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消费与真实性: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困境
——以福州上下杭为例

2020-12-08胡高强

山东社会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会馆消费历史

孙 菲 胡高强

(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0237)

一、研究缘起

历史文化街区体现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自新世纪起在旧城改造浪潮中它便逐渐作为城市文化符号而被精心打造,或成为市民活动的公共空间,或成为热门文化旅游景点。但不管其改造的目的如何,传统的历史文化街区都只能以现代城市作为再生的土壤,必然成为城市中的“异类”。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如何平衡传统和现代,二者以何种方式张弛有度地紧密结合将决定街区改造的成功与否。何为改造成功?即要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功能与经济功能的双赢。首先需要一定程度上保护真实的历史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或现代文化的传统表达手段实现街区文化功能重塑。其次,由于历史街区改造成本较高,地方政府阶段性改造的后续财政压力较大,因而街区能否后续独立运作并产生经济效益,实现其经济功能也是基本要求。那么,这些基本目标是如何在街区改造的传统与现代张力中实现的,其实现过程产生了哪些普遍的困境以及如何解决这些困境?

毫无疑问,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政府、企业、居民和社区多个参与主体,并受地方经济、历史、文化及具体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学者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研究百花齐放,也正如其复杂性表现的那样性,有诸多值得研究的侧面,历史学反复推敲真实性、建筑学惊叹设计风格、艺术学沉醉精雕细琢,而社会学对此有价值的研究则不多见,并且主要集中在“空间”面向上,即历史文化街区或名城的空间运作和使用维度,如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重构(1)齐冀 :《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重构与更新发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和空间解读(2)包亚明 :《城市文化地理学与文脉的空间解读》,《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7期。;文化街区的改造模式与路径的探索和论证层面(3)参见张倩、董文强 :《文化产业视角下民族历史街区提升发展的路径分析——以西安回民街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1期;宋辉 :《少数民族历史街区文化景观改造探讨——基于民族旅游视角》,《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12期。;历史文化名城改造与保护的问题层面(4)参见罗毅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问题与对策》,《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曹婷 :《银川历史街区保护的几个问题》,《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晏晨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困境与思考》,《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杨春蓉 :《“走”还是“留”:历史街区改造中原住民安置的两难困境》,《理论月刊》2009年第11期。。以往研究大多是概述性的,对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困境的动态剖析不够深入,未提炼出影响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的实质因素。

二、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的“新旧”冲突

在传统—现代视域下,新旧交替的文化冲突不可避免,而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直接具象化了冲突。地方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对街区进行商业化改造,但资本完全盈利的目的与地方政府的改造初衷并不完全契合。历史文化街区完全交由社会资本把控,可能会引发环境破坏、旧景损坏和景观同质的后果,而由地方政府统筹改造则更向着发挥其传承历史文化与丰富人民生活的功能方向改造。如何令二者互为补益,其间平衡难以把握。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自身来看,引入社会资本的商业化改造遵循现代商业系统下消费需求多样化和综合性原则,区域消费具备完整性,但其真实历史文化景观遭到剪裁,不得不选择性保留有限的景观代表。如果由政府全权主导改造,追求文化价值、还原历史真实性,获得文化上的多样性和整体性,势必又会挤压物质消费空间,导致作为“景点”的历史文化街区人流稀少,继而影响街区经济收益。可以说,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的困境集中表现为两种开发倾向在历史真实性、文化多样性与现代消费系统性之间的平衡问题,是传统文化土壤与现代需求之间的变化问题。因此,理清这些变化对我们认清改造中的困境至关重要,它概括了街区改造新旧冲突的中轴。

