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对弹奏音色的把握研究
2020-12-08郭元帅中央音乐学院
□郭元帅 中央音乐学院
一、音色在钢琴弹奏中的重要性
音色就是声音的色彩及特征,不同的发音体性质、形态,还有泛音的产生数目不同,呈现出的声音也有所不同。无论是器乐还是人声都会有不同的音色,不同的演奏家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出的音色也有所差异。因此,由于演奏者的不同,使得音色也丰富多彩。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追求的是对美妙音乐的感受能力以及认真体会作品的感悟,从而形成独特的音色表现。
我们经常可以听出乐器学习者不能很好地掌握音色,一种是由于其能力有限,不能完美地控制好乐器的弹奏力度;另一种是由于反复演奏,不能将情感融入其中,使演奏曲调平淡无奇,弹奏不出美妙的音色。这就是所谓的“缺乏乐感”。在弹奏钢琴的过程中,倘若我们只是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如何弹响音符上,这样付出的学习代价太高,并且没有任何学习的意义。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按照乐谱上的音符去规范地进行演奏,这样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后果就是辨别不出是莫扎特还是肖邦,从而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扼杀在摇篮中。在演奏时,面部表情、弹奏速度都极其重要,但是我们需要明白,与气韵充盈的音乐作品相比,这些标记过于平淡、粗糙。规范地进行演奏固然没有问题,然而,规范从消极的角度来看,却是对自由以及创新的束缚,往往导致满怀激情的钢琴作品与古板的练习曲“混为一弹”。笔者认为,在钢琴教学中,要想克服这种教学上的不足,就要强调体会及把握音色的重要性。
二、钢琴音乐在不同时期的色彩
钢琴演奏的音色多种多样,将各类钢琴音乐作品的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每位演奏者的不断丰富,使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巴洛克时期,古钢琴音乐的风格典雅清新、结构缜密,尤其在洛可可晚期阶段,风格更为精致小巧。在宗教意识的熏陶下,往往呈现出更为庄重的风格特点。巴赫的钢琴作品注重的是华丽的装饰、典雅的风格及精细的音响,用以表达自我奉献的精神及崇高的信仰。在巴赫的“前奏曲与赋格”中,只能用手指来完成各种声音的变化与统一,此种演绎风格一直传承到古典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演奏家是海顿与莫扎特,他们的钢琴音乐都强调晶莹剔透的音色、富有活力的节奏及圆润优美的声线,来体现古典主义时期独特的典雅气质。例如,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大多是用手指创造出明亮干净的音符,而贝多芬表达出的大多是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及人性的光辉,音色更加千变万化。
浪漫主义时期,在创编及演奏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演奏家强调的是对音乐的艺术感受,抒情婉转,情真意切,跌宕起伏,对音色的要求丰富多彩。例如,肖邦的《夜曲》,细腻、柔和,好似身心都在默默地倾诉;然而,李斯特所表现出的风格又有所不同,如《西班牙狂想曲第二首》,要求声音洪亮,利用令人惊叹的和声,渲染出雄浑的气势,来表达内心的澎湃之情。通过应用丰富的踏板,使音色更加多变。
在印象派的钢琴音乐作品中,主要目标是捕捉自然界的瞬间印象,不专注于细腻的“线描”,主要通过作为色彩的和声来展现音乐,并且利用踏板以及突破传统的和声来刻画事物所渲染的气氛。例如,德彪西的《版画集》,其中第三首“雨中花园”所运用的是连续的快速音型,再与平行和弦相结合,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用独一无二的音响刻画出雨中花园的景色。然而,在现代派的音乐作品中,节奏更加多变,和声更加繁杂,表达出一种异想天开、斑驳陆离的音乐风格,大多数的音色都比较生硬,体现出在工业文化发达时期,物质给人性带来的扭曲、残害以及人性绝望的反击。例如,巴托克在《野蛮的快板》中,把钢琴当作打击乐,通过疯狂地敲击琴键,来表达音乐作品独特的风格以及不同的情绪。由于每个钢琴音乐作品的风格与个性不同,对音色的要求也有所差异。倘若摒弃对音乐作品本身的理解,机械地弹奏乐符是不可行的。
三、弹奏音色的影响因素
依照笔者在钢琴弹奏教学中的亲身经历,笔者认为在钢琴弹奏过程中,影响弹奏音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优质的音色和弹奏的方式有直接的关系。手指在不断地跑动弹奏时,会发出晶莹剔透、纯粹干净的声音,通过手指跳音则可以传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心情,若是用手臂的“重量”弹奏,发出的声响则是雄厚、有力量的。第二,优质的音色与触键的方式也有关联。通过指尖来触动琴键,发出的声音较为单薄,若是用指面的第一关节来触动琴键,发出的声音较为细腻、淳厚。第三,优质的音色与运用的踏板有关。踏板不同或者使用的方式不同都会使弹奏的声音有所不同,踩动踏板的深度在不同程度上也对音色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演奏家在进行钢琴演奏时,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乐曲的音色,然后通过不同的演奏方法、不同的踏板应用、不同的触键方法,产生不同的音色效果;之后练习演奏乐曲的速度、面部表情以及自身对音乐的情感,从而形成具有个人魅力的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