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三动”教学模式的运用
2020-12-08温树爽
◎温树爽
一、什么是“三动”教学模式
“三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是“启动”“能动”“互动”。“启动”即为开始运行、发动、开动的意思。“启动”由教师来做,可以是上课伊始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说明学习方式,也可以是下课之前布置下节课的学习任务并说明学习方式。“能动”即为自觉的、主动的,具有意识性。也就是说学生接到教师的“启动”信号后,发挥主观能动,开始学习。如果教师在上课伊始布置学习任务,这个“能动”过程就在课堂上进行;如果教师在下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这个“能动”过程就在课下。“互动”有物理学名词、心理学名词、社会学名词词性,本模式中的“互动”取其社会学名词词性。
按照辞典上的解释“互”是交替;相互。“动”是使其作用或变化。归纳起来“互动”就是指一种相互使彼此发生作用或变化的过程。本模式中的“互动”是指使对象之间相互作用而使彼此发生积极的改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根据教师布置学习任务的时间不同,有课下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也有课上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综上所述,“三动”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布置学习或复习任务并说明学习或复习方式后,学生发挥主观 能动性开始自学或复习,然后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
二、“三动”教学模式的运用课例及片断
(一)课题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之(一)
(二)课型
复习课
(三)运用年级及阶段
九年级下学期综合复习
(四)复习方式
1.课前复习
教师前两天下发一张B4新闻纸打印的6方面内容,学生人手一份。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针对每个内容出拟4道非选择题。这其间,小组学习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师老师。出拟的试题确定后,写在A4打印纸上。
2.课上复习
上课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到教师处抽签(课前教师根据小组数量做的6个分别写有6个学习内容的签),抽到的小组意味着上课时做此学习内容的汇报。即教师用投影仪展示该小组出拟的试题,由出拟试题的小组派代表分别指定其他小组的某个成员回答某个问题,出题小组的所有成员及教师做评委。回答正确的小组加1分,回答错误的小组不得分。如果其他小组成员回答正确,则给回答正确的小组加1分。回答完学生出拟的试题后,教师展示针对该材料出拟的两道试题,每道题给6个组一个抢答机会,仍然给回答正确的小组加1分。
(五)复习内容
复习教师下发的关于“创新”“两岸关系”“改革开放”“法治”“生态”5个内容中所涉及的道德与法治课中所学习的知识。
三、“三动”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夯实了学生的文化基础
1.增强了人文底蕴。学生在调查问卷中说“三动”教学模式的运用使其在学习中“能理解材料和知识的更深层含义;不会的地方得到了答案,会的地方更熟悉。”这一表达说明,学生在人文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成果有所增强。
2.培养了科学精神。学生接受命题任务时不畏困难,培养了他们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学生自己命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学生在命题时征求教师的意见,培养了他们科学的态度;从较幼稚的命题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逻辑思维能力;一个问题能从多角度作答,提高了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完成命题任务的过程中,强化了他们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二)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
1.有利于学会学习。从调查问卷看,有近90%的同学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从而培养了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自主命题,就使学生掌握了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不会命题时请教老师,能体验到这种学习方法的有效。“三动”教学模式的运用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大有帮助。
2.坚持了健康生活。一是自我管理能力增强了。学生从接受命题任务到完成命题任务,培养了他们达成目标时的持续行动力;在命题中,小组成员能根据自身个性和潜质分工合作,培养了他们学会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培养了他们学会合理分配和使用时间与精力。二是培养了健全人格。命题对学生来说是挑战,但他们能在此过程中坚韧乐观,能靠自制力完成任务,对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个锻炼。
总之,正如学生在调查问题卷中说的那样,“三动”教学模式“是个学习的好方法”,如果有更多的教师尝试用、坚持用,对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国民素养一定会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