(一)传统街区文化持续发生着现代转变

马克思主义通过强调“历史的东西”来还原历史的“复杂性”“丰富性”与“特殊性”(5)张和平 :《还原历史的本然与历史——傅衣凌先生学术格局之我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9年第4期。。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丰富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发生巨变,这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社会中的消失和弱化,譬如历史建筑、街巷格局、传统手艺、风俗民情、特色饮食在不同程度上消失,而这种消失和弱化是整体性的,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驱散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改变了文化存在性状的结果,同时也催生了人们拒斥和轻视传统的观念。由此,很多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化进程中被不断侵蚀、损毁和遗忘,它们承载的城市记忆和历史文化也不断消失,跨越传统和现代的街区历史文化走向单一和趋同,表现文化立体感的侧面渐次消亡。街区历史文化的减少和消失将直接影响到城市街区历史的保护和传承。传统视域下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格局往往是以某种主文化为核心而亚文化环绕的格局,这些文化自身有着鲜明的类型特色,并通过社会互动交融发展。而现代场域下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样式呈现相对的单一性和趋同性,单一性指的是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裁剪了历史文化,围绕某个主题大肆建设和改造,景观较为单一。趋同性指的是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同质性,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在时空感受上几无差别。这种文化样式减少或趋同的现代转变既有基于时间线轴上的进化原因,也有基于改造目的的人为干扰原因。

(二)现代多样消费元素对传统街区的适应性挑战

消费社会的发展促使“文化”作为特殊的商品参与了消费(6)莱斯利·斯克莱尔 :《跨国资本家阶层》,刘欣、朱晓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改造的历史文化街区最终成为消费对象,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因此,历史文化街区既需多样的历史文化以提供游览感受,也需多样的商业以满足消费需要,空间消费与消费空间的打造二者缺一不可。文化消费对象不再是过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式的低水平嫁接,而是满足消费者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历史文化街区、古镇类型景区的繁盛,推动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它们不止是被消费的文化空间,也应该成为兼容民众其他物质消费需要的消费空间。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自身发展来看,它通过宣传地方文化特色,形成名片效应,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而游客的增加又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实际上,弘扬地方历史文化与谋求商业的发展是一体两面、互相促进的,历史文化街区与现代商业脱钩是自我绝缘。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历史上中国传统街区坊巷格局决定了其消费结构、消费形式较为单一,消费规模较小,而现代街区用系统的商业思维来改造,各种科学的消费系统设计接踵而至,这与传统街区定位形成不小的反差。一个改造成熟的历史文化街区可以满足游客住宿、餐饮、游玩、购买以及交通等诸多功能,其消费多样性是外部世界消费的投射或微缩,实现了与社会同步脉动。不置可否,历史文化街区消费样态的选择要面对商业适应性、文化适应性以及街区坊巷布局适应性的多重评估。

(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遵循的是一种有张力的真实性

真实性指的是历史文化街区在何种程度上保留了文化得以依存的历史建筑或者遗迹,是完整保留还是稍加修复,亦或是凭空捏造和集体想象。“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只有保持其历史原真性,才能使其更具价值”(7)马云晋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三个关键》,《人民论坛》2019年第9期。。真实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具有张力,前者是主体性真实,后者是建构性真实,它缺少本体性,可以被制造、加工和宣传,进而生产出更多的建构性真实。这种真实是机械而虚假的,它遮盖、摧毁了历经沧桑而保留痕迹的真实。“没有特色就没有地位,也没有必要”(8)周文彰 :《关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若干思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游客对历史文化街区的视觉景观是人为建构还是确有其历史痕迹有基本的判断,在真实与虚假之间,游客最终会用真金白银来投票。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真实性探讨属于“何为真实”的问题。在传统世界里,街区的本体性真实体现在不可替代的唯一性。与此相反,现代世界里的文化和消费极具自我复制性,本体难觅其踪,如历史文化街区提供的连锁餐饮与其他连锁店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等同,是“麦当劳化”的标准样板。(9)乔治·瑞泽尔 :《社会的麦当劳化》,顾建光译,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同样,历史文化街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环境也被复制,一众做旧的木质房屋、一街整齐的青瓦白墙、一片毫无特色的文化产品,都在毫无掩饰地暴露着虚拟真实的复制力和单一性。

文化、消费和真实性三个元素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将传统和现代间的冲突集中展示出来,产生了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困境。由此,本文以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为例,探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困境的根本原因及其解决之道。

