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020-12-08李焰

魅力中国 2020年41期

李焰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僰王山镇新河小学校,四川 宜宾 644400)

一、体现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积极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在备课阶段应当灵活运用课文知识点,实施趣味化教学,并且需要充分体现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的解惑者与引导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自己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将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疑虑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

例如,在学习“司马光”课程时,语文教师首先需明确教学目的,而后让小学生结合上下文以及文章注释,对文章内容与含义进行理解,并让他们流利、正确且富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在正式上课前,语文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对司马光的资料进行整理与搜集,而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提问。如,“可以根据你掌握的资料谈一谈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吗?”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资料进行阅读分析并依据自身理解讨论司马光的特征,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主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始终是学习主体,且可以充分动脑思考问题,有效锻炼了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提升其语文学习兴趣。

二、充分发现并肯定学生优点

每一名小学生都是祖国含苞欲放的花朵,需要作为园丁的教师去辛勤灌溉。每一个小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既有优点也有缺点,都会在某一领域具备闪光点,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用心观察、发现、肯定、表扬并且实施保护,推动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可以让学生进行切身体会,充分感受到努力上进带来的喜悦与成果,激发自身成就感,为更积极的学习奠定夯实基础,更有兴趣进行语文学习。

例如,针对平时语文成绩较好或者在测验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语文教师需要给予其充分的肯定与表扬。与此同时,在每一节语文课堂的朗读、背诵、练习及听写等环节中,教师都要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赞美,给予其积极正面的评价,推动学生在日后语文课堂之中更积极地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应当秉承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原则,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对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师应耐心与学生进行沟通。此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增强学生自信心。

三、实行多样化教学手段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任何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都十分感兴趣,但是这种兴趣持续的时间往往都很短暂,注意力会快速转移。尤其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对毫无情感的机械讲述具有强烈的抵触心理,兴趣并不浓烈。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做一做、猜一猜、画一画、儿歌、游戏”等形式作为教学活动载体。将所讲授的知识点精心进行设计,巧妙的贯穿其中,充分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例如,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想要提高小学生对于形声字特征的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让小学生找到“晴、请、清、情、青”等字在读音与形上的关系。而后可以让学生制作汉字卡片,在一张卡片上写上“青”,并在其余卡片上分别写下不同的偏旁部首,可以选用小组合作的手段让“青”与不同的偏旁部首组合成为不同的字,既可以充分加深小学生对于生字的印象,还有利于其理解形声字的特征。在此教学活动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加强知识的拓展迁移联系,例如让学生将这些生字分别组成词语,而后将几个词语编写成一句话,之后根据这句话,小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出一幅图画。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都很高,不仅对语文知识点进行了学习巩固还充分锻炼了小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启发学生思维,使其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个极其享受与快乐的过程,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

或者,在对小学生进行拼音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声母编织成儿歌的形式,帮助小学生进行记忆。同时可以制作韵母、声母卡片,利用“找朋友”“开火车”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提升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悦。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必须具备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表达自己、放飞自身想象力。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语文课堂中,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效率与质量,不断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文思维,推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