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与黑》的多重象征性研究

2020-12-08彭克龙

魅力中国 2020年24期
关键词:红与黑特尔阴谋

彭克龙

(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六盘水 553000)

《红与黑》是在法国大革命后斯丹达尔创作的文学作品,描绘了法国在经历大革命后的社会现状,《红与黑》经历了时代的洪流,成为了世界名著。本文将从《红与黑》的多重象征性中的理想和现实、《红与黑》的多重象征性中的纯真与虚伪、忠诚与背叛、《红与黑》的多重象征性中的爱情与阴谋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红与黑》的多重象征性中的理想和现实

对于任何一部的小说作品来说,主人公的理想在小说作品的进行当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主人公的理想因素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主人公的生活方向。在《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就属于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在当时的社会里有着自我认识。在这部小说中于连的自我认识渐渐丰满,最后因为自我认识的丰满发生了爆发。于连的野心在当时社会极具的发展、壮大,所以于连变成了“黑”的代表,于连是当时法国社会中的一个地位低微的农民,这个农民没有任何社会地位,也没有任何财富,甚至作为农民的于连还被法国当时的社会所压迫,因此导致于连非常厌恶法国当时的社会阶级制度,而于连的野心也在日渐膨大,导致其非常渴望财富和社会地位,所以于连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虽然于连十分厌恶法国当时的社会制度,十分讨厌法国的贵族阶级,但是于连仍然隐藏一颗蓬勃野心而为侯爵处理琐事。于连出身农民,以一个农民的角度来看待法国当时的等级社会所铸造的“人间炼狱”,其十分厌恶法国的贵族阶级,讨厌虚伪的人但是其却渐渐地成为了一个虚伪的人。于连这个人物除了一张虚伪的面具以外,其本身还具有一颗向往自由、平等的心。于连在被聘用给市长家的孩子做家庭教师时,于连并不觉得高兴,其主要担心被不平等的对待,担心自己会被当成佣人。于连并不十分关注他所担任的工作以及薪资,其主要担心自己的社会地位,这一心理也间接地体现了于连追求平等的思想。于连的这种向往平等自由的想法也是被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所影响。在当时的法国社会,于连被当时的阶级制度所压迫,其许多的理想都无法一一实现,这种状况导致了于连一步一步变化,当时制度打破了其所有的理想,英俊、帅气、聪明的于连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就走上了悲剧而短暂的一生。在《红与黑》中体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巨大矛盾,于连美好的理想和当时残酷社会的剧烈碰撞。于连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如果在最后关头向当时制度低头,那么就可以逃避死亡的命运,但是于连选择了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因为这个理想最后走向死亡,这种行为中掺杂了红与黑。