三、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困境的现实剖析

上下杭位于福州市台江区,是福州商业文化发源的代表。2013年8月出台的《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明确了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作开始,截至实地调研的2019年7月,改造仍未完成。上下杭街区改造的原计划是保留有原住民生活的,可提供给游客沉浸式体验的活态历史文化街区,侧重点并非经济效益,但由于居民不愿回迁,于是在改造过程中又按照商业思路来调整规划。但初期改造的部分工作已经落实,尤其是地下管网系统和建筑外立面修复等,重新调整改造思路必然产生冲突,比如原本用于生活使用的管网系统无法承受大型餐饮的下水排量等。如前所述,在尊重历史文化和现代商业改造之间寻求平衡并非易举,而上下杭改造的改弦易辙更是将改造困境推向高潮。

(一)浸微浸消的街区文化

历史上,上下杭地区的文化构成较为复杂,至少存在三种文化系统:百货随潮船入市的商贸文化(包括海洋文化和码头文化)、各地商会的会馆文化(商帮文化)、诸神汇聚的宗庙文化。这三种文化共同造就了上下杭独一无二的文化基础。商贸文化是上下杭诞生的根基,会馆文化是上下杭发展的跳板,宗庙文化是上下杭维持的精神庇佑。同时,这三种文化又是相互影响的,如会馆文化以一种嵌入的方式融合进福州上下杭本地商贸文化。可以说,历史上上下杭的文化是多样的、复杂的、融合的。而现今上下杭文化样态经历时间冲刷后发生了较大变化。

第一,几无踪迹的商贸文化。双杭地区商业崛起于明代。明末清初,福州地区自然寄泊码头由洪塘渐移至包括双杭地区在内的闽江北岸。在福州成为五口通商口岸后,双杭(上下杭)地区商贾云集,行栈鳞次,是闽北特产的重要集散枢纽,形成了内外贸易、水路运输、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生根发展的重要商业街区,经营土特产、茶叶、丝绸、药材、糖烟、颜料和小百货等多个门类,商品达上百种,对内辐射全国,对外则远销东南亚。(10)卢美松 :《福州双杭志》,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随着抗战爆发,整个福州商贸受到重创。战争可以说是上下杭商贸文化衰落的重要原因。建国后,国家对上下杭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部分商行被改造为省属或市属商店的批发站、仓库及居民大杂院,也就是说上下杭改造后变成了居住和商品零售批发混合的区域,并终沦为居民区乃至破落的棚户区。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深受时代变迁的影响。如今,上下杭已经不存在商贸活动,商贸文化无从谈起。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3年之间,上下杭还存在一些地摊经济,主要出售居民自制的茶叶、烟卷、药材、糖果以及小百货等。上下杭开始改造后,地摊经济被严令禁止。至此,上下杭绵延几百年的贸易活动完全停止,最后一抹余晖走向暗淡。

第二,徒留其形的会馆文化。会馆文化是上下杭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馆是往来的外地商人在上下杭歇脚、听戏、生意和住宿的重要场所,代表了上下杭兼容并包的贸易文化。上下杭现存的几个会馆在规划中基本转换了功能。

现在会馆有一部分属于文保单位的,所以不能做太大的改动,只做外立面的改动。永德会馆会交到永春和德化的手上,让他们延续自己的文化,经营土特产如瓷器等。建宁会馆做成民宿,会馆是一个前台,是文保单位,后面是住宿的,就不是文保了。(被访者:保护开发有限公司D经理)

浦城会馆和兴安会馆修复完毕后的使用方式和永德会馆相同,用于售卖该会馆来源地的相关土特产品。然而各地商会当初建立会馆并非仅仅是贸易功能,它被作为商帮堂会、商会、同乡会的活动场所,是具备停宿、储运、交际功能的一个场所。如果将会馆全部改为售卖土特产品的商铺,那么会馆文化赖以存在的功能复合性将直接消失,也意味着会馆文化的徒留其形。

