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地区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2020-12-08陈啟程
陈啟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O 四地质队,广西 贺州 542899)
桂东地区金矿资源丰富,已发现龙水、冷水冲、白鹤顶、张公岭金矿床(点)等,空间上位于桂东地球化学省西缘,普遍发育Au、Ag 矿化[1]。区域构造—岩浆活动频繁,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四个构造旋回,导致该区域构造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和继承性,使得桂东地区构造极为复杂,同时也为深部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沉淀和富集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和热能,形成了一系列的Au、Ag 等资源。区域岩浆岩发育,以酸性岩为主,多为I 型花岗岩和S 型花岗岩,与区内金矿化关系较为密切。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桂东地区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进而评价其找矿潜力,为区域找矿勘查提供参考。
1 金矿化类型
桂东地区金矿床(点)资源丰富,其成因类型也较复杂,金矿化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石英脉型金矿床:该类金矿床在桂东地区分布较为广泛,通常情况下含金石英脉体成群、成带分布在寒武系水口群地层中,赋矿围岩以厚层状细砂岩为主。此外,石英脉型金矿床的矿体规模较大,矿化较为均匀。
(2)脆性断裂破碎带型金矿床:矿床(点)主要分布在岩体外侧围岩中的断裂破碎带中,多为岩体附近的次级断裂破碎带,含金矿体主要赋存在寒武系水口群砂页岩层位中,矿化较好,矿体严格受控于断裂破碎带。
(3)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该类矿床在桂东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控矿,矿体与围岩的界线不明显,矿体形态和规模受蚀变带规模影响较大。此外,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矿体形态较简单,与蚀变带的形态基本一致,矿化延伸一般较长,矿体规模较大,品位相对稳定。
(4)斑岩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加里东期、燕山期花岗斑岩体内,为浅成—超浅成花岗斑岩,蚀变作用以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等为主,矿化较集中,品位相对较低,但矿化较均匀,因此,矿体规模一般相对较大,资源利用效益较好。
(5)硅化砂岩型金矿床:该类金矿床在桂东地区出露较少,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与泥盆系的碳质砂页岩有关,矿体一般赋存在下泥盆统硅化砂岩中及角砾状砂岩中,矿体呈似层状、层状产出,多分布在不同构造的交汇部位,发育硅化和黄铁矿化。硅化砂岩型金矿床的研究程度较低,根据已知资料显示,该类矿床的规模相对较小,矿化不均衡。
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桂东地区金矿床属于桂东金成矿区,而桂东金成矿区属于大瑶山金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矿床(点)密集分布,在空间上具有矿化集中分布的特征,如龙水金矿集区、桃花金矿集区等[2]。此外,该区域金矿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金矿床(点)多分布在大瑶山复式背斜的两翼,矿体总体上受控于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或者韧性剪切带。桂东地区金矿资源丰富,普遍伴生Ag 元素,找矿潜力巨大,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2.1 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
桂东地区金矿床(点)的赋矿围岩主要为寒武系水口群,该岩群为一套浅变质的砂页岩即细碎屑岩组合,其地层中Au 元素的丰度值介于2.94×10-9~7.60×10-9之间,平均为4.31×10-9,远远高于地壳克拉克值;同时,寒武系水口群含有较大规模的硅质岩和碳质成分,该层位中的Au 元素丰度值也较高,且含矿围岩中的Au、Ag、Cu、Pb、Zn、As 等元素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暗示其寒武系水口群是桂东地区的Au、Ag 矿化存在密切的关系。此外,位于同一成矿带中的龙水金矿集区,其寒武系水口群地层的Au 元素丰度值介于23.000×10-9 ~42.0×10-9之间,是地壳克拉克值的6.5 ~12 倍;寒武系水口群中的碳质层中的Au 元素丰度值为80.23×10-9,是地壳克拉克值的22 倍之多[3]。综上可知,桂东地区寒武系水口群与该区域的Au、Ag 矿化关系密切,具有明显的成因联系。
2.2 岩浆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桂东地区金矿资源丰富,与该区域多期次构造旋回运动过程密不可分。区域大规模构造运动伴随着大规模的岩浆作用,区内岩浆岩以岩株、岩脉、岩枝等存在,普遍发育不同程度的Au矿化现象,暗示其与桂东地区的金矿化存在成因联系,如古袍金矿集区的金矿化与加里东期古里脑花岗闪长斑岩和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有关,龙水金矿集区的金矿化与加里东期大宁花岗闪长岩以及海西—印支期花岗斑岩有关,桃花金矿集区的金矿化与加里东期花岗斑岩和燕山期花岗闪长岩有关。此外,桂东地区的金矿床(点)成因较多,斑岩型金矿床、蚀变岩型金矿床和石英脉型金矿床均有分布,其空间产出特征具有如下规律:①在加里东期和燕山期酸性岩体内部以斑岩型金矿床(点)和蚀变岩型金矿床(点)为主;②在岩体的侵入接触带以及围岩附近以蚀变岩型金矿床(点)和石英脉型金矿床(点)为主;③远离含矿岩体的破碎带中以石英脉型金矿床(点)为主,而在韧性剪切带中以蚀变岩型金矿床(点)为主,前者以冷水冲金矿床为例,后者以张公岭金矿为代表的。