二、《红与黑》的多重象征性中的纯真与虚伪、忠诚与背叛

《红与黑》同时还体现了纯真和虚伪、忠诚和背叛。在人类的发展历史潮流中,纯真和虚伪的品格总是相互重叠的,纯真的品格随着人类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染上虚伪的色彩。主人公一开始是纯真的、忠诚的,但是在时代的摧残折磨下,一步步变得虚伪,同时做出了一些背叛的事情。但是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于连又从虚伪逐渐恢复最初的纯真,从背叛回归忠诚,这符合人类性格的变化历程,也体现了人类性格发展的历史真实性,体现了人类本身与自身邪恶思想奋斗的过程与人生价值。《红与黑》中除了主人公于连以外,德·瑞那夫人与玛特尔小姐也都象征了纯真的人性特点,这些也是红的代表,这些是纯真的代表,和虚伪的代表相对比。小说中于连具有理想、倾情之爱、自尊等这些特点,其构成了一个既追求理想生活身份又十分低微的平民角色。德·瑞那夫人的身上也有一种浓烈的渴望爱情的感情,同时其身上还具有一种焦虑与愧悔的情感,这种现象也表达了其一种虔诚的信仰。玛特尔身上也具有一种独特的贵族纯洁思想,与此同时,其身上还具有一定的属于贵族的高傲情感。玛特尔的这种纯洁思想被许多个阴谋诡计所环绕,这份纯洁需要面对一个个虚伪的贵族。法国当时社会的贵族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同时其具有一定的权力,这些人在进行交往时,总会挂上虚伪的面孔,这些现象对于那些努力爬向上层社会的人们来说,其很容易陷入虚伪之中,所以这些人本身具有的纯真就渐渐地被消磨在这里。于连发现了这一现象,其错误的认为只有虚伪才可以使人变得富有,还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于连的纯真就渐渐被消磨,虚伪渐渐膨胀,想要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所以这种虚伪和背叛的深渊让他坠入深深地痛苦之中。于连开始欺骗周围的所有人,只要对于他目的有益处人们,其就会进行欺骗,而可以被他欺骗的人往往是十分信任他,对他很好并且提供帮助的人,于连将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在他进行人生转变时,蒙蔽德·瑞那夫人的爱影响了于连的思想,从而使于连更加清楚地看到虚伪的重大意义,所以于连已经不满足于爱的欺骗,其转变成了信仰的欺骗者。原来于连是拿破仑和共和主义的信仰者,后来将以及伪装成一个信仰与贵族拥护者。于连为了保证其好不容易得到的社会地位,欺骗了玛特尔小姐的爱情。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人类的正确思想和邪恶思想进行斗争的复杂过程。在小说的进展过程中,纯真的人们唤醒了于连内心深处的纯真,虽然于连投入了许多的虚伪的爱情,但是德·瑞那夫人和玛特尔小姐的纯真爱情又影响了于连的爱情观。在小说的最后,于连的表现逐渐转向纯真,这也是德·瑞那夫人纯真的爱情对他的影响。在其狱中的生活里,认识到了纯真的重要性,但是自己在追求社会地位时,却渐渐抛弃了其本身的纯真本质。虽然在故事的最后,于连的纯真被完全的爆发出来,这一情节将人类本性的纯真与虚伪、忠诚与背叛推向了人生的顶峰。

三、《红与黑》的多重象征性中的爱情和阴谋

《红与黑》还体现在爱情与阴谋的矛盾中,主人公炙热的爱情生长在冰冷的时代中,其生根发芽的过程中面临了许多的阴谋。在小说故事中,主人公所有的爱情都来自许多的阴谋,这些阴谋也成就了真正美好的爱情,同时在小说的最后铸就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于连和玛特尔的爱情都是生长在阴谋的土壤中,却又在这些阴谋的土壤中被成全。《红与黑》中描述了一个又一个的阴谋,同时又介绍了两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红与黑》中批评了当时年代的阴谋还赞扬了于连的两段爱情。小说中有两段美好的爱情,第一段是于连与德瑞那夫人之间,另一端是玛特尔与于连之间。这两段的爱情都是来源于那个时代的阴谋,虽然这两段阴谋土壤滋养的爱情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美好,但是却也并没无疾而终,这些美好的情感像春雨一般融入到了隐藏的阴谋之中,在小说的最后,于连和德瑞那夫人之间进行了深入地谈话,玛特尔得到了亲手埋葬于连头颅的机会,这些美好的凭借都是在给这两段感情一个美好的交代,即使这些感情生长于阴暗的时代中。在故事的开始于连和德瑞那夫人之间并没有真心,只是逢场作戏,于连和玛特尔之间也是利用居多,这些情况是在法国大革命的社会背景下导致的必然情况。于连是农民阶级,于连始终是代表平民来和贵族斗争,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可以展现法国时代的发展历程。于连在虚伪的迎合之中渐渐地爱上德瑞那夫人,而对于玛特尔的感情则是对于贵族的妥协,反射了法国大革命后的社会背景。