第三,门庭冷落的宗庙文化。上下杭的宗庙文化诸神汇聚、别具一格,有张真君信仰、陈文龙信仰、妈姐信仰、关帝信仰、陈靖姑信仰等。各路神灵汇聚于此与商贸文化和会馆文化息息相关。上下杭来往商贾出自不同地方,信仰的神灵也自然不同,对于神灵的期望和解读也不同。比如对张真君信仰的解读就因地适宜,闽清地区把张真君视为农业神(11)俞黎媛 :《论福建张圣君信仰及其民俗》,《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福州上下杭则将张真君视为凝聚财富的“商神”(12)霍晓卫、张晶晶、齐晓瑾 :《宗教建筑在社区营建中的作用——以福州上下杭张真君祖殿为例》,《住区》2013年第2期。。即便是信众较多的张真君信仰,也只是在特殊节日才会开放。除此而外,目前上下杭还有海神、观音庵、法师亭等实体庙宇,但都较为冷清,并一定程度“世俗化”了,如法师亭给民众打麻将来收取费用,以支持寺庙日常开支。商贸文化和会馆文化的消失、原住民的离场都是宗庙文化衰落的原因。

此外,上下杭曾经作为商贸文化、会馆文化和宗庙文化的混合场域,市井生活是其载体,只有百姓聚居于此才能完整地推动多元文化的诞生与交融。上下杭这个天然码头的优越的地理位置是自然的馈赠,人们往来航运,后又聚居于此,产生并繁华了市井生活。如今原住民的消失直接抽离了上下杭市井生活,社会资本的引入填充这一空缺,锻造了上下杭现代商业体系与文化环境的骨骼。三种原生街区文化的式微以及市井生活的剥离,谱写了上下杭在横跨几百年历史潮流中的坎坷命运,上下杭褪去了历史的荣光和辉煌的民众记忆。街区改造似乎失去了文化根基,利用现代技术对上下杭的空间再现是现代修复技术的成功,而不是文化复兴的成功。

(二)削足适履的消费

以传统坊巷结构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其空间和功能承载的是低消费水平的生活运作,要将其转换为现代消费场域,也就意味着消费空间改造将成为重点。然而,这种削足适履的消费改造是否达到目标效益是一个挑战。

历史的上下杭贸易与消费在类别和分布上是一种自然安排,上下杭的商贸和消费经济自觉地按照同质性和便利性进行聚集,从而形成“功能区”,和没有专门规划的农村集市一样,约定俗成而形成。

上下杭的空间是分块的,生产贸易是分块的,但只有生产品种的分类,其余的分类没有。会馆会不会分块?不会。大宗货物走马尾港,一般货物走河岸。客栈码头都在岸边,这样很方便,隔几步就会有一个小码头。(被访者:福建省社科院历史所M研究员)

上下杭的商贸文化发达,往来人流量大,其消费物的品种较之内陆城市要丰富的多。“自清末至民国,这里开设有批零兼营、内外贸易俱全的金融、进出口、土产、茶叶、药材、海纸等29个行业”(13)卢美松 :《福州双杭志》,方志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商贸和码头文化发展所带来的自然空间布局是适应地理条件和生产力的结果,从现在来看,当时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依然十分有限。比如,码头工人以填饱肚子为目的而对饮食质量要求不高;往来外地商人在会馆听戏、吃饭、交易和住宿,将会馆变为一个微型消费和贸易系统散落在以贸易货物为区分的“功能区”中。这些消费形态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再来看看目前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消费改造。出于复现街区历史景象的美好意愿,街区改造以上下杭历史上的“分块”特性来描摹、打造现在的消费布局。例如目前已经运行的下杭路三捷河两岸,历史上以码头文化消费格局为主要特色,遍布商家酒肆。如今主要分布的业态为酒吧和轻饮食。如果把下杭路看做是一个消费系统,那么它的消费功能不够完整。这种追求历史形式的改造导致街区消费形态单一、同质化,在客源有限的情况下,整体经济效益不高,也可能导致一些酒吧关门歇业,进而影响街区的消费形象。这种同质性的消费还出现在上杭路,多家咖啡馆分布在几百米的上杭路,而像住宿等功能无法有效实现,完备性低,吸引力不足。

