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阴部瘢痕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2020-12-08关丽丽杨彦萍

中国医疗美容 2020年2期
关键词:术区会阴部危象

关丽丽,原 丽,杨彦萍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454000)

会阴部位于躯干的下端,包含着消化道、泌尿生殖器外口。会阴部虽位置隐蔽,但被烫伤、烧伤等损伤并不少见[1]。笔者总结了2013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行瘢痕切除术的73例会阴部瘢痕挛缩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73例,其中男26例,女47例,年龄2~51岁,中位年龄11岁。致伤原因:烧烫伤43例,撞击伤15例,手术12例。瘢痕类型为中央型29例,周围型44例,33例患者存在双下肢活动受限,24例患者存在外生殖器牵拉变形,3例患者有瘢痕破溃。手术为瘢痕切除术后直接缝合17例,单纯局部皮瓣移植30例,采用皮肤扩张术移植修复14例,皮片移植12例。73例患者均一次手术修复,5例患者移植后发生部分坏死,经再次手术后治愈。所有患者术后双下肢活动功能良好,会阴部形态接近正常。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会阴部是较为隐私的部位,患者常有自卑、害羞、恐惧、紧张等情绪,导致患者的依从性差[2]。护理人员首先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手术的相关知识,通过转移注意力降低患者的术前紧张情绪。未成年患者恐惧心理较为突出,应联合家长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3]。鼓励患者提问,降低因不适感造成的心理压力及依从性差等风险。多与患者交流,主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可获得良好的医患信任,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对于担心手术效果者,可邀请已康复患者现身说法,打消患者的忧虑。

2.1.2 术区护理外阴部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清洗。挑选纯棉、宽松的内裤,每日更换。患者大小便之后,应及时使用温开水清洗局部,并保持干燥。术前3d,使用40℃左右的1:5 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坐浴时间15~30min/次,每日2次[4]。术前3d起,用肥皂水清洗供皮区,擦拭后清洁巾包扎,术前1d剃毛。

2.1.3 术前准备术前体位训练:患者应提前适应手术及术后体位,故术前应使大腿外旋,双膝关节稍微弯曲,尽量让体位保持更长时间,为术后适应体位打下基础。术前设计:术前收集、整理患者畸形部位照片及其他影像学资料,根据瘢痕大小及形态,决定手术方案,清洁供区皮肤,有皮肤扩张器患者,须加强扩张器皮瓣护理[5]。肠道准备:术前3d开始进食流质饮食,常规口服肠道抗生素,如新霉素0.4g,每日4次;甲硝唑0.4g,每日3次。儿童酌情减量。术前3d开始用肥皂水灌肠,灌肠液温度38~40℃,每次灌入20~30ml,每日1次。术前8h禁食水,术日早晨采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促进粪便排净。肠道灌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等,发现异常则立即停止灌肠[6]。年龄较小的患者对于灌肠有抵触心理,应有患者家属陪同,降低其抵触感,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防止肠穿孔。静脉补充营养。

2.2 术后护理

2.2.1 麻醉相关护理术中采用全身麻醉,且手术时间较长,中枢镇静药物使用量大,患者术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高。患者术后送麻醉苏醒室,继续鼻通氧,心电监护。尚未从麻醉中清醒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待清醒后取平卧位[7]。观察患者是否有躁动、呕吐、头晕等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必要时加强术后镇静治疗。

2.2.2 体位护理会阴部的植皮区采用加压方式包扎,内层压力不宜过大,建议维持13~20kPa,保证局部血运正常。术后双下肢处于外展状态,严格制动,避免敷料松动、创面出血,从而保证创面愈合,促进植皮存活[8]。患者体下放置体位垫,防止压疮。如出现压疮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术后3~5天患者可进行创伤活动。

2.2.3 术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术区变化,是否有敷料松动,皮瓣渗液、渗血、动静脉危象。皮瓣颜色变深、肿胀、指压反应时间延长5~6s时则提示有静脉回流受阻,应通知医师处理。静脉回流受阻者,可拆除蒂部部分缝线、针刺放血、皮瓣按摩等促进静脉回流。可用烤灯照射烘烤术区,照射距离30~40 cm,促进皮瓣愈合[9]。留置负压引流装置者,压力为-0.06~-0.04MPa,应密切观察引流情况,如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色泽、量。术区愈合过程往往伴有瘙痒,应嘱咐患者切勿用手抓挠。对于轻微瘙痒者,护理人员可用提、捏、抚触等手法对患者进行按摩,每次30min,每日1次[10]。对于瘙痒不可耐受者,可采用冰袋局部冷敷,以每次10 min为宜,通过降低皮肤温度,抑制瘙痒信号达到止痒目的。

