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挝北部乌多姆赛省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2020-12-08常大海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1期
关键词:黄铁矿石英矿床

常大海

(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该金矿床位于思茅~彭世洛中新生代盆地、墨江~黎府~罗文真火山弧内,具有众多的矿床矿点。矿种包括有铜、铅锌、金、锑、钼等。该矿床为正在开发的金矿床。本区是寻找金与有色金属矿产的重要地区。

2 典型矿床特征

区域最典型矿床为乌多姆赛省巴勉县金矿床。

2.1 成矿地质背景

本区自燕山期构造运动以来,经历了长期演化发展过程,地质构造强烈而复杂,断裂构造发育,为矿液活动提供了理想的活动空间;岩浆活动频繁,为成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充足的热源,成矿地质背景较好。

2.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地层:矿区西北部主要出露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地层(C-P1),南部小范围出露中生代侏罗纪(J2)地层。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岩石组合为灰黑色碳质板岩、灰-灰绿色粉砂质板岩、凝灰质板岩,局部见大理岩透镜体。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侏罗纪地层岩石以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矿区构造:矿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由于矿区范围内植被覆盖较为严重,断裂构造及其发育特点的分析主要依靠遥感解译成果。在1:2万ETM+遥感图像解译图中矿区北东、北西方向的线性影象特征清晰,表明该区主要发育北东、北西向两组方向的断裂构造,并具有剪切的特点。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数条近于平行的北东向压、压~扭性断裂构造。发育的断裂多条北东向压、压-扭性断裂,主要集中分布于矿区中部及南部,即班东村~断海村~吉普尚村一带及坎村~湾村一带,因此它们应属于南本河断裂及其次级构造。它控制着区内燕山期花岗岩与橄榄辉石岩的空间产出及分布情况。通过矿区地质工作,发现北西向断裂构造对矿区矿体产状及岩体分布明显具有后期改造作用,这说明北西向断裂和北东向断裂不是受同一期应力场作用影响的产物,北西向断裂应晚于北东向断裂构造。从形态分布上看具X型剪切的特点。矿区岩浆岩: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为酸性~中性~基性侵入岩,岩石类型以斜长花岗岩、闪长岩、橄榄辉石岩为主,主要在矿区中部呈岩株状产出。脉岩主要有石英脉、石英斑岩、长石斑岩、中细粒、细粒闪长岩、细晶岩。与区域脉岩对比可划入燕山期早期。

2.3 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地质。本矿区内金属矿化以金、镍为主,钼、铜次之。其中金已形成工业矿体,钼、铜、镍以矿化蚀变为主。①斑东-16号异常矿段:位于矿区西部,圈定金矿化蚀变带6条,经验证共圈定金工业矿体20条,赋矿层总长度1.6km,倾向延伸50m~900m不等。Ⅰ号蚀变带:圈定金矿体1条,矿体属地表氧化矿,走向长度150m,倾向延伸范围不超过50m,矿石类型为风化残积富集型。Ⅱ号蚀变带:圈定金矿体1条,矿体走向长度800m,倾向延伸50m~300m,矿体真厚度0.42m~5.20m,平均品位3.54g/t,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Ⅲ号蚀变带:圈定金矿体4条,矿体走向长度315m,倾向延伸最长250m,矿体真厚度0.34m~21.20m,平均品位2.02g/t,矿石类型为蚀变岩型。矿体产状:走向120°,倾向45°~60°,倾角60°。Ⅳ号蚀变带:圈定金矿体4条,矿体走向长度1200m,倾向延伸140m~700m,矿体真厚度0.42m~15.86m,平均品位5.39g/t,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次之。Ⅹ号蚀变带:圈定金矿体3条(非工业矿体),矿体走向长度400m,倾向延伸50m~100m,矿石类型以蚀变岩型。Ⅺ号蚀变带:圈定金矿体8条,其中工业矿体5条,矿体走向长度120m~1200m,倾向延伸100m~700m,矿体真厚度1.24m~4.85m,平均品位2.02g/t~5.39g/t,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②断海矿段:控制的蚀变带3条,圈定金矿体8条,其中工业矿体1条,矿体走向长度180m。最大倾向延伸180m,矿体真厚度3.0m~6.5m,平均品位1.49g/t~4.54g/t,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③兵站矿段:控制并圈定的金矿体4条,其中工业矿体1条,矿体走向长度100m。④吉普尚矿段:吉普尚矿段目前仅开展了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和1:2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通过化探成果分析,异常组合主要为As、Sb、Hg异常,反映为一套低温异常组合,通过分析并结合班东矿段异常组合特征,推测矿体为隐伏矿体。