从消费层面来说,完整而功能多样的消费系统是成熟的街区改造之必要条件。现代商业综合体集购物、饮食、休闲和娱乐等多种功能,消费者甚至一天都可以待在里面,而上下杭却不长于此。

(三)鱼龙混杂的真实性

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区”概念具有空间属性,可以被建构、重塑、争夺和摧毁。真实性所要讨论的是街区空间被重塑和建构的真实性问题,或者说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存在是否具有本体性真实,它是集体的共同想象还是历史的切实存在。这同样是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面临的最直接问题。与传统本体性真实相比,现代建构性真实在街区改造中逐渐增多,具体表现在现代技术的同质化机械复制逐渐侵占和替代本体性真实。本雅明认为因技术的进步,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即机械复制时代。(14)瓦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如果把历史文化及其实体看做是艺术品,那么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建设其实就是一种不太严格的复制。

上下杭的修复工作维持了建筑物总体框架,但一些危楼危建筑则进行了重建,同时对所有新修建的建筑进行修旧处理。修旧处理是一种技术手段,它在真实性上是一个具有冲突意涵的行为。承认建筑自然老化是对自然逻辑和物理规律的尊重,是本体性真实的延续和保留。上下杭的老旧建筑在作为人类活动空间时,因为老化而丧失了使用功能,通过修复实现功能重塑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在外观上出现新旧对立的视觉冲突。因此,修旧处理成了视觉统一的工具和手段。针对原址重建的房屋更是修旧工作的重点,即原本土地上存在的建筑物已经基本或者完全破坏和消失了,根据历史记载对原址的建筑进行再现。可以说,建筑风格可以符合历史,但外观仍需大量的修旧处理。那么,修旧工作到底是在呈现历史真实还是在破坏历史真实,十分矛盾。对于“镶牙”式修建,基本是在原来建筑框架中进行修复,重新呈现出来建筑的真实性,它是直接延续历史的,无疑具有本体性。但对于原址复现的建筑物,其本体已经被摧毁,复现依据的是不全面的史料和模糊的集体记忆,并且现代设计思想成分参含其中,可以说它在自然逻辑上褪去了本体性。比如上下杭的一个庙宇建筑,史料并无明确记载,但在进行街区改造时候,地下挖掘出了石碑,然后根据当年居住于此的老人们的记忆来修建此建筑。或许石碑可以证明该建筑曾经存在,但建筑原貌究竟如何无人知晓。在该建筑原址修建后,一些原住民返回上下杭游览时,一致认为确有其物。集体记忆的模糊化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起到了还原部分真实的作用,这种真实是被集体记忆加工的真实,被人们主观认定的真实,而是否具有本体性的真实则无从验证。不管是原住民的集体记忆还是上下杭改造者的有意忽视与建构,乃至部分公开的文本述说都在一定程度上褪去了上下杭的本体性色彩,使之具有了建构意味。“从符号与真实关系角度看,它是符号与原型真实的断裂与僭越,表现为一种能指符的真实取代真实本身的符号真实范式转换。”(15)马小茹 :《超真实概念的解析》,《哲学分析》2018年第5期。作为历史存在的上下杭,它的本体是真实的,它的“符号”却与“原型”之间存在断裂和僭越。换句话说,上下杭作为客观历史和实在物体具有不可置疑的本体性,但作为复制和加工后的上下杭,其所展示的形象和内容是一种“符号”,并且“符号”的深刻内涵来自其他更多的复制性主体或者建构性的真实。这里的建构性真实失去了本体性,成为无根之萍。建构性真实在消费环境中以不可置疑的符号真实置换了本体真实,使得本体真实不断隐匿。

传统上下杭的真实是历史的、实在的真实,是地区发展绵延流动链条的一环,它是客观的历史,在空间意义上具有可视的真实性。现在的上下杭在建筑风格上表现的复制性,在建筑复现上体现的建构性,致使上下杭的真实沿着传统—现代链条逐渐减少。

