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策略探讨
2020-12-08尹凌峰
◎尹凌峰
传统文化是经过中国历史沉淀而得到的精华,融入了中华人民的智慧,体现了历史变迁并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色彩,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责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为了更强大,更快速地发展经济,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所忽略导致中国文化软实力相对较弱。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文化是我国最珍贵的宝藏。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开始变得浮躁,尤其是学生更容易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学习并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使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一、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传统文化底蕴薄弱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中并不重视传统文化的教学,最主要是因为现代教育多是具有功利化主义的,大部分是为了使学生取得好成绩,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会依据考点进行教学,为了节约时间跳过非考点。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不能了解到课本考点之外的其他知识,进而导致他们的传统文化底蕴薄弱,不能接受和理解传统文化,因此会使得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面临很大的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可能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太表面,不够深刻
在如今的语文教材中,很多都会涉及到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古诗词,文言文等,但是由于承担着高考的压力,所以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重。他们不仅要梳理知识点,牢记古诗词,还要完成课后习题,缺少对古诗文字词的具体理解,并没有时间来身处作者当时的境界了解诗句,无法读懂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对古诗文的了解自然仅仅停留在表面,无法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在课堂上,同学们只能通过课堂上表面的诗词教学,并不能达到对诗词意境美的静心鉴赏。此外,由于日常学习中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熏陶,对一些经典故事断章取义,不能够从整体上来理解整个诗句的含义,而老师们为完成教学目的,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比较小,学生学习得也比较浅显,不够深刻,并不能达到宣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首先要改变老师的教学理念,使其认识到重要性。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当前教学内容多局限于课本,大多数老师着重于概念的讲解以及评价的套用,更注重对考试题型的讲解。因此要想改变这一局面,需要进行教学创新,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对教材充分熟悉,并且清晰了解课堂的教学目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才能保证学生既可以完成学习目标又学习到了传统文化知识。
(二)加强实践,使其得到充分运用。
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文字描述,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升华,努力让其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他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让他们承担起这份责任。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感,更有利于提升文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对个人与国家的未来有着不可估量的强大作用。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水平,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课堂内走到课堂外,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当中存在的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相关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实践。
(三)定期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
将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斗志。比如,可以定期举办诗词歌赋比赛,对表现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嘉奖,鼓励同学们进行学习。除此之外,也可以进行书法比赛,毕竟书法也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当然,除了这种理论知识的比赛,学校也可以举办娱乐活动,比如端午节的划龙舟比赛,元宵节的猜灯谜比赛等。通过这些竞赛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得他们努力学习传统文化。
三、结语
传统文化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可以使我国的文化得到传承,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相关教师需要重视对传统的渗透,在授课过程中从不同方面进行渗透。当然,在此过程中还会有一些问题,可以针对问题进行解决,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授课任务。此外,学生也需要有自主学习意识,在平常学习中注意收集传统文化知识,丰富自己的语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