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精神的基本内涵研究
2020-12-08吴晓曦孙炳芳
吴晓曦,孙炳芳
(石家庄铁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红色文化凝聚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进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华[1]。铁道兵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一部分,是在党中央领导下的铁道兵英雄部队在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铁道兵特色的政治优势与精神价值。“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叶剑英元帅的题词丰富地展现了铁道兵精神的内涵。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铁建重点工程时,也充分肯定了铁道兵部队的作用,他指出“铁道兵是支能干的队伍,对祖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2]。”
一、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
铁道兵部队的发展经历了护路军、铁道纵队、铁道兵团、军委铁道兵几个阶段。它的形成与发展,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一过程中,铁道兵全体指战员展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形成了具有铁军特色的铁道兵精神。
铁道兵部队1946年诞生于东北战场。抗日战争结束后,东北民主联军开始接收日伪铁路管理机构,并积极恢复和建立铁路系统的正常秩序。为了维护铁路交通秩序,东北民主联军集中各地的武装护路部队,建立了第一支铁道部队。护路军成立之初就积极执行保护铁路运输安全,支援前线作战和后方恢复生产的任务。1947年,东北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护路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护路军,并投入了紧张的铁路抢修任务。可以说,铁道兵部队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了夺取解放战争这场伟大革命的胜利而组建的铁路战斗队。而铁道兵精神也伴随着铁道兵部队的发展而生长,从铁道兵成立之初它所展现的便是不畏强敌、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
1948年夏,东北军区决定,以护路军为基础,成立铁道纵队。纵队于9月29日在哈尔滨召开了首次政治工作会议,会上作了《关于铁道部队的性质和特点》的报告。报告指出,铁道部队是一个铁道技术兵种,不是一般战斗队,必须有修复铁路的技术。它必须有严密的军事组织和优良的战斗作风,保持和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3]这次的会议不仅点明了铁道兵部队的性质,也可以反映出铁道兵部队从成立开始就有着人民解放军志气高昂的战斗作风和为了革命胜利斗争到底的抗争精神。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铁道纵队抢修由东北逐步推向了华北、华东以及中南地区,对三大战役和渡江作战的顺利进行以及全国解放起了重大作用。在此期间,战士们经历各种艰难困苦,迎难而上,不分昼夜抢修铁路。在抢修哈长线中,部队面对的重点工程是修复陶赖昭松花江大桥。该桥全长987米,有七个桥墩遭到不同程度损坏。部队从8月1日正式开工,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全体战士奋力维修,总共用三个月的时间修复了松花江大桥。在通车典礼上,东北区副政委陈云讲话说:“此铁桥之修复,为东北人民修通了一条胜利之路。”同时他还号召大家继续努力:“保证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3]从此,“野战军打到哪里,就把铁路修到哪里”就成为了铁道部队响亮的战斗口号,伴随着部队走向天南海北。同时这简短的一句话反映出铁道兵战士们奋勇向前、顽强斗争的革命热情,更形象地展现出了铁道兵部队的使命与担当。
三大战役胜利后,毛泽东主席强调“我们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而不容许半途而废[4]。”因此,铁道兵战士继续保持将战争进行到底的革命热情,根据上级指示进入关内,为解放全中国做出努力。1949年5月,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受军委铁道部直接领导。至此,为适应全国胜利的形式,部队开始修复建设全国的铁路,面对着日益繁重的抢修任务,他们克服了一切困难,勇往直前,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革命精神,他们克服险要地势、山洪袭击、材料运输艰难等困境抢修了陇海铁路西段、粤汉、湘桂铁路、汉平线北段和北同蒲铁路等铁路干线。尽管铁道兵部队是在战场上进行铁路维修而不是冲锋打仗,但铁道兵们的斗争士气却和所有冲在前线的战士们一样,部队更是确立了“工程任务既是战斗任务”“一切为了战争胜利”“一切为了通车”的思想,正是在这种思想的鼓舞下,部队才能忍受艰难困苦做到随炸随修,边冲边修,保障抢修任务的胜利完成,确保铁路的安全运输。朱德总司令曾高度评价铁道兵部队:“过去在抢修中,铁道兵团的指战员和战斗一样,积极、勇敢、拼命的干,以顽强战斗的精神完成了任务,对解放战争与经济建设事业的贡献很大。”[3]1950年他还亲自为《铁军报》题词“人民铁军”,朱德同志对铁道兵部队的评价充分肯定了铁道兵战士所做出的贡献,也侧面反映了铁道兵精神包含的为了祖国与人民而英勇拼搏、顽强斗争的红色革命基因。