四、关于突破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困境的思考

传统和现代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在很多细分领域和实践范畴中表现出愈演愈烈的张力。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正是这种张力最为明显的场域之一。通过对福州上下杭改造困境的剖析,提出走出困境的三步曲。

(一)选择性地复现传统文化样态

复现传统文化样态是修复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工作。有选择性地复现文化样态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做出一次权衡和改变,食古不化和全盘重构都是轻视文化发展。文化的鲜明特色是发展旅游经济的深层动力,这主要因为文化具有系统性,它得以外显的方式跨越多个层面,如消费方式、民风类型、集体气质等等。因此,历史文化街区所要复现的传统文化样态在物质和视觉上需依存而立,但对传统文化样态的复现并非全盘接受,需要仔细甄别和考察。一方面,部分传统文化样态与现代观念之间存在根本冲突,不可调和;另一方面,部分传统文化样态的复现难度太大。因此,文化复现绝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历史观。

传统上下杭历史文化多样而复杂,但世事变迁,文化多样性几乎殆尽。如何复现传统文化样态以及复现哪些文化样态至关重要。很显然,宗庙文化随着上下杭整体衰落、市民理性化和宗教世俗化已走向边缘,它也无力独自撑起上下杭商业文化的灵魂。而上下杭以为特色的商贸文化已难觅其踪,上下杭的商贸文化有赖于往来贸易,而往来贸易得益于上下杭河道随闽江潮水涨落带来的航运便利。如今,上下杭与闽江之水失去了共同的自然脉动,上下杭的河运通道早已无法满足现代需要。因此,复现商贸文化历史形态可行性十分有限。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个世纪上下杭沦为居民区后,频见地摊经济,而在2013年改造后,又随之消失。上下杭的地摊经济具有文化复合性,它既可以被看做是贸易文化的一部分,也可以被看做是市井生活的一部分。上下杭目前严禁摆摊,根据走访也确实未见地摊摆设,但问题在于地摊经济在影响规划与促进文化复现方面哪个更有价值,这仍需探讨。相比之下,会馆文化更具复现价值,也更有影响力,依赖于会馆的遗存建筑可选择性复现会馆贸易功能、交往功能、住宿及餐饮功能,其改造更具操作性。上下杭的会馆文化是嵌入在上下杭文化系统中的,它的复活可以带动与它交融共生的其他街区子文化,甚至是“盘活”整个街区的精气神。会馆作为外地商人聚居点,内部提供谈判、餐饮、戏曲、住宿以及售卖地区特色商品等,那么,在修复的会馆中同样可以灵活地再塑。目前,上下杭修建的会馆部分将租赁给地方政府或商会,然后由其售卖土特产品,它承担了交流与产品售卖功能;部分会馆将被改造为民宿的“前台”,即穿过会馆就会到达民宿,这展示了部分住宿功能。这些安排实际上都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会馆文化样态。狭隘地看,上下杭从居民区变为旅游性质的历史文化街区,那种杂乱而烟火气十足的市井生活已然褪去,但从广义上看,上下杭如今的改造再次充满了喧闹、欢腾与吃喝拉撒,而这正是人间滋味。如果将会馆作为上下杭改造的经纬,那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相当于找到了一个平衡的联结,传统的现代性转换和现代的传统表达都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空间。

(二)妥协性地对接现代消费系统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目的在于文化复兴和文化传播,它们的实现需要以人为本。作为有思考的人,可以欣赏文化;作为媒介的人,可以传播文化;作为经济的人,可以消费文化。文化复兴和传播不能也无法拒绝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络绎不绝的人流对地区文化的复兴和传播产生重要影响。“具有浓烈历史文化印记的近代商业历史街区在消费文化的推波助澜下,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演变为‘文化消费的场所’”(16)李翔宇、潘琳、李鸽 :《基于文化消费的我国近代商业历史街区更新策略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11期。,如何通过文化品牌来吸引游客,以及如何让游客留下来消费是解决文化复兴和文化传播的现实问题。现代社会的消费系统设计于持续地吸引消费者进行消费,其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精巧细腻的心理驾驭使游客流连忘返、浑然不觉,而缺乏对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和消费历史系统研究的商业布局则注定无法完成资本的回收和扩大。因此,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需要兼容现代消费需要。

