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2020-12-08罗刚刘菊梅

魅力中国 2020年44期

1 罗刚 2 刘菊梅

(1 赣州市赣县区委党校,江西 赣州 341100;2 赣州市赣县区大埠中学,江西 赣州 341100)

引言

党十八以来,在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经过近几年精准扶贫以来,在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的倾心帮扶,全国绝大多数贫困村整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全方位提升,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决胜脱贫攻坚面临的困境

(一)贫困群众脱贫意识不强

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发现有的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突出,少数群众对结对帮扶的帮扶干部、驻村队员态度麻木,常常出现“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并且自身对脱贫的努力不足,积极主动性还存在着差距。

(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

在城镇化的浪潮下,“空心村”现象日益突出,农村留守人员构成中老人占据了大多数,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贫困户的比例较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这些贫困户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科技创新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不足,严重缺乏发展和致富门路,没有足够的抵御风险及自我发展能力。

(三)缺乏稳定的长效脱贫机制

中西部贫困山区村落经济结构单一,以种养业为主,然而由于种养业回报率低,导致青壮年人口外流严重,土地大量撂荒,并且种养大户带动和辐射作用发挥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单打独斗”难以发展成一体化产业项目,外出务工工资在总收入中占比比重偏高,缺乏收入稳步增长的长效机制。

(四)缺乏好的产业扶贫项目

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利好,但部分村组缺乏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且产业项目同质化情况严重,市场风险较大。扶贫到户政策不明朗,扶贫到户产业需求项目零乱、小而散,一些养殖业项目属于短期效应,难以形成支柱产业。

二、决胜脱贫攻坚的对策措施

(一)要充分发挥区乡(镇)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体作用

在决胜脱贫攻坚工作中,党委、政府是脱贫攻坚的主导力量,一定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好主动帮扶的作用。《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明确指出,脱贫攻坚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县级党委政府承担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习总书记指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支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职责”。党委、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主动帮扶,就是要把扶贫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帮扶贫困群众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地帮扶贫困群众。主动承担主体责任,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主动做好精准识别、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争取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共享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二)要想方设法提高贫困群众的脱贫意识

“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现在,不少地方搞扶贫开发,只关心物质层面的支持,忽略精神层面的帮扶。然而,精神的贫困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精神上萎靡不振,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没能调动起来,再好的扶贫举措也会打折扣。因此,做扶贫开发工作,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并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要通过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金融扶贫等有力举措,改善生产条件,“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通过观念、教育、文化扶贫等,加强就业培训、医疗、农村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内生动力,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丢掉“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三)充分发挥帮扶单位能动作用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帮扶单位一定要按照精准脱贫和扶贫的工作要求,调整思路、深入基层,强化结对帮扶工作。建立健全驻村帮扶机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积极同帮扶村沟通,查找当地特色与存在问题,结合帮扶单位行业资深特点,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在确定主导产业和项目后,帮扶单位要参与进来,帮助制订具体的帮扶规划,加强资金、项目和政策的谋划支持和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