铁道兵精神中的革命精神元素从铁道兵成立之时就已经显露,这是因为铁道兵部队成立于革命的关键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已深深扎根于每个人心中,正是凭借着对新中国的强烈期盼使得战士们能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保持高昂的斗志与激情,将自己的汗水与热血毫无保留地挥洒出来。“领导中国人民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革命精神,无不体现着毛泽东把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5]正是如此,铁道兵精神深刻展现着顽强斗争、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而这一诞生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精神品质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创造着新的内在价值。
二、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铁道兵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铁道兵战士身上那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这种牺牲精神是中国军人身上的灵魂,从翻山越岭行十万里长征不怕艰辛、不怕牺牲;抗日战场中视死如归、宁死不屈;再到解放战争中不畏强敌、誓死拼搏。牺牲精神已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几十年艰苦奋战的光荣战绩所印证过,是刻在人民军队身上深深的烙印。铁道兵部队作为一个兵种,身上流淌着军人血液,始终继承着这一宝贵精神。铁道兵诞生在硝烟弥漫的解放战场,是为了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夺取全国政权。有革命就会有流血牺牲,铁道兵战士就是为了革命的成功前赴后继,死而后已,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又奔赴朝鲜,在异国的土地上流下鲜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为了祖国的铁路网络奔向天南海北,又有许多战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时曾说过:“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进一步锤炼了经过严酷战争洗礼的人民军队。”[6]铁道兵部队在经历过战争的洗礼之后,汇聚起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铁道兵精神,铸就了铁兵之魂,其中就包含着不惧牺牲的献身精神。这一精神集中表现在战士们为了祖国的和平与建设不怕死亡、敢于流血的家国情怀。
毛泽东曾在《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中强调,“必须深刻地估计到各种可能遇到和必然会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7]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铁道兵部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献身精神,他们百折不挠、坚贞不屈,为保家卫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创造了朝鲜战场上“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百岭川大桥是满浦线的咽喉,是整条线路通车的关键位置。桥长约120米,依山傍水,地势险峻,桥旁江水滔滔,炸后只能就地抢修而没有办法另架便桥。敌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此作为切断志愿军物资来路的轰炸重点。1952年的4月至6月短短2个月里,对该桥的轰炸就有26次,投掷各种炸弹约9 000吨,该桥的10根桥墩有5个被炸毁,其他10根也遍体鳞伤。为了保证道路的畅通,坚守此桥的第1师第1桥梁9连全体指战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同敌机进行了殊死搏斗,敌机随时把桥炸坏,他们就随时投入抢修,不少战士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仅仅2个月,全连就伤亡99人,其中5月14日一夜就伤亡56人。但是他们没有在生死面前退缩,他们前仆后继,奋勇争先,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响亮地提出了“人在桥就在”“人在桥就通”“誓把光荣的名字留在百岭川桥上”的战斗口号,正是他们一直不停地抢修,坚持做到了随炸随修,使这座处在咽喉地带的大桥始终保持断续通车。
