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运用意义和方法

2020-12-08张绿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张绿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思源实验学校,江西 赣州 341700)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让学生透彻的理解数学知识,常采取反复讲解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不同,无法保障全体学生都能够理解数学知识,这将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老师加强对学生身心特点的了解,采取适合全体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让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教学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那么究竟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游戏教学法呢?下面将针对此主题分析。

一、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运用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对趣味事物感兴趣的特点,也只有在趣味事物的引导下,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才十分的高涨,所以趣味游戏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老师不具有运用趣味游戏教学的意识,导致课堂教学违背了学生的认知及发展规律,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但需要注意一点,趣味游戏的设计必须要围绕教材知识点推进,这样的趣味游戏才能够将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发挥出来,如果不能够契合此要求,那么其趣味游戏教学将失去运用的价值。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思维性较强,学生想要对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解,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老师通过后天的培养实现。但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老师重成绩轻能力思想的存在,导致学生普遍缺乏思维能力。而将趣味游戏教学方法引入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身心放松的学习氛围,并让学生处于动手操作、互动等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维会不断发散,有助于其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顺利培养。

二、小学数学趣味游戏教学的运用方法

(一)拼接游戏和剪纸教学方法

几何与图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时,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学习能力,所以学习中会遇到各类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效果。因此,在学习这类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设计动手操作类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拆分、拼接、剪纸中,对其进行轻松的学习。比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其立体性较强,学生学习中很容易出现误区,所以老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合理的分为不同的小组,为各小组提供一个拼接好的圆柱体,让各小组对其进行拆分和拼接,并在此过程中发现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关系,让各小组通过此思路对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进行推导。通过这样有趣的拼接游戏,学生不仅能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透彻理解,还会掌握图形这类知识学习的有效方法,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学习及实践应用效果。再如在教学《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老师课前可以让学生对剪纸、量尺、剪刀等工具进行准备,课中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各种三角形进行剪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会对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属性进行了解,并在对比学习中对它们的特点进行掌握。由此可见,动手操作类趣味游戏的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度,并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喊数游戏教学方法

喊数游戏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一种游戏,将之合理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取得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倍数和因数》中的“倍数”内容时,老师在讲解完基本的教学内容后,老师可以采取这种游戏方法,游戏前老师需要将规则告诉学生,以第一排的第一个学生开始点,以蛇形顺序进行喊话。比如在对2 的倍数认识时,座位号时2 的倍数学生依次喊出自己的座位号,如2、4、6 等。学习其他数的倍数时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此喊数游戏能确保全体学生都真实参与其中,能营造非常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对此游戏法运用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明确一点,即此游戏在纯粹数字关系内容的运用效果比较理想。

(三)寻找生活游戏方法

提到寻找生活游戏方法,很多人都对此种方法比较疑惑,对其具体操作不太了解。生活游戏方法的核心其实就是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生活的眼睛,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所以,老师要求学生日常生活中加强对数学内容的关注,如在学习《克与千克》内容时,老师可以设计竞赛活动,看哪位学生能从生活中说出最多“克”“千克”重量单位表示的物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游戏中更好的应用知识,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总结

综上所述,趣味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重大,老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趣味游戏活动,让学生真正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及价值,对知识进行掌握及灵活运用,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