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大内需:“中国之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20-12-08刘江宁

山东社会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国之治结构性供给

刘江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9)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认识和理性判断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政策选择。

一、扩大内需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和需求这两个基本方面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表现,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需求是供给的必要条件,新的需求在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条件下催生新的供给;供给不足,需求则无法满足,新的供给也可以创造新的需求。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当前经济面临着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的问题,随着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日渐增多,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根本上要靠供给侧推动,只有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有效对冲疫情影响,坚定不移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不断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

(一)积极扩大内需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

中国经济内需不足是个老问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又让这个问题进一步显现。从发展的趋势看,外需对于中国经济的边际收益正在递减,尤其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承压,再加上地缘政治因素和美国政府的非理性行为,全球化进程进入了一个调整期,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也随之而来。目前这一阶段,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出现逆转,不确定性增强。反观国内,新冠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内需的强力带动下,国内经济活动也在逐渐恢复。截止到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99.1万亿元,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0万亿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消费持续主要拉动作用显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14亿人的强大需求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基础。我们必须要有改革魄力和前瞻眼光,下决心探讨内需不足的原因,解决内需不足的问题,释放民间投资的热情和居民消费的潜力,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动力。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要改变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政府投资的现状,促进民间投资和消费勃兴。

(二)准确把握扩大内需的重要内涵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传统的扩大内需是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首先要弄清楚,扩大什么样的内需,怎样扩大内需。从需求性质来看,人类需要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物质性需要,指的是保暖、饮食、种族繁衍等生存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第二层次是社会性需要,它是在物质性需要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包括社会安全的需要、社会保障的需要、社会公正的需要等。第三层次是心理性需要,指的是由于心理需求而形成的精神文化需要,比如价值观、伦理道德、民族精神、理想信念、艺术审美、获得尊重、自我实现、追求信仰等。(1)何星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4日第7版。

一般均衡理论中有一个论证市场最优性的原理,即福利经济学第一基本定理,他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正式表述,认为自由竞争的市场可以导致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个定理认为,当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时,如果每个经济人对商品需求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则在一般的经济环境下(私人商品、完全信息、非外部性、商品可分),竞争的市场制度会导致资源的帕累托有效配置。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则证明,在新古典经济环境(即利己、连续的凸偏好关系和闭凸生产集)下,任何一个帕累托有效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初始禀赋的再分配和竞争性市场均衡来实现。(2)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本质(上)》,《学术月刊》2016年第7期。

在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前,我们扩大内需要更加强调调控结合。当前,我国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内需旺盛,尤其是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居住等众多民生领域还有不少提升的空间,消费能力和意愿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市场广、潜力大、韧性强是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的底气所在。应该不断推动经济转型,通过促进高质量的需求,顺应消费升级需求,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扩大内需应该是组合拳,要将短期刺激与中长期供给侧改革相结合,将宏观政策调控和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相结合,这样可以有效扩大国内市场,释放消费潜力。扩大内需就是要实现高质量的配置,过去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源在城乡、行业、区域之间的重新配置。

(三)扩大内需的主要路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推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是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生产的目的就是消费,消费需求不足,会使投资和再生产找不到出路,从而导致经济和投资恶性循环。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来看:马克思以价值构成为出发点,认为社会总产品由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三者共同构成。按用途分类,社会总产品又可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种形态。社会产品的生产也就因此被划分为两大部类,其中第Ⅰ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类,第Ⅱ部类则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这种分类方法不仅很好地体现了社会经济需要的满足程度,也充分地说明了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的平衡关系,进而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切入点。马克思认为:社会的简单再生产很难在第Ⅱ部类耗费的不变资本得不到全部补偿时实现。如果第Ⅰ部类的生产结束后不能为第Ⅱ部类提供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或者第Ⅱ部类的生产结束后不能为第Ⅰ部类的生产提供其所需的消费资料,扩大再生产就会出现困难。只有保证两大部类的生产保持合理的比例,社会再生产才能平稳进行,从而实现市场的供需平衡,促进经济的健康运行。只有当二者平衡时,双方生产的产品价值才能通过交换得到实现,价值和实物同时获得补偿,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

因此,只有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减少无效和低质量供给,避免低质和低技术含量的消费品供给过剩,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增加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落实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扩大消费,必须找准需求。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侧的要求必须由供给侧做出回应,改善供给也是扩大需求。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改善供给结构可以更好地满足需求。改进供给可以引导和创造需求,只有在供给侧发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从“结构性”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就是说,我国不是供给“量”不足,而是供给“质”不好。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成为全球产业分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必须用新理念、新智慧、新方法转变经济增长的结构和方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解决实体经济结构性的供给失衡问题,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一)“结构性”问题的主要表现

所谓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之间不匹配、不平衡和不协调,核心表现在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而调整,供给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供给的前提是生产,因为能供给什么、供给多少取决于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生产是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通过将人的劳动作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或服务的过程。从生产这边(也就是供给侧)看,所涉及的实际上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组合与配置,它决定着市场上的供给状况,决定着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生产的目的是满足消费,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满足消费必须通过需求。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收入不断提高,从供求两方面拉动着消费品工业的快速增长。人们收入的提高使国内消费潜力巨大,以满足温饱型消费需求为主导,以中低档工业制成品为最终产品的产业良性循环开始轮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产业良性循环没有能够继续延续下去,主要原因就是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

从宏观角度看,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总量性、周期性因素,但主要根源是结构失衡。因此,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把握规律,坚定改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说区域发展不均衡、财富分配不均衡等。所以说,当前我国 “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技术变化、需求偏好变化及体制变化必然不断派生出结构调整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3)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18页。