近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敌人依靠着空中优势,集中大量飞机对朝鲜铁路进行轰炸,造成了铁路与其他各种设施的严重破坏和抢修部队的严重伤亡。战争中,铁道兵部队共有1 481人英勇牺牲,2 989人光荣负伤。这期间,朝鲜的铁路通车里程由1950年11月铁道部队入朝时的107公里,延长到停战前的1 382公里,同时还抢建铁路新线212.86公里[8]。”在当时军事力量远不如对方的情况下,铁道兵战士用自己的血肉身躯修建了运送物资的铁路战线,他们在朝鲜战场上发挥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为确保战场上的铁路畅通前仆后继,赴汤蹈火,构成了朝鲜战场上最为悲壮的身影。他们身上顽强拼杀、不畏牺牲的精神激励着铁道兵后代和无数青年奋勇前进,也印证了中华民族精神不惧牺牲的高尚品质。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道兵部队的奉献精神依旧充分地体现在他们的工作中。和平年代,各个部队开始进行日常的训练,学习各种军事技术,而铁道兵部队无论是在战时还是日常,主要的任务就是修铁路。在这种情况下,部队始终保持着铁道兵的特点,进行铁路建设任务,大批具有献身精神的光荣人物涌现出来。修建嫩林铁路时为救战友双腿被砸伤的“硬骨头战士”张春玉;保护人民群众的“雷锋式好干部”梁忠孟;修建漳泉铁路时的扑火英雄龙均爵等等。这些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反映着铁道兵群体无私的付出与牺牲,彰显着铁道兵精神的鲜明特征。铁道兵部队所修建的众多铁路线中,成昆铁路的修建难度在其中数一数二,1 100公里的成昆线上建有铁路桥梁991座,隧道427条,仅隧道和桥梁总长度超过400公里。在这条铁路沿线上,坐落着30多座烈士陵园,有1200多名战士埋葬在那里,大约每一公里铁路就有一个战士长眠于此。不仅成昆铁路,680公里嫩林线,有300多名战士埋骨青山,沿线7座烈士陵园默默地守护着这条干线,襄渝铁路,面对着秦岭、武当山,他们为了部队的荣誉和传统,以“活着干,死了算”的精神承担着超负荷的劳动,架起了710座铁路桥,修通了5 333米的大巴山隧道,在900多公里的襄渝线上埋葬着的1 000多名年轻战士的烈士陵园,只有过路的火车鸣笛告慰着他们报效祖国的英灵[9]。种种事实都表明着铁道兵部队舍身为国的情怀与大爱,他们用巨大的牺牲换来了祖国的先进铁路建设,这种献身精神始终是铁道兵精神的基础,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深刻内容。
三、迎难而上的创造精神:“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
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四个伟大精神”,其中一个就是伟大的创造精神,他强调“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并且富有创造精神的民族,中华儿女自古以来凭借勤劳勇敢的智慧去开拓自己的生活,正是靠着创造精神的指引,他们制造出无数的文艺成果、科技作品和宏伟工程。中国共产党也始终坚持这一精神,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可以说,创造精神能够指引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不断前进,也可以对某个行业、群体以及个人产生引领作用。铁道兵部队的身上就集中体现着这一创造精神,它也是铁道兵精神的精髓。这种创造精神主要体现在铁道兵战士在各种困难工程面前敢于挑战极限,努力突破工程难题的价值追求。
1978年7月5日,铁道兵机关隆重集会庆祝铁道兵成立30周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元帅题词:“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坚持这一革命精神,为建成社会主义强国作出更大的贡献[10]。”叶剑英元帅的这一论述,被视为是铁道兵精神的高度概括,它不仅展现出了广大铁道兵指战员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更体现出了知难而上,志在四方的宽阔胸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曾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建设一只强大的、足以击退任何侵略者进攻的现代化的国防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卫已经获得的胜利果实,才能保卫正在进行的和平建设[11]。”另外,他还提出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密切关联在一起的,前者是后者的巩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保障[12]。”铁路作为现代的重要交通工具,是国家发展经济建设所必备的基础设施,同时在国防建设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1954年5月14日至18日,铁道兵召开第三届庆功大会,朱德总司令亲自到场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在全军走向现代化、正规化的实践中,你们的任务,就是加紧部队建设,使自己成为一支坚强的能够保卫祖国,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你们技术要学得很好,本领要练得很大,平时积极参加祖国铁路建设,战时担负抢修任务,保障军事运输[11]。”从此铁道兵部队翻山越岭、跨河渡海,用自己的辛劳智慧为国家经济与国防建设添砖加瓦。
