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持性血透患者经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020-12-08刘爱萍牛晓慧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6期
关键词:血透维持性预防性

刘爱萍,牛晓慧

(联勤保障部队第982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是一种肾替代治疗手段,深静脉留置管则是该治疗方案中常用的临时血管通路[1]。在长时间的治疗疗程中,再加上患者自身抵抗力降低等,易导致发生导管感染,直接发生置管失败的结局[2]。基于目前维持性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现状,本次研究提出采取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开展起始时间200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24例,均已排除:(1)凝血功能障碍者;(2)精神性疾病患者;(3)意识障碍患者。并按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中计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37~74岁,平均(46.32±3.56)岁。观察组中计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38~77岁,平均(48.29±3.71)岁。组间基础资料已证实符合可比性试验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常规的临床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则采取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1)透析之前的预防性护理:除了把握患者基本病情、了解有关检查结果等常规护理,还要仔细观察患者创口情况,保持自身手卫生,透析之前做创口的观察,排除红肿、热痛等异常后予以消毒和换药;同时宣教血液透析的重要性,将血透的目的、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注意配合要点等详细宣教。(2)透析过程中的预防性护理:在持续性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等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认真观察患者穿刺部位、置管部位是否发生肿胀、渗血的问题,检查管路是否出现扭曲、受压等异常问题,并对脱落、移位问题进行处理,注意调整管道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要求、以预防感染的发生。(3)透析之后的预防性护理:排除管腔中残留血液,使用碘伏对导管的动、静端口进行认真消毒,使用一次性肝素帽,并取无菌敷料对导管外延的部分进行保管,妥善进行固定;叮嘱患者通过注意个人卫生来预防感染。(4)其它方面:饮食上要有针对性和预防性,针对性是指可以通过摄入富含高蛋白(鸡蛋、牛奶、瘦肉)等食物强化机体免疫力;预防性施治严格限制水、钠和钾的摄入量,预防感染;另外通过评估发现有高危感染风险的患者,对其加强健康教育,进一步完成感染预防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后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采用SPSS 25.0进行处理,表达为计数资料的[n(%)]形式,检验方法为x2检验;将P<0.05视为检验差异性高的参考标准。

2 结 果

对照组中的12例患者在1年随访期内,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病例有4例、感染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中的12例患者在1年随访期内并无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0,P<0.05)。

3 讨 论

在血液透析治疗方案中,血管通路的稳定、良好建立是治疗成功的根本前提。深静脉置管在血透治疗中的应用具有造成创伤性小、操作简单快捷、保证良好透析等优势[3],但是确切伴随着穿刺部位红肿、僵硬、渗出等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几率,严重时甚至发生全身症状,有引起菌血症的风险性[4]。造成置管失败、而且会加大患者再一次接受穿刺的痛苦程度。

为积极、有效预防感染,本文提出早期预防性干预手段,从透析之前开始便有针对性、预防性的提出感染预防措施,例如针对有高危感染风险者及加强宣教,予以患者指导规范饮食,对血透治疗的目的和重要性进行宣教,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血透的重视程度,帮助患者管控风险因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对感染的免疫力,从而减小感染几率。护理人员作为血液透析主要实施者,应注意在预防性护理干预中,要重视手卫生以及操作规范程度[5]。上文研究结果提示:在采用了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策后,观察组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案的可执行性高。

针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应通过采取早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来降低深静脉置管感染几率,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血透维持性预防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红细胞增多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调节性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