(二)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原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在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下的主动战略选择,结构性因素仍然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解决好结构性问题是未来中国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保持在潜在增长率水平的关键。结构性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深化改革、因时而谋,促进要素资源配置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所有制结构、人口结构、城乡结构等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结构因素,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契合新时代人们的需求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结合,是引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及转变发展方式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行动共识,是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系统工程。要在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前提下处理好各种关系,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能再以刺激需求的方法一味追求高增长,应该突出民生导向,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振消费和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从低效过剩的领域释放经济要素,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形成有效制度供给、要素供给、动力供给,从而形成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三)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

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调整,需要我们从供给侧发力,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 提升产业链水平,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四降一升”、供给结构错配等问题,要求我们必须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要实施产业基础工程和产业链提升计划,在强化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巩固传统产业原有优势,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振兴实体经济,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标世界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化能力。

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加强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着力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保障能力,增进民生福祉。要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切实引导和支持土地、金融、创新、人才等要素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集聚,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大数据、新能源、纳米材料等战略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跨界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引领新兴产业的集群式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探索投贷联动、科技保险、专利质押融资等形式,为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提供中长期资金供给,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力被严重束缚,无法满足广大人民对商品“量”的需求,经过多年的努力,商品供给量大大增加,我国从一个农业国快速成长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生产力落后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日渐增多,对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我国社会要在稳定总需求的同时,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实现“中国梦”所要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矛盾的突破口。要深刻认识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来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快把经济增长动力更多地放在依靠创新驱动和满足人民需求上。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大众提供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生活舒适品,这是人类自身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的唯一的目的,再无其他。人类从事经济活动,不论发展何种产业,都是在实现自己的目的,为人类自身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宏观来看,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归根结底,都是要解决人民的需要与供给之间的关系;从中观来看,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单位、各个组织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服务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从微观来看,我们一切个人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或满足他人、社会、国家的需要。

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这一核心内容,需要紧紧把握人民需求,以人民的需求为努力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点赞的“地摊经济”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扩大消费、关注普通群众是解决民生需求和供给问题的重要一环,也是疫情危机中需求回归人性和民生的一个重要案例。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就曾肯定“地摊经济”。2020年6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山东烟台一处老旧小区时说道:“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也是我国在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下的主动战略选择,是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推进“三大转变”,做好“三大变革”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要让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超高的速度增长,经济体量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位,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但是各方面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是最适合我国发展的制度,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更为长远有效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当前面临的一部分矛盾已经解决,但是在解决旧矛盾的同时,新的矛盾也在产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时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4)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8年5月28日。

(三)发挥科技进步支撑引领作用

科技进步是经济繁荣的根源,新一轮产业革命和产业变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站在全球历史的角度来看,科技创新对于开启一个新的时代起到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作用。例如: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电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0世纪下半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进入21世纪,科技创新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体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十分强调创新的重要性,相继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确立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毋庸置疑,在这些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的科技创新确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基础研发能力不足、关键技术领域存在明显短板等。

随着国际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国家间的激烈竞争,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国家实力的核心和重要因素,各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当今的大国竞争已经转变成对新技术、新知识制高点的争夺,发达国家以此为契机,纷纷出台各种政策推动创新和发展新型产业,以期在全球经济结构变革和产业分布重构中占据优势地位。长期处于世界强国地位的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就开始建立现代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其科技创新和激励机制逐渐建立起来,一跃成为科技强国,并且长期以来其科技创新能力一直处于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地位,这不仅展现了国家综合实力,也从侧面反映了美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有效性。尤其是近些年,美国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科技创新政策,为促进有利的科技创新氛围和环境作出不懈努力。日本政府制定了“科技立国”战略方针,旨在通过“生产、学习、校企合作”的生产创新方式,大力开放高校的科研机构,推进前沿科技项目联合研究,最终形成政府保证外部环境及流程顺利,企业提供资金及实践支持,大学负责研发创新的联合创新生产格局。韩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主体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分别从政府政策、相关法律、科技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而我国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统筹规划的同时,也应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该建立自己更加完善的创新体系,这是完成结构性变革的重要一环。

(四)更加注重人才要素的价值,建立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一直注重培养科技人才,实施创新型人才强国战略,如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引进国际人才,积极应对人才外流等。人才是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方面,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才是关键。我国应该不断完善发展各级教育体系,储备优质科技人才。因为无论何时,教育都是科技创新的后备之力和源泉,都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和动力。因此,重视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们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美国长久以来大力扶持、推进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教育体系,特朗普于白宫签署了两份与STEM教育相关的重要法案,并授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 NASA) 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这两个主要的国家创新推动机构,把建立高质量的 STEM 教育作为教育部优先关注项目。战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改革的主要政策均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依照法律对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是日本战后教育改革的一个突出特点。瑞士十分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多元化的教育机制,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为瑞士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不仅如此,瑞士政府每年对教育的投入占联邦支出的10%左右,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瑞士的教育投入比重位于世界前列。

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把人才培养作为科技创新的引擎。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全球一流的科技强国,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激发科技人才的活力。因此,摆在面前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培育人才。①建设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开展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充分发挥不同人才的专长,使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②建立良好的选人机制,真正做到将创新人才选出来,形成广纳人才的体系。③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双向并行,加大创新科研奖励力度,对于承担国家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团队,物质上可适度给予团队项目奖金;精神上可颁发相应荣誉证书、授予荣誉称号。④在全社会形成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助力创新性人才的成长。

猜你喜欢

中国之治结构性供给
结构性土非线性压缩特征本构模型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中国之治”彰显全球魅力
张维为:“中国之治”凸显制度优势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转型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