修建鹰厦铁路时,由于当地山脉众多,铁道兵部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上百次的大爆破,爆破范围从破冻土、顽石到移山填谷,节省了许多的人工劳动。工程最大难关就是穿过武夷山山脉,武夷山环境十分险峻,工程异常的复杂艰巨,在这之中尤其是要打通大禾山隧道最为关键。这里的石层大部分为花岗岩,石质的变化不一,战士们在挖掘时候经常遇到岩石渗水的状况,因此在初期导坑挖掘的时候进度十分缓慢,战士们为此克服重重困难,一起钻研改善施工的方法,由最初平均日进3.67米,提升到9.41米,还创造了日进34.05米的记录,最终大禾山隧道提前118天抢通[3]。工程的另一个巨大的困难就是填海筑堤工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铁道兵战士们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填海劳动,还因此发明了快速填石法,向大海源源不断的投送石块。在重重困难之中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展现出“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雄伟气势,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了福建第一线。如今,在高集海堤的堤头还树立着海堤纪念碑,上面有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移山填海”四个字,以表彰筑路军民的创造精神。
成昆铁路也是铁道兵部队修建的一条非常险峻的铁路,整条线路要穿越峭壁悬崖、高山深谷,跨越川大水急的河流,工程异常艰巨。在开凿黑井隧道时,由于大型机械设备暂时无法运送到现场,战士们扛着钢钎、铁锤,打着灯笼火把进洞施工,靠着简陋的工具打通近千米长的隧道。在莲地隧道的修建过程中,战士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地质,他们遇到了坚硬的特坚石,也碰到了松散的烂泥。除此之外,气温的变化,也使战士们痛苦不堪,有时刚刚还在滚滚热浪下打孔钻眼,突然岩缝渗水,把工作台面淹没,瞬间冰冷刺骨。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并没有放弃甚至暂缓工程进度,反而月月超额完成任务,当时许多到工地参观的学者和专家都被铁道兵战士们身上那种迎难而上、忘我劳动的创造精神所打动。
20世纪50至80年代,铁道兵部队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家修建了一条又一条钢铁大道,仅新建铁路干、支线就达12590公里,约占全国同期新建铁路总数的 1/3[13],被誉为“铁道建设的突击队”。黎湛铁路、鹰厦铁路、嫩林铁路、成昆铁路、青藏铁路、北京地铁……各种国家大型铁路工程,铁道兵部队都参与了建设。不仅如此,他们还参与了森林灭火、京广铁路北段抗洪抢险、唐山地震紧急抢险等抗险救灾任务,这支部队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者, 更是社会主义保护者[14]。正如铁道兵兵歌的歌词所展示的那样:“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歌词生动地描绘了铁道兵战士为了国家建设不畏艰辛,勇于挑战的创造精神,这是铁道兵精神的核心与本质,更是铁道兵部队工作内容的生动体现。
四、不惧艰辛的吃苦精神:“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
吃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之中始终坚持的政治本色。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的工作作风,正是因为坚持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才能取得革命胜利,正是因为保持吃苦精神,中国共产党才能在新中国建设中解决无数困难。吃苦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集中表现,也是铁道兵精神的象征。铁道兵的历史就是一部不畏艰辛、奋勇拼搏的战斗史。有学者认为铁道兵精神的核心可以总结为“艰苦奋斗,志在四方”,艰苦奋斗,就是指的铁道兵战士工作和生活的艰苦,铁道兵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建设铁路[15]。铁道兵精神之所以包含吃苦精神的元素,一方面是历史的实际情况决定。由于战争年代物质条件极其匮乏,战斗环境十分复杂艰苦,铁道兵战士只能在战场后方一边躲避炮火的攻击一边抢修铁路战线。和平时期,祖国建设需要铁道兵战士们的全力支持,越是在条件异常落后、交通不便的地方建设铁路干线的任务越是迫切,因此现实条件决定了铁道兵战士必须学会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才能完成祖国的建设任务。另一方面,铁道部队从成立之日就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国家尊严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利益作为自己的首要责任。这支部队始终听从党中央的指挥,任劳任怨,将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为荣的“三荣”思想扎根于心,因此他们始终坚持着崇高的理想信念,不辱使命、不畏艰难,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每项任务。
