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之我见
2020-12-08于建国
于建国
(河北省黄骅市黄骅镇常庄联校,河北 黄骅 0611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地遵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这一点不仅是当前教学工作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是更好地顺应新课标改革的主要原则。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强学生思想意识为主导的原则,不断地促进学生和课堂之间教学策略方案的改革,灵活地进行交叉运用,最终形成教学工作的互补,促进质量改进。
一、正确认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思想不是方法,而是方法更高层次的指导。数学思想是具有全面性和概括性的,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处于引领的地位,是相对比较抽象的,而数学方法只是片面地解决某一类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具有局部性,是一种具体的数学行为。如,教学圆的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引导学生把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体现转化的思想,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过程,并不是学生想出来的,而是教师告诉的,或者说这只是数学思想的一种应用,教师并没有真正让学生明白这种思想的用途,什么时候要用转化呢?教师并没有给学生建立转化的思想观念,只是就题论题教给了学生一种方法,一种转化的方法。在数学抽象思想中,就派生出了转化的思想,什么是转化的思想,简单地说就是把未知的知识转化为已知的知识,在渗透中让学生找到以后在解决未知问题时所采取的方法。
二、注重整体,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虽然作为小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已不再那么抽象、严谨,这是由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决定,人们只不过是把"学术的数学"转化成"教育的数学"而已,但从整体来看,它仍是数学知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基础部分,在整个系统中不是孤立的,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应站在整体、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三、从生活经验出发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四、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五、拓展思维、培养能力
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若想站在世界的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思维。"社会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人才,不是在考场上考高分只会解题的机器。人的思维能力不是仅通过学好数学而提高的,而是各项思维能力都提高了,数学成绩甚至是其他学科的成绩自然就会提高,因为人的思维能力是相通的,当你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各种事物时,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还会困扰你吗?那么怎么培养这些能力呢?
(一)要从身边的简单的事情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如每天定时打扫自己的房间,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书架、衣柜、抽屉和书包等,这样做就会逐渐有条理地去思考问题,有条理地解决问题。
(二)如果你是班干部,就要在班级管理的工作中经常动脑筋想办法,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三)如果你不是班干部,更要积极抓住每次学校或班级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的机会多锻炼自己,多出谋划策,多积极参与。
(四)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
(五)要广泛阅览,常外出旅游。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中蕴含了很丰富的人生哲理。读书多的孩子,不仅学习都很优秀,而且很有主见。刚进初一的孩子只要问他是否爱读课外书籍,就可预见到他的学习将来定会拔尖,而且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很优秀。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脑的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它们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不擅于阅读就不擅于思考。好的阅读能力会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
(六)创设一个利于思维发展的环境。这是给家长的一点建议。高创造力的孩子往往出现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一方面给他们提供一个安稳的环境,一方面又鼓励孩子发展自己的独特性。提高思维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多尝试多实践。
总之,数学教学不只强调思维逻辑能力培养,更应该注重受教育者情感水平,及积极向上人生态度、良好沟通技巧等培养。让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享受学习快乐,把握情感需要,积极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既增长知识,又发展能力,并完善人格。真正成为数学学习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