(2)矿石特征。①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结构有自形粒状结构-它形粒状结构、显微鳞片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粉-细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包含结构等。矿石构造以晶洞构造、多孔状构造、蜂窝状构造为主。②矿石的矿物成份:矿石中金属硫化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及少量黄铜矿。金属氧化物有褐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矿物等。主要金属矿物特征:矿石中有用矿物为自然金。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铁矿、毒砂。③含矿类型:风化残积富集型:出露地表的金矿体,明显氧化淋滤,褐铁矿化发育,部分自然金被吸附或以机械转移形式随褐铁矿淋滤迁移,或者残积原地,或向深部渗透次生富集。还有部分自然金随之顺坡向下迁移,形成砂金。蚀变岩型:矿石以强片理化为特征,品位较低,品位一般在0.5g/t~5g/t,主要的矿石矿物为自然金、黄铁矿和毒砂,主要的脉石矿物为石英、斜长石、方解石、绢云母、绿泥石等,矿石中常见硅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矿石中矿物成分以自然金为主,伴生少量银,粒度较细,但比蚀变岩型金矿石粒度粗,在少数矿石中有树枝状巨粒自然金集合体,此种明金颗粒个别可达0.3cm~0.6cm。此类金矿石往往品位较高,最高品位164g/t。

(3)成矿阶段的划分。成矿Ⅰ阶段(早期黄铁矿-石英阶段):表现为相对较粗的石英、黄铁矿和少量毒砂呈浸染状产出,该阶段黄铁矿自形程度高,含矿性差;成矿Ⅱ阶段(多金属硫化物-石英阶段):主要金属矿物组合为黄铁矿、毒砂、黄铜矿等,是本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该阶段硫化物一般呈脉状、团块状和细粒浸染状分布,石英呈团粒状或细脉状分布,为金的主成矿阶段;成矿Ⅲ阶段(石英-方解石阶段):该阶段形成的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少量黄铜矿,且伴随少量的自然金生成;生成的蚀变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碳酸盐,其次为绿泥石,少量绢云母。其中石英以乳白色粗脉状石英为主,该阶段对金成矿作用起着叠加和改造作用。上述成矿阶段的划分表明了金及金属硫化物的沉淀主要发生在石英-金属硫化物阶段,也是金的主要成矿阶段。而石英-碳酸盐阶段使金得到了进一步的富集和叠加,形成了少量金矿体。

(4)围岩与夹石。矿体的顶底板围岩主要为硅化碎裂花岗岩、片理化蚀变安山岩、安山岩及紫红色安山质凝灰岩(凝灰角砾岩)。除石英脉型金矿体外,其它围岩与矿体难以区分,只能依赖化验分析结果来确定,二者属渐变关系,矿物成分、化学成分除Au之外基本相当。石英脉型矿体与围岩属突变关系,容易区分。

2.4 矿床成因

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层控制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

猜你喜欢

黄铁矿石英矿床
广西六社金矿床中黄铁矿原位微区元素分析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
(NH4)2S2 O8 氧化载金黄铁矿规律及E⁃pH 研究①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铜矿床成矿模式研究
酸预处理对六方晶系磁黄铁矿浮选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理①
我国石英与长石浮选分离的研究进展
辽宁调兵山西调斑岩型钼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首次在火星陨石中发现柯石英
新型耗散型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研制
试论黄铁矿标型特征在金矿地质中的运用
巧家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及找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