由上可知,桂东地区岩浆作用与金矿化存在明显的成因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岩浆的形成与侵位作用使得地壳深部局部区域的地热梯度明显增加,形成以岩浆为中心的深部地热场,在该种热能的持续驱动下,使得深部寒武系水口群等地层不断被同化,使得地层中的Au、Ag、Cu、Pb、Zn、As 等元素发生不同程度的活化和转移,并初步得到富集;②在岩浆其他组分的作用下,如Cl、F、CO2等的影响下,含Au、Ag、Cu、Pb、Zn、As 等元素的热液沿着深大断裂带向上运移,在浅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前人统计了与桂东地区金矿化有关的酸性岩浆岩,其岩体内Au 元素含量介于1.2×10-9~210×10-9之间,平均值为9.27×10-9,且Au、Ag、Cu、Pb、Zn、As 等元素具有正相关的线性变化规律,其变化特征与寒武系水口群中的变化规律一致,这充分反映出岩浆作用与桂东地区金矿化之间的成因联系[4]。综上所述,桂东地区的金矿化与区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二者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在时间上为同期或者近于同期,在成分上具有相似性和继承性,且具有较一致的变化规律。
3 区域找矿预测
随着勘查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找矿技术的不断更新,近些年来先后在龙水、桃花、冷水冲、张公岭、白鹤顶等地先后取得较大的找矿突破,但总体上该类矿床(点)均位于桂东金成矿区内或者大瑶山金成矿带内,多数矿床(点)是在已知矿床(点)的外围及深部发现,且新发现的金矿床以蚀变岩型金矿床和斑岩型金矿床为主,显示出区域找矿潜力的巨大性。
3.1 有利控矿地球化学组合
前文已述及,已发现的金矿床(点)无论是地层还是岩浆岩,均具有“Au、Ag、Cu、Pb、Zn、As 等元素”的正相关线性变化关系,即桂东地区金矿化普遍具有Au-Ag-Cu-Pb-Zn-As 的综合异常。此外,区域构造—岩浆—变质热液长期多期活动并相互叠加,在为深部成矿物质的富集提供了热能的同时,也为上述元素的叠加矿化提供了热能。所以,区域内具有Au-Ag-Cu-Pb-Zn-As综合异常,且与加里东期、燕山期酸性岩浆岩有空间耦合关系的区域是今后找矿的重点部位之一。
3.2 主攻矿床类型
桂东地区金矿资源丰富,成因类型复杂,但总体上归属于斑岩型、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三类。在已有矿床(点)的分布规律可以得出:①斑岩型金矿床主要位于岩体内部;②蚀变岩型金矿床主要位于岩体内部、侵入接触带及附近围岩中的韧性剪切带中;③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侵入岩接触带以及远离岩体的脆性破碎带中[5]。因此,在地层及岩体中断裂破碎带发育、规模相对较大和岩石蚀变强烈的区域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对寻找蚀变岩型金矿床和石英脉型金矿床有利,是桂东地区主攻矿床类型之一,也是今后勘查的重要目标,该类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分布的特征,且矿化较集中,品位相对更高,规模更大。
3.3 找矿预测
在上文认识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桂东地区金矿资源丰富,找矿前景巨大,矿床成因类型齐全,但是在不同的地区找矿勘查中,其主攻方向也应有所差异。在综合研究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信息以及典型矿床的基础上,本文对区域找矿预测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在龙山金矿集区内,深部以及龙山西侧的三岛地区,找矿潜力较大;在桃花金矿集区深部以及古袍金矿集区西部的古里地区找矿潜力较大,尤其是深部资源的找矿潜力更大。
(2)大陈地区(介于桃花金矿集区和古袍金矿集区之间的区域)以及古袍矿集区东部的马江地区等,找矿潜力较大,主攻矿床类型以斑岩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床为主,兼顾寻找石英脉型金矿床。
(3)构造交汇部位,尤其是北东向构造和近南北向断裂交汇部位,如信都—苍梧一带,该区域燕山期酸性花岗岩分布较多,成矿地质背景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巨大,该区域也是扩大桂东地区金矿找矿勘查的主要方向。
(4)前人研究资料显示桂东地区泥盆系地层中的Au 丰度值也较高,尤其是该组底部的砂页岩中,并已发现硅化砂岩型金矿点,故在今后的找矿勘查中应加强该方面的找矿研究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桂东地区的金矿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其成矿与区域内的浅变质岩系和碳质、砂页岩层以及加里东期、燕山期酸性花岗岩关系密切,其矿床类型以斑岩型、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床为主,显示出区域找矿潜力巨大。此外,区域内浅变质岩系分布范围较广,加之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导致桂东地区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等分布范围较广,间接的反映出该区域的找矿潜力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