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8杨晓宇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杨晓宇

(广东省汕头市金英学校,广东 汕头 515041)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及应用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是20 世纪60 年代托尼·布赞这一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也称心智图。思维导图是根据大脑放射性思维特点发明的发散性、可视性的思维工具;是将抽象知识逻辑结构具体化的思维工具。通过图像、色彩、代码等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增强学习者的记忆效果。作为能够理解和加深记忆的重要学习工具,思维导图一经提出就受到广大中外学者的关注,著名外国学者Howitt 强调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建构三维思维导图模型帮助高中生理解,创造条件进行创造性思维。

(二)思维导图的特点

1.思维导图的阅读方式与传统方式大有不同,传统英语阅读从纸张左上角开始向后继续延伸,每一行看完再从左到右继续阅读以此类推。传统英语阅读没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分,每行每一段都需要阅读,而思维导图以难点重点为中心展开阅读,中心明确、阅读目标明朗,使英语阅读任务清晰简单,从而实现重点突出有效记忆。2.思维导图采用多层次模式,依靠线段将知识点串联,重点突出向思维扩散,融会贯通各个知识点,形成发散思维树形图。3.大脑重图像、符号多于文字,思维导图运用大量符号和图像使高中生大脑兴奋,激发对阅读的兴趣,调动高中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使英语阅读变得生动活泼。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善于开发人左、右脑功能区,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需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一)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原则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这两项内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尊重高中生个性特点,给予学生机会让其进行自主预习。而教师在课前备课时,为达到良好阅读效果,可利用部分时间给予高中生足够空间和时间自主预习。例如,分配阅读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搜集下一节课内容的课前背景知识,结合各种课程资源,然后引导每个小组对于课题专门制定思维导图,最后帮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由小组代表进行展示预习内容材料。这种运用展示活动和整理信息来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整理信息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也增强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其思维品质。

(二)师生之间密切沟通的原则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基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也是如此。思维导图的应用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并不广泛,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很多问题,此时教师和高中生的沟通状况尤为重要。1.首先思维导图具有层次结构清晰、框架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要求高中生具有较高逻辑思维能力。而高中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方向有误、遇到障碍时,可由教师出面沟通、化解困难,指引高中生朝正确方向发展。2.其次绘制思维导图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自由性大、逻辑性强、高中生可发挥空间大,更重要的是绘制思维导图步骤复杂不可一蹴而就,因此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存在的问题繁复,教师应在讲授这类问题时保证自身语言流畅、精准,能够做到循循善诱,运用高超的沟通技巧引导、启发高中生的思维方向,及时纠正应用思维导图过程中的各项错误。

(三)课后巩固原则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应注重有效延伸课堂上的内容,加强练习思维导图的相关训练,帮助高中生养成良好思维方式以及良好的思维导图绘制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师生通过相互反馈分析总结存在以下两点问题:1.部分高中生不能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自由切换思维导图模式进行分析。2.部分高中生不能在有限时间内绘制思维导图,导致在实际考试过程中浪费时间。课后及课外是高中生能够自我掌控的时间,教师应以巩固知识为目的,分配阅读小组根据小组布置相关主题作业,并将小组完成作业后的活动材料保存至档案袋定期展示成果,使高中生更加自觉牢固掌握该学习方法,使教师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教师及时记录高中生的意见,高中生认真听取教师的教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激发高中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但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不可急于求成,而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以思维导图为辅助工具帮助高中生长期积累练习,培养高中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用思维导图归纳和分析文章的习惯。与此同时,教师可多训练高中生绘制导图过程中扫读、跳读的阅读策略,丰富英语阅读教学方式,打造英语阅读高品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