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渗透策略
2020-12-08孙金晶
孙金晶
(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江西 南昌 330025)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语文学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有很大的分量,除了基本的听说读写外,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和渗透,从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同时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之美,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展。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拓展知识范围,提高语文素养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课本知识占据了绝对比重,但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语文知识理解以及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仅仅单纯学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加大传统文化在高中教学中的比重,有利于对有限的课本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更深入了解课本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贯彻高中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核心要求。例如,学习苏轼、辛弃疾等古代名家的诗词时,学生可以经常在注释和题目中看到“左迁”“贬谪”等字眼,这就涉及到古代文化的内容了,虽然这些文化在今天已不存在,但对于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和情感,以及诗人的品质和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对于学生了解诗人所处的整个历史时代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提升共情能力,培养家国情怀
高中语文学科注重的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学习的积累可以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例如,《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中,马生因为家境贫寒读不起书,只能想很多人借书苦读,并且在拜师求学的过程中尊师重教,不与同舍生攀比,终学有所得,培养了难得的优良品质。相信很多同学在学习这篇文章时都被马生求知若渴、目标明确的坚定精神所打动,在心中默默下定了好好学习的决心。而这篇文章中勤俭节约、好学的精神、不慕名利的品质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直宣扬的优良品质,依旧值得今人学习。另外,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苏武传》中苏武为了国家的存亡在边境放牧,《离骚》中,屈原通过他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韵律写出了愿为国捐躯的情怀。
(三)丰富个人内涵,提升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文化的强盛有助于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文化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因素。在高中学习阶段渗透中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对国家文化有更深刻的把握,丰富学生的个人内涵,从而具备传播、传承中华文化的能力,将中华文化带到世界更多地方,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深入挖掘课本内容,渗透传统文化
当今高中生学习任务繁重,很难抽出大量时间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那么课堂时间则至关重要了。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挖掘课本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寻找这些内容,并进行适当深入的探讨。如《离骚》这篇文章的背景就是屈原为了国家名誉,不惜以身殉国,此后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将每年五月初五设为端午节。这便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文化背景。倘若对端午文化进行深究,会发现民间不止纪念屈原这一说法,还有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这些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说法,基于这三种说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探讨各种说法的文化价值。又如,学习鸿门宴这篇经典文言文时,我们会注意到它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一部历史上的鸿篇巨制,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下去搜索更多关于史记的历史文化,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
(二)组织课外知识实践,渗透传统文化
当然,高中语文学习除了课堂之外,课外实践也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学校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课外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获得身心放松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诗词大赛、诗词仿写等,让学生不再只是单纯背诵古代名家的诗词以应付考试,而是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诗词内涵,并且可以点燃学生内心潜藏的创作之魂,让校园内的文化花园百花齐放。再者如学习《兰亭集序》时,我们知道,它不仅是一篇具有深厚文学价值的作品,也是一幅极具审美价值的书法作品,因此教师可以组织一场书法比赛,让学生从日常繁忙的学习中抽身,沉浸于富有美感的书法中,并且营造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还有传统文化分享会、传统文化辩论会、文化知识竞赛等,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锻炼口才以及与他人的交流能力。
这些都是一些可以在校内随时举行的小型活动,除此之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博物馆、历史纪念馆等,让学生身处更大的文化环境中,与文物对话,感受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三、结束语
中华民族在千年发展中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高中语文教学也对传统文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提升学生文化自信中的重要性,通过重视语文课堂教学和课下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希望本文的以上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