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2020-12-08戴璐
戴 璐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19世纪,著名医学家魏尔啸提出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点: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发生,患者生活质量将明显下降,晚期常造成下肢致残,甚至威胁生命。为改善此现状,积极有效地进行预防性护理显得至关重要。现将我科选取的施行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的1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1例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手术患者均从本科室住院患者随机选取。其中患者分为子宫肌瘤3例,宫颈癌3例,瘢痕妊娠2例,前列腺癌2例,肝癌64例,咯血15例,肺癌10例,脾动脉瘤3例,肾出血8例,消化道出血11例。其中男性79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在33~75岁左右。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预防性护理未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
1.2 方法
1.2.1 护理评估
任何可以导致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因素都可以使DVT发生的风险增加。需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属高风险,如长期缺少活动(长时间卧床)、下肢骨折及创伤(治疗性制动)、有静脉血栓栓塞史、恶性肿瘤、每天吸烟25支及以上、妊娠、高龄、糖尿病、肥胖、长期便秘、血液高凝状态等;及时查阅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如血浆D-二聚体测定、血凝、血脂、血流变化、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
1.2.2 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通过对121例患者的观察与分析,针对90%患者存在悲观、焦虑等心理特点,术前除常规宣教外,着重对术后早期活动的优点及重要性详细讲解,对DVT高危患者(如老年、肥胖、恶性肿瘤等)作为重点宣教对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发生DVT可能出现的症状,耐心地回答患者及家属的问题,取得理解信任,并请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分享经验,交流早期运动的方法、优点及体会,减轻患者焦虑,树立良好恢复的信心。饮食方面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低盐、低脂肪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黏滞度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避免因便秘使腹压增高对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产生影响;避免食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禁止吸烟,限制饮酒。
1.2.3 术后病情观察、体位活动指导及保暖
术后除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穿刺局部情况外,还应每15~30 min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下肢颜色,按压局部,感觉其紧张度及温度,如出现肢体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应高度重视,如发生单侧肢体肿胀,应高度怀疑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做下肢周径测量,如双侧下肢同一部位的周径相差大于1 cm,立即报告医生,做到尽早诊断,避免延误病情,为溶栓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定期监测关于凝血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发现异常给予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术后股动脉穿刺制动对侧肢体可行抬臀运动,每小时一次;生命体征允许的情况下根据病情取合适体位(半卧位或侧卧位),尽量避免较长时间的仰卧位;下肢适当保暖可促进血液循环,但禁忌加热,以免烫伤。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1.2.4 下肢静脉保护
静脉壁损伤是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应尽可能多的保护静脉血管。应尽量避免在相同部位相同静脉反复穿刺,输注毒性、高渗性、刺激性药物,减少对血管的损伤,避免血管变硬;如有静脉炎发生,应立即在另一部位重新建立静脉通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下肢静脉输液限制下肢活动,还会增加下肢静脉血容量,不利于血液回流,故下肢静脉不宜长时间输液。
1.2.5 药物的使用
血管介入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和口服阿斯匹林,均具有加强抗凝,预防DVT发生的作用。200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通过“DVT指南”,肯定了抗凝疗法[1]。疏血通、丹红注射液等中药提取物经临床使用也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6 医用弹力袜及抗血栓压力泵的正确使用
医用弹力袜即医用循序减压弹力袜,是具有促进静脉血液回流至心脏功能的一种辅助治疗工具,其科学原理是在脚踝部建立最高支撑压力,顺着腿部向上逐渐递减,在腓肠肌减到最大压力值的70%~90%,在大腿处减到最大压力值的25%~45%,压力的这种递减变化可有效的缓解或改善下肢静脉血液循环,保护静脉瓣膜,降低其承受的压力,可降低手术因素引起的静脉扩张,减少血管内膜损伤,防止静脉血栓形成[2]。医用弹力袜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抗血栓压力泵又称循环压力治疗仪、梯度压力治疗仪、四肢循环仪等,是根据周期性的充气原理,对肢体进行均匀有序地挤压、按摩,增加血液和淋巴组织的流动,而且可促进内皮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血小板聚集。压力均匀地给予下肢(大腿、小腿及踝部),将血液、淋巴液驱向肢体近心端[3],从而大幅提升血流速度,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凝血因子对血管内膜的粘附和聚集,降低血流淤滞,达到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目的。
1.2.7 护理人员的培训
大多数DVT患者缺乏预防和干预意识,做不到早发现、早治疗。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和患者均应加强DVT的预防理念。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疾病特点及介入手术患者的特殊性,我科采取定期培训、专人带教等多种形式加强对DVT的了解,并定期进行考核。
2 小 结
通过对121位经股动脉穿刺血管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得出,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对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至关重要。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围手术期评估及观察,“预防重于治疗”,了解患者的疾病和心理特点,对患者实施围术期督导及健康教育,联合应用治疗药物,有效落实各项预防干预措施,减少及祛除深静脉血栓的易发生因素,在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为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疾病预后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