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2020-12-08高霞
高 霞
(凉州区金沙镇人民政府,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小麦种植技术有了明显提升,对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主要影响因素,导致作物产量降低,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基于这种情况,要加强种植技术研究,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减少不利因素影响,促进小麦正常生长,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 小麦种植条件
首先要保证种植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满足小麦生长的基本需求,有利于增加产量。其次要选择合适时间种植小麦,不同地区气候条件有所差异,这就决定了种植时间不一样,所以要进行深入分析,保证种植的科学合理性。如果是群种麦田,要在返青期或者拔节期之前进行科学调控,避免小麦落穗。小麦在生长过程中会遭受病虫害,所以要科学管理,有效防治病虫害。
2 小麦种植技术
2.1 科学选种
从目前情况来看,市场上小麦品种比较多,所以在选择时要全面考虑,结合地区气候环境、土壤条件、水质条件等因素,保证选种科学合理性,小麦可以健康生长。尽可能选择抗病性好、产量较高的品种。政府部门要肩负起自身职责,做好宣传工作,让种植户对小麦品种有深入了解,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2.2 优化耕作
随着农业技术发展,已经实现了机械化种植,不仅效率非常高,而且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在同一地区常年种植小麦,会使得土壤中的养分流失,对后期小麦种植会产生不利影响,使得产量大大下降。为了改善这种情况,要采用轮作的方式,种植完一季小麦之后要种植其他农作物,可以保持土壤肥力。
2.3 科学施肥
小麦生长需要充足养分,因此要做到科学施肥,这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中化肥种类比较多,所以要合理选择,确保满足小麦生长的需要。小麦在返青、拔节、抽穗三个时期要进行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同时要控制好施肥量,不能过多或者过少,否则会影响到小麦正常生长,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施肥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找到科学施肥方法,保证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求。
2.4 科学灌溉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坚持科学灌溉原则。冬至前后要进行灌溉,可以提高土壤的墒情,保证小麦平稳过冬。返青期要对小麦适量灌溉和是非,避免吸收过量养分出现徒长。拔节期和灌溉期是关键所在,在这两个时期必须保证小麦有充分的水分,有助于提升产量,从而获得更高经济效益。
3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
3.1 种子处理
为了防止小麦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在种植之前要利用药剂拌种,通常情况采用可以杀菌,而且药效持久的药物,有利于提高小麦对病虫害的免疫能力,阻止病虫害在种子之间相互传播。尤其是在病虫害高发地区,一定要重视种子处理工作,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为小麦健康生长提供可靠的保障。
3.2 返青期防治
小麦生长处于返青期时会出现纹枯病,对小麦正常生长产生严重危害,甚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对于纹枯病防治要采用有效措施,通常情况下,将禾果利、纹枯净可湿性粉剂和三哩酮乳油三种药物加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喷洒在小麦的茎基部位,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3.3 抽穗期防治
小麦进入孕穗期和扬花期时,要积极预防锈病、白粉病等病虫害,消除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确保实现健康生长。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病时间比较长,所以需要进行长期观察,制定出合理防治计划,确保达到理想效果。当病虫害达到一定程度时,将禾果利、纹枯净可湿性粉剂和三哩酮乳油混合喷洒,有效抑制病虫害发展,创建出健康的环境。
3.4 灌溉期防治
在小麦生长的灌溉期会出现多种病虫害问题,例如白粉病、锈病、麦穗蚜等,严重危害到健康成长,使得产量降低。不同病虫害防治方法不一样,所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体现出较强针对性,才能彻底的消除。当病虫害进入到高发期的时候,需要加强预防,最大限度减少对小麦的危害。
3.5 物理防治技术
采取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在小麦种植中会产生大量杂草,会吸收土壤中养分,导致产量降低。对于杂草问题,要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可以消除小麦生长中的安全隐患,同时促进土壤内部空气流通。
3.6 生物防治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彻底杀灭害虫,在实际防治中,采用生物农药与生物昆虫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效果会更好。引入小麦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的快速繁殖,使用害虫性激素药剂来阻止交配行为。为了保证小麦健康生长,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不断提升防治水平,创建出良好生长环境,可以提高小麦产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麦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小麦种植而言,要从不同生长时期去管理,确保处于健康生长状态中,有利于提升产量,带来更多经济收入。同时加强对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创新技术方法,可以取得更好效果。小麦作为主要农作物,关系到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以要提高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