇到挫折仍然能够保持着良好的心情,时刻要做好准备去应对和处理各种意外和伤害。这样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律行为,不断逐步深化学生的和义务意识和自觉性化,促进学生在班集体内部形成浓厚的班级自律气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班级工作作风和优良学风。

三、结语

初中体育课与班级管理可以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互补关系,达到双赢的效果。这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思考与探究,需要班主任与体育老师的交流与沟通,更加科学合理地发挥体育课与班级管理的互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