2.2.4 会阴部护理会阴部应保持清洁、干燥,观察患者肛门周围是否有粪便外溢,如有污染现在应立刻清洁局部皮肤,如敷料被污染则应立即更换敷料。肛门狭窄者,可定期作扩肛治疗。术后留置导尿管。尿管固定在床沿上,每日定时开放导尿管,定期检查,保证导尿管畅通。男性导尿管留置一般为5~7天,患者则须维持到拆线。采用0.1%庆大霉素溶液200mL进行膀胱冲洗,每日1~2次。尿管留置会阴部生殖器确实者,行膀胱造口放置尿管。尿管留置时间较长者,拔除尿管前行尿管夹闭训练,从30min开始,逐渐延长夹闭时间,直至患者有自觉尿意[11]。尿管夹闭训练一般为48h。

2.2.4 其他护理饮食指导:术后1~3d进食低糖牛奶,蔬菜水果汁等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食物;术后4d后开始半流质饮食;术后7d内禁使用含高纤维素饮食,尽量少解大便,以减少创面污染风险。必要时使用次碳酸铋、复方樟脑酊等肠道收敛止泻药减少排便[12]。体虚者可遵医嘱给予瑞素、安素等胃肠道高营养液,禁食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如豆类制品。康复指导:术后2周开始双侧髋关节功能锻炼,术后3d开始实施下蹲、外展锻炼,活动量逐渐增加,术后锻炼一般为期6个月。采用硅酮凝胶喷雾剂抗瘢痕治疗6~12个月。

3 讨论

会阴部损伤后常遗留明显瘢痕挛缩畸形,其往往将外生殖器、肛周组织以及大腿内侧粘连在一起,造成组织牵拉,生殖器畸形及大腿功能受限等。会阴部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2个难点。首先,形态复杂,会阴部是一个菱形狭小区域,前为阴阜,后为尾骨臀沟,两侧为大腿根部及腹股沟,受伤后换药、包扎困难,包扎后敷料易脱落[13]。其次,包含排泄管道外口,创面或伤口极易受到污染。笔者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3.1 心理护理

术前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依从性。青少年、成年患者多有自卑、羞涩心理,儿童患者恐惧心理较为突出。首先,安排病房应男女分开,在换药、烤灯照射等须暴露外阴部时应做好遮挡,保护患者的隐私。其次,儿童患者应联合家长进行心理安抚,最好是患儿比较信任的家长。再次,儿童患者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儿表情、动作,从中判断患儿是否有异常及不适,并进行针对性护理[14]。最后,心理护理应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特别是术后发生敷料污染、皮瓣血运障碍、疼痛等情况时,心理护理可降低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减少患者的情绪波动,提高医患信任。

3.2 血管危象

皮瓣血管危象常见于术后24h~72h,此期间应加强皮瓣观察。根据责任血管可分为动脉危象和静脉危象,动脉危象是,皮瓣颜色呈白色,毛细血管反应消失、皮肤张力下降,针刺放血为淡红色血,甚至无血流[15]。静脉危象紫红色,,皮肤张力增加,局部有散在的水泡,针刺放血为深红色。血管危象的原因较多,如血管蒂缝合过紧,包扎过紧、皮瓣温度低等,通过间断拆除缝线、重新包扎、术前烤灯照射、针刺放血(静脉血管危象)等可缓解。

3.3 二便护理

会阴部应保持清洁、干燥。术区污染主要来自于二便。除定时检查创面、敷料外,还应加强二便的护理。留置导尿管可减少尿液对术区的污染。减少排便可降低粪便对术区的污染。故加强饮食指导,术后7d内禁食高纤维素食物。腹压较大可引起切口裂开,故应避免高纤维素饮食。拆除缝线后须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切勿用力,必要时可使用小剂量油剂保持灌肠,软化大便[16]。

3.4 舒适度护理

舒适性护理是指通过细节护理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其中体位护理、镇痛护理和瘙痒护理尤为重要。术后3d患者处于严格制动阶段,保持一个姿势使患者疲累,有躁动情绪,故术后床垫应尽量松软,此外通过按摩降低患者的挤压感。有学者分析发现术后疼痛是皮瓣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17]。而瘙痒则使患者躁动,影响体位制动及敷料固定,进而增加创面污染、创面延迟愈合风险。术后疼痛可采用镇痛泵持续给药以缓解疼痛,必要时追加口服镇痛药。瘙痒常发生于术后3天至拆线,护理人员可用提、捏、抚触等手法对患者进行按摩,每次30min,每日1次。瘙痒不可耐受者,可采用冰袋局部冷敷,每次不超过10min,降低冷刺激造成皮瓣血管痉挛的风险。

综上所述,会阴部瘢痕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目的在于术区良好愈合,术后制动、减少术区污染、加强皮瓣观察护理是此类缓和的必要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重视心理护理、增强舒适性护理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术区会阴部危象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横向骨搬移技术对缺血肢体术区微循环重建的实验研究
会阴部疼痛有可能是精囊腺炎
会阴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1例
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对20例贝赫切特综合征所致会阴部溃疡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一种可切换式多功能口腔治疗用吸引管的研制与应用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防治研究进展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探查体会
颅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及术区硬膜外血肿相关因素分析
盐酸肾上腺素稀释溶液用于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