四、《红与黑》的多重象征中的正义和邪恶

《红与黑》中有两种势力,这两种势力是在法国大革命过后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红与黑》可以被称为世界名著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红与黑》中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从现实方面揭露了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现实情况,法国的贵族联合奥地利与俄国等国家与新兴的资产阶级进行激烈的争斗。小说主人公于连的短暂而悲剧的人生之路表达了人性中深刻的特点,也表现了人类成长中,正义思想和邪恶思想进行斗争的过程。于连在德·拉莫尔侯爵府中理解了法国贵族阶层的政治思想,同时明白只有发生各种政治危难的时候贵族们才会紧张,如果这些底线不被触碰的情况下,贵族便会进行纸醉金迷的生活,这种悠闲的生活状态才是法国贵族当时的社会环境。如果某个人提出了新鲜的思想就会遭到其他人的嘲笑,甚至某些人会怀疑这个人有逆反心理。在这里作为平民的于连只能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嘲笑这些教士、国王并且还需要反对派报纸、伏尔泰、卢梭和所有有思想的人们。这种落后的政治也充分展示了法国贵族可笑的思想。这些法国贵族十分想念路易十六时代贵族的生活状态,其在使用各种阴谋诡计进行财富的争夺的过程中,又十分害怕新兴的资产阶级,其害怕有才华的平民知识分子,也害怕那个时代推行资产阶级思想的人们,这些贵族因为害怕甚至将启蒙思想家的各种书籍标成禁书,防止资产阶级的壮大。在拿破仑帝国以后,统治者就将法国贵族与教会的土地全部卖给了小资产者与农民,所以在那个时代里,法国农村中涌出了许多的个体农户,在这些地区还推行了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但是波旁王朝复辟后,又进行了一次革命将所有分发的土地进行收回,并且恢复了当时社会的土地所有制。这一次又一次的土地改革,使法国的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在当时社会中,许多学者都认为复辟势力属于一种时代的倒退现象,新兴的资产阶级才是法国社会的未来。在作品的最后部分,主人公于连也发出了呼吁,希望这种社会制度尽快地被推翻,渴望新时代的到来,并且认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才是法国人民的未来。于连身上有正义和邪恶两种人性,这两种人性相互交锋,最后正义思想胜利,和邪恶势力决裂。

五、《红与黑》多重象征中的艺术价值

在《红与黑》的小说中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后历史的黑暗性。《红与黑》中还展示了于连本身对于自由、平等的追求,但是也描述了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社会的阴暗。小说主人公于连这悲剧却短暂的一生表达了法国大革命的现实社会状态。在法国大革命的社会中,启蒙思想和当时思想具有很大的矛盾,于连代表平民阶级,但是其却又十分具有野心想要提高其社会地位,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下,就出现了于连这悲剧而短暂的一生。底层的劳动人民向往平等的社会地位,大多数人都深深地厌恶贵族阶级的人们,但是其又被利益所驱使而渐渐地向贵族阶级发展。这些人们为了追求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力,其褪去了原本的纯真、忠诚挂上了一张又一张虚伪的面孔,这些虚伪的面孔背后有一张张向往平等的人脸。在斯丹达尔的笔下,于连算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物,于连在跨入深渊之后却醒悟回来,但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有许多和于连一样的穷苦人民因为追寻平等而迈入深渊,表现了人性堕落的过程。《红与黑》中还赞扬了爱情的力量。对于《红与黑》本身对爱情的描绘并不那么明显,作者使用温柔而细腻的手法描绘了主人公的爱情历程。斯丹达尔描述爱情时,往往会将爱情设计在阴谋的土壤之上,其给这些美好的爱情设计了一道又一道的阻碍,但是主人公的爱情仍然像一棵小草即使被阴谋一遍又一遍的洗礼,其仍然会挺拔向上。德瑞那夫人与于连的美好爱情将于连拽回了正轨,避免了于连的悲剧色彩。作者把爱情这条线设计成了救赎于连的光,避免了于连最后坠入深渊。虽然爱情无法拯救法国大革命后黑暗的社会,但是却可以救赎平民们向往平等自由的思想,使平民阶级更加的勇敢。斯丹达尔在进行描写时将爱情与阴谋设置成对立面,最后于连的醒悟一定程度上是作者含蓄的将爱情设为胜利者,同时也间接说明了自由与平等的胜利。

六、结语

《红与黑》是对法国大革命以后法国社会现象的一种现实揭露,其真实的反映了法国当时的一种社会状态,还反映了当时人性的多种矛盾,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红与黑特尔阴谋
希拉里·曼特尔“克伦威尔三部曲”的民族共同体形塑
充满活力的视觉诗一一艾特尔·阿德南作品欣赏
焦虑转给其他人
峡谷阴谋
赵高的阴谋
白癜风女孩尚特尔:用“缺陷”征服美国时尚界
阴谋
阴谋
只爱黑白红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