铁道兵战士的吃苦精神首先体现在他们能够战胜工作坏境的恶劣。铁路建设往往都是在物质环境困难的地方,越是落后就越要发展,因此铁道兵部队的工作环境非常艰苦。1958年,为加强祖国的国防工程建设,国家开始建立东风基地,为适应工程需要修建一条军事铁路线——青绿铁路。这条路线绝大部分处于戈壁、沙丘地段,少树缺风,风沙严重;夏季高温酷热,冬季寒冷逼人,并且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物资奇缺。在施工期间,部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建设大西北的主题教育,激发部队吃苦耐劳、奋发向上的精神。他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战风沙,斗严寒,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施工高潮,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整个工程进展的比较顺利。正是凭着肯吃苦,敢拼搏的精神,铁道兵日夜奋战,为国家军事国防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1973年,修建青藏铁路列入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铁道兵部队入藏开始青藏铁路的建设工作。青藏铁路的大部分路线处于高海拔地区和无人区,空气十分稀薄,含氧量极低,自然条件极差。第10师负责的哈尔盖地段处在青藏高原的北边,穿越柴达木盆地。整个线路的高度都在海拔2 700米至3 700米之间,在这样的条件下,机械施工的功效要比设计标准低25%-30%[16]。除此之外,该地气温差巨大,最大温差达到30摄氏度,年平均温度一般在0摄氏度左右,冬季长达7个月。部队进入此地之后施工十分不习惯,特别是高原缺氧的问题对隧道施工作业的影响巨大,同样的劳动强度却得不到同等劳动成果。但是铁道兵战士就靠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着高原缺氧引起的不适,兢兢业业地进行施工作业。青藏铁路修建中,环境最艰苦、任务最艰巨的是在风火山冻土地段负责试验任务的部队。试验场位于唐古拉山口,气候严寒,战士们长期生活在这里,高原反应强烈,有些人出现心慌气短,指甲凹陷,甚至心脏偏移的情况[16]。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之下,广大战士没有怯懦、逃避,为了获取更多有利的信息,他们三次登上风火山进行试验,为高原铁路施工收集了许多宝贵数据。
带给铁道兵战士困难的不只是恶劣的工作环境,还有艰苦的生活条件。修建青藏铁路时,第7师所在的区域是大片的盐湖地带,战士们所居住的房屋只能用盐块砌成,由于这里没有办法种植植物,战士们只能吃从外地运输过来的脱水蔬菜,盐地蒸发的空气都带着咸味。然而铁道兵部队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挖掉盐壳填砂石料来处理基底,在盐湖面上修筑路基。在进行南疆铁路修建时由于气压过低,水不到70度就开锅,饭菜煮不熟,战士们的饮食生活十分艰难。另外部队常年在外施工,住宿条件十分简陋。参加铁路工程建设初期,战士们住的临时住房质量非常差,房屋经常出现漏雨等问题,对战士们生活影响很大,即便如此,铁道兵部队不抱怨、不退缩,发扬“三荣”精神,积极生活,努力工作,圆满完成党布置的所有任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充分展示着中国军人不怕吃苦、努力奋斗的昂扬风貌。中共铁道兵第三届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中曾指出“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到哪里,党叫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在一切工作中,吃大苦,耐大劳,不怕困难,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各项工作做好[3]。”通过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铁道兵部队将艰苦奋斗的精神深入战士心中,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战士们既经受了战争的生死考验,又经受住了建设时期艰苦任务与生活的考验。战士们四海为家,走遍祖国的四面八方,彰显了铁道兵战士的崇高品格。
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不畏牺牲的献身精神、迎难而上的创造精神以及不惧艰辛的吃苦精神四个部分共同组成了铁道兵精神的丰富内涵。具有科学内容的铁道兵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它没有随着铁道兵部队离开军队序列就随之消失,其中所包含的革命道德、爱国情怀、创造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国革命精神理论,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繁荣发展、茁壮成长的精神养料。这种精神是由一代一代官兵战士创造积淀出来的,更需要一代一代的铁兵后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