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现实技术在贵州仡佬族非遗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08

山西青年 2020年5期
关键词:仡佬族傩戏虚拟现实

文 言 李 俏

重庆邮电大学,重庆 400065

一、贵州仡佬族非遗的发展现状

贵州仡佬族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比较重视,在仡佬族聚居地的务川县和道真县,都设立有民族博物馆,保存有较为完好的傩面具、民族服饰、剪纸、雕刻等工艺品。贵州仡佬族对傩戏的传承与保护非常重视,民间有许多傩戏班子传承傩戏表演,当地政府还修建了“中国傩城”作为旅游开发地,让更多的游客领略到傩文化的独特魅力。虽然傩戏和傩戏道具保存较完整,但因为傩戏继承人的选拔条件严苛,导致很多年轻人对傩戏望而却步,更少的人愿意加入傩戏表演的行列。贵州仡佬族的剪纸工艺、雕刻工艺等制作工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民间鲜有人还保留着这些手艺。仡佬族博物馆中虽然保留着一些民族服饰,但当下几乎没有人会制作仡佬族民族服饰,仡佬族民族服饰就变成了文物供观者参观,却不能以一项制作工艺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贵州仡佬族的文化风俗很少出现在仡佬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这些文化风俗大多以表演的形式展开。因为文化风俗的简化和其他文化的影响,在贵州仡佬族的村落很难再体验到“三幺台”的饮食文化,也很难再看到哭嫁的婚嫁风俗、踩堂舞的丧葬仪式和传统的民族活动。

仡佬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从前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只能是口传身教和世代继承,再加上受到外来民族文化的影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相当困难的。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让它们融入时代继续发展,是仡佬族非物质文化的当务之急。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贵州仡佬族非遗中的应用

(一)傩戏的虚拟现实的应用

傩戏表演者的声音都是用的当地方言,采集傩戏的声音数据时,可以去贵州仡佬族的傩戏班子采集表演者的声音数据,声音的采集要进行去噪、分割等处理。傩戏的服装、法器、面具可以用图像采集的方式记录细节,表演场景要考虑比例,做到一比一还原真实场景。

数据采集完成后,针对整理的数据进行三维动态建模,还原傩和冲傩的动态模型要分别构建设计。首先从傩戏的数据采集选择傩戏表演者不同角度的图像,再把表演动作分解成一帧一帧的,再对每个动作细节进行系列的编程,找到每个动作的连接点,最后形成傩戏的一串的动作,最终实现傩戏的三维动态建模过程。

除开虚拟现实的超真实感之外,用户能在场景中进行交互也是虚拟现实的又一亮点。所以在完成傩戏的动态建模后,要进行傩戏虚拟现实的交互设计,让用户可以选择观看哪一段傩戏,选择傩戏法师,观看他们的虚拟模型和介绍。

(二)打篾鸡蛋的虚拟现实的应用

打篾鸡蛋是仡佬族的一项融娱乐、竞技为一身的传统体育活动,由多人参与。但打篾鸡蛋有许多打法,而且难度高,游客无法参与活动中来,并且随着各种体育运动的兴起,仡佬族人民很少有人再进行这项体育活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还原这项游戏,让用户能够参与,甚至与他人一同参与对战,在虚拟现实的游戏中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乐趣。运用虚拟现实设计游戏场景,融入仡佬族传统风格,给用户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打篾鸡蛋的玩法有“过河”、“保蛋”、“打斗”等多种玩法,用户可选择不同的游戏模式。用户还可选择与电脑进行合作或对抗,也可与其他用户联机进行合作。虚拟现实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离我们不是那么遥远,用户可以参与传统活动,突破现实难度的局限,大家能够真正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虚拟现实技术在仡佬族非遗中应用的价值

(一)提升仡佬族人民的自我认同

仡佬族属于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他们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他们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生涩难懂。在虚拟现实设计下可以让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让更多老人小孩得到体验。当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人关注和称赞时,仡佬族人们会发现他们的民族并不渺小。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一代又一代仡佬族人慢慢忘却曾经的习俗,尤其是仡佬族现在的有些年轻人都从未体验过民族非遗文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仡佬族人民亲自体验自己的非遗文化,了解祖祖辈辈的手工技艺、生活方式。仡佬族人民沉浸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时候,会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虚拟数据库,每一个都可以为他建立档案,便于管理人员在虚拟环境中更直观地查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它们进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保存,因为非物质文化或许是一项手艺、一门技术,没有得到好的传承便随时可能消亡。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模型,将手艺人的技艺记录下来,变成虚拟的手艺流程。即便以后这门手艺暂时找不到传承人,虚拟现实技术也可将这一门手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不会担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传。如果找到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便可以在虚拟的手工技艺流程里,三百六十度地观看并学习“师傅”的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找不到传承人是眼下最棘手的问题,虚拟现实技术恰好能解决问题,禁得住时间的考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

(三)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贵州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托旅游传播,但是具有局限性,游客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到当地领略到仡佬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利用AR 技术让虚拟与现实完美融合,观者在现实的仡佬族文化里领略虚拟技术增加的趣味。VR 技术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仅需一副VR 眼镜,将观者置身于一个虚拟的三维空间中,给予他们接近真实的视听感受,就仿佛是在站在仡佬族的土地上领略他们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国家的兴旺、民族的传承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促进仡佬族非遗的传播,使更多的中华儿女感受到了仡佬族文化的魅力所在,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产生自豪感与礼敬感。让中华儿女更加了解中华文化之一的仡佬族文化,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四、总结

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应用,是互联网发展趋势之一。虚拟现实技术对贵州仡佬族非遗的介入,给未来仡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仡佬族傩戏虚拟现实
非遗瑰宝·傩戏 王雪宁 绝版木刻 60cm x 90cm 2021年
文旅融合背景下宁都傩戏的当代价值与传承策略
中国戏曲活化石千年“非遗”傩戏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传统回归之仡佬族“哭姊妹”婚俗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武陵山区仡佬族传统体育的流变发展研究
仡佬族民居建筑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