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
2020-12-08陈新新
陈新新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 开鲁 028400)
引言
当前,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学校教育新的目标,在此情况下,语文学科的教学也应紧跟时代要求,改变以往死板生硬的教学模式,加大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一、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应用的重要性
虽然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在传统的“唯分数论”观念的影响下,部分语文教师片面追求学生的分数,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忽视了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另一方面,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缺少沟通、交流与合作,这样一来,学生对教学内容中不理解的部分就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造成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几乎零参与也使他们的思考问题能力和表达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使他们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是一门人文内涵丰厚的学科,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流畅的使用,语文教师应把实践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师生合作式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的应用。师生合作式教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关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强调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大了学习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因而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加强了学生的表达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师生合作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应用的具体策略
(一)师生间的课前合作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一堂课能否成功完成意义重大。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来看,需要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准备可能用到教具。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也需要明确知道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及通过自己的学习目标,据此,学生要提前预习课文,并按照教师的指导搜集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等。这样,教师和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就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成效。例如,《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这一课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熟悉我国小说的发展历史和规律性;学会举例子、分析和综合的写作方法;掌握信息筛选的阅读方法。语文教师在课前应向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教师首先应准备一些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优秀小说的背景资料,同时,让学生在课前也自行查找资料,准备在课堂上介绍一些自己喜欢的小说,为了防止学生所找的资料与本课内容差距过大,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做出范围的限定。通过师生双方对课堂的充分准备,学生也不再只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在资料的查找与阅读过程中,学生也扩大了知识面,锻炼了思考和表达能力,为课堂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二)师生间的课堂合作
在新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处于主导的地位,讲授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引导;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表达,重视师生的合作与沟通,使学生感受到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学习效果。例如,《离骚》这一课的教学。本课为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名作,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加之丰富的想象,表现了积极了浪漫主义精神。本课的教学目标可以确定为:理解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握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现实的矛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请不同学生对屈原作介绍,包括他的生平、主要经历和重要思想,不同的学生找到的资料有可能侧重点不同,多个学生共同完成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发展。接着,教师可以请学生朗读课文,这篇课文中的生僻字较多,还有很多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朗读起来具有较大难度,教师可在学生朗读后给予指导并领读。
(三)师生间的课后合作
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在每堂课末尾都会留出几分钟时间来答疑,这段时间虽短,但其重要性却不可忽视,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启发学生共同讨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有争议性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一课的教学。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故事情节并体会人物性格,并认识封建社会中对女性的不公。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后,语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杜十娘的故事发生在现代的社会,她会有怎样的结局呢?当然,学生的回答会有很大差异,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了提高学生变通思考问题的能力。
结语
总之,师生合作式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开放性思维和表达能力,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提高了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