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开展小学班级管理
2020-12-08李如泽
李如泽
(重庆市武隆区仙女山街道白果小学,重庆 408513)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去制定一些约束小学生的规章制度,而是把小学生当作服务对象,当成学习与个性养成的主体,促进小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外因和内因及时调控学生行为,并向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为出发点。开展以人为本的小学班级管理就尤其重要,在以人为本的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首先要注重管理方式的实用性,既能管理好班级,又能引导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次是要注重人文性,也是就是说教师在学生提供管理服务的同时必须要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重点。这样才能做好以人为本的小学班级管理,保障班级和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现阶段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观念和方式陈旧
通过对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来分析,依旧有一些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比如按照小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划分学生的层次,结合学生个性特点,然后给予学生不同的管理职务,给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分工,并且采取逐层负责的制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只听从班干部的意见,对其他学生的意见不够重视,体现了学生管理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学生的养成教育没有得到良好的养成。在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上出现不及时和偏差等现象,从而影响了班级管理的时效性。
(二)管理模式缺乏新颖性
在班级管理模式上,多数农村小学教师依旧延续自身定式管理的方法,仅仅在录入学生信息的时候运用信息技术;在每期的通知书上给学生定性的评语,平时没有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家访,班主任自己制定统一的班规,没有针对性,没有切合不同的学生的要求。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效率低,经常会造成学生和教师的沟通不及时、内容不全面等,还有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的沟通也不通畅,导致家长无法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情况,同时也影响了家校合作的教育的顺利开展。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班级管理需求,因此改革班级管理模式非常必要。
二、以人为本理念开展小学班级管理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保障班级以及班级内的每一位成员健康、全面的发展。然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同时还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班级管理,因为班级的组成离不开学生,每个成员的个性、特长、缺点都不一样,而班级管理的服务对象又是班级,因此班级管理必须是以学生为主体所开展的、服务于学生的管理工作,充分让每一个学生参与,针对自己与他人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也正是因为如此,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范以及规章制度,还有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时,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服务班级和学生为重点,这样才能为以人为本的小学班级管理提供有利条件,才能保障班级和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理念开展小学班级管理还需要教师注重构建和谐、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这也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对于小学生而言,情感稚嫩,谁对他好,他特喜欢听谁的话。因此班主任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孩子们行为习惯养成的引路者,也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亲近、接触最多的人。孩子对教师信任度直接影响到了班级管理的质量。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和生活中主动放低自己的姿态,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把学生当作朋友,去关心、去呵护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班级荣誉感,进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小学班级管理。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是保障班级健康发展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保障。因此,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队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共同研判、分析班级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大家都认可的班级公约。如今年疫情期间,学生在家里上网课,手里经常都有手机,学生在网课结束后,教师监管不到,家长监管又不到位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养成玩手机游戏的习惯,学习成绩下滑、视力下降,开学后班主任针对这一情况在班队会上开展了一次辩论赛,让学生了解了玩手机的好处与坏处,学生订下了除在网上查找相关学习的知识外,平时手机都关机的规定。通过活动丰富了班级管理的模式,又达到班级管理的效果。教师班级管理制度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集体的共同努力下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这样才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使学生自觉、主动的遵守班级管理制度。当然,教师在采取学生提出意见的时候要注重可行性,毕竟小学生年龄较小,在一些意见上无法突出其意义,而对于这些不可行的意见教师要给予明确的回答和讲解其原因,切记不要打击小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制定出适合自己班级的规章制度,有效的开展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
结束语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理念,不仅可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时代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了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从心底里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为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了基础。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小学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从而保障班级和学生都能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