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作的角度看现今教师的挑战
2020-12-08杨彬
杨彬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广州 天河 510635)
合作,是解读一切关系的核心点。合作有什么特点?首先,合作的各方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虽然出发点可能不同,比如老师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任务,而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教育,接受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在日后的生活当中能够自食其力;合作的各方他们关系是平等的,没有明显的上下级之分;其次,合作的各方一定有不足但又各有所长,彼此从对方身上吸取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板。然而由于人的成长环境、背景不同,所以他们之间就一定会存在一些分歧,因此合作的各方是有距离感的。
运用合作的观点看待现今教师遇到的挑战,收获就会不一样。
首先,我们要认识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是什么?现代教师所扮演的角色远不止于传道授业解惑。我们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冲突和挑战。首先就要面对来自孩子的挑战,为什么孩子会对老师发起冲突?那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来学校学习的目的和他们所面对的压力与日俱增,导致他们的厌学情绪越来越重,另一方面是在二战之后,原来处于社会卑微地位的群体,比如妇女孩子,他们开始公开的寻求自己的权利,因此老师就陷入了一场无法摆脱的权利之中。如果老师没有接受相关的心理学培训,那么他们很容易就会给孩子轻易地贴上一个标签。比如一个孩子没办法在课堂上稳稳地坐40 分钟,我们就会认为他很调皮,甚至有多动症。为了使孩子们顺从,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今社会,更多老师是采用强制的手段。然而这样强制的方式恰恰导致了孩子越来越强烈的冲突和挑战。因此老师的兴趣也会从学生身上转而变成对权力和威信的追求上。所以我们在纠正孩子行为的时候要先考虑我们是为了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如果是为了赢得孩子,一定是从孩子身上出发,想让他得到更好,是以合作的态度来对待;如果我们是想赢了孩子,则是以对抗的态度来面对孩子,这样,师生关系一定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其次,挑战就是来自于家长的。德雷克斯说老师和家长之间在进行一场推卸责任的游戏,我想在以前这种推卸责任是基于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因此对学校老师100%的信任,所以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更多地在老师身上。现在的家长,由于自己的文化水平,提高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甚至可能高于老师,所以他们对老师提出的挑战更多的是不信任或者是过多的干涉。有的家长甚至不理睬老师的这种反馈。如果我们老师以对抗的心态来面对家长,我们一定会使得这种沟通变成一种恶性的循环。书中提到没有哪个家长愿意过多地接受老师的这种所谓的小纸条;我们也会错误地认为这个孩子家长不负责任,而实际上作为老师,如果我们以合作的态度跟家长沟通的话,那双方的关系一定会不一样,我们可以给出专业的指导,告诉家长应该如何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然而,我们与家长是不能做到亲密无间的,我们必须明确与家长的界限,不能让家长过多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如果家长过多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那就不是合作,二是过渡干涉,会导致正常的教学教育无法正常进行。有了合作的态度,事情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最后我觉得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因为双方是合作的关系,所有总有家长不理睬或者不接纳你的看法。这时我们只需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原则,就不会有问题。即使家长跟你不支持你的观点,甚至对着干,那我们也不会那么生气。
最后,和自己的挑战。自身又面临三种挑战,第一,职业的倦怠,笔者认为教师这个职业也挺容易遇到瓶颈,发展的空间可能就会比较迟缓或者比较小。第二,自己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可能更丰富了,比如说成为一个母亲或者是成为一个妻子,或者是说家庭里面有什么重大的变故。第三,来自于自己身体机能的一个变化,有时候自己的身体可能没有那么好了。面对这三个挑战,笔者觉得第一,我们要保持学习的心态。哪怕我们要学的这个技能跟我们的专业技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态度也一定能够给我们在专业方面有所启发。第二,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生活重心。的确,不同的时候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后一个,就是要学会保护,平衡工作与健康。其实这也是与自己合作的过程,是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还有未来的自己这三个自己的一个合作的过程。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与其说德雷克斯想告诉我们如何认识教师和孩子,教师正面临着哪些挑战,倒不如说是告诉我们要用合作的态度,面对各种挑战。只有成为一个会合作的老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更有序地开展,才能更好地面对更多的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