目前上下杭的消费布局是一种违背现代消费观念的设计。政府对上下杭最初的改造是严格限制社会资本进入的,改造思路和福州三坊七巷明显不同。后者是较为充分地引入社会资本,而前者吸收了其他历史街区改造的教训(17)福州烟台山是近代外国使领馆所在地,建筑群保存完好,因此引入社会资本对其进行开发保护。由于改造商为了自身开发的商业利益,导致对历史遗存的破坏及后续一系列问题。,忌惮于社会资本对文化体格的破坏而进行限制。然而,上下杭改造的财政乏力表明了前期运营部分并未获得良好的消费收益,政府对上下杭街区的消费布局规划不甚清晰、不断调整,又因过分推崇传统商贸街区布局而照搬历史,最终致使政府在上下杭的财政投入成了无底洞。

政府主导下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需驱散追求历史形式的阴霾,妥协性地对接现代消费系统,合理地根据街区布局规划出完备和形式多样的消费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说,保证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在现代消费维度上的成熟是街区改造的目标。当然,用彻头彻尾的商业逻辑来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是舍本逐末,用自始至终的形式逻辑来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是食古不化,而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则需认真思考。

(三)独特性地再现空间视觉景观

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改造实际上包含了三个部分。一是原址复现历史建筑(历史建筑早已消失),所依据的是集体记忆或史料。原址复现的建筑不仅需要建筑实体,还需要建筑风格,但并非木质结构就代表了历史,历史远非如此。这种完全原址复现的真实性颇受质疑,因为其复现的依据本身并不令人信服。从外观上看,此类建筑的风格体现了一种“普遍的历史感”和浓厚的仿古气息,而不是地方特色。二是摧毁原建筑,重建仿古建筑。这种原建筑本身属于无法修补的危房,在建筑改造过程中,将被摧毁的建筑材料重新使用起来,这就使得这类建筑呈现新旧结合的突兀样貌,即便是做旧处理也难以掩盖新旧差异。三是在原有建筑主体基本完好情况下进行的改造与修补,并做到与历史建筑保持视觉统一。在建筑安全的前提下,对保留完整完好建筑的自然面貌的保存,比如墙皮的脱落、木头的腐朽、飞檐的设计、建筑的纹理等是尊重时间和历史的重要表现。上下杭在修复古建筑时,对这些古建筑的外表都做了原貌保护,让岁月的冲刷痕迹彰显历史的沧桑与真实,这是体现独特性的重要内容。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再现涉及很多因素,这三类建筑是不可避免的修复工作,但修复绝不仅仅是技术活,而是以特色建筑文化为中心进行修复。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视觉景观是现代建筑的“异类”,它们跨越历史的迷雾与现代建筑理念、技术和风格相遇。历史空间再现需依托这些实体建筑,视觉观感上的历史感和文化感是历史真实和现代技术合作的产物。为此,修旧做旧技术成为古建改造中的重要一环,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建筑的历史真实性会受到质疑,尤其是那种推倒重来的、以现代建筑思路和建筑材料为基础的复现。

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建筑修复较之其他更需要整体布局。地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由此外显在建筑上则各有千秋,熠熠生辉。真实性再现需要尊重地方特色文化,并依托现代修复技术来再现历史的真实原貌与视觉景观,这既是文化视觉载体的成功,也是真实性和独特性的重要基础。因此,整体布局需要充分围绕展现街区文化的特殊性,并将文化借以表达的符号体系进行实体建设,由此构成街区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独特空间景观。

猜你喜欢

会馆消费历史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一岩九饮会馆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上海外滩金融中心空中健身会馆
40年消费流变
新历史
新消费ABC
历史上的6月
遍布全国的山西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