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

2020-12-07彭延勇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实践策略初中体育

彭延勇

【摘要】初中是学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也要注重学习的劳逸结合,释放学习任务带来的压力。因此初中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升综合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初中体育的教学现状,探究兴趣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优势,提出兴趣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展开对策,希望能为广大体育教师的课程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教学法;实践策略

一、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校重视传统学科,忽视体育教育

在初中阶段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中考的考试学科,对体育课程教育不够重视。甚至有的初中高年级存在直接取消体育课,甚至用文化课代替体育课的现象。同时因为对体育课程的忽视,学校存在严重的硬件设施缺乏、陈旧、不完善等现象,又进一步使得体育课程有效实施的更为困难,体育教学也受到限制。

(二)体育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乏积极性

很多体育教师展开教学的方式依然是传统的方法,使得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对体育课产生反感、厌恶心理。在新课改实施后,教育部门要求在中考中增加体育分值占比,可见新课标开始重视体育课程的实施。这时学校应该积极重视起体育教学,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标准。

二、兴趣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优势探究

如果学生能够提升对体育学科的兴趣,做到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将会对提升学习效率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初中生的学情特点,在体育课教学中引入兴趣教学,能够达到提高学生体育兴趣、緩解文化学科学习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都是在学校操场进行的,但教师往往采用固有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单方面的讲解示范为主,学生再进行模仿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设置具有吸引力的课程话题,也缺乏师生间的有益交流,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兴趣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将趣味教学和课堂互动有效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通过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爱。

(二)提高所有学科的学习效率

结合初中生的学情特点,如果学生能够享受日常体育活动,就能够在锻炼中达到调节学情的作用。再引入兴趣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达到释放压力、协调学习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兴趣教学内容,能够锻炼学生身体、充沛学生精力、促进心理健康、陶冶学生情操,从而达到提升所有学科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效果。

三、兴趣教学在实践教学中的展开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展开体育动作的灵活教学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自身示范形式展开动作的分解学习,基于初中学生有限的认知特点,这并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下“互联网+教学”的优势,提前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在课堂前几分钟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整体把握。教师可以利用动作分解图片和自身示范有效结合来加强学生的理解,以多样化的方式展开基础教学不仅能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也能让学生收获更生动招股书呢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师在篮球教学的课程中,可以在课程前部分将职业篮球比赛的视频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直观整体地了解篮球运动的特点。在整体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运球、换球、绕球、投球等各个动作的分解讲解,让学生对运动要点和比赛规则都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到户外进行动作示范、动作分解练习和实战演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及时收获学习的成果并了解自身的不足,能够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感、参与感和成就感。,

(二)积极展开分组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为避免传统体育教学中“一锅端”现象,提高教学的个性化和针对性水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运动喜好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兴趣学习小组中。这能够让学生与学习小组成员交流共同的兴趣爱好,做到互相监督、共同进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成长。

例如在踢毽子和拔河比赛等趣味比赛训练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学情将学生分成3到5人的小组来开展互帮互助的练习模式。教师充分发挥其指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对学生给予鼓励和公正的评价,促进共同进步、互相学习的学习氛围形成,更大程度上训练学生运动竞技思维的形成,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三)适当引入体育游戏增强教学趣味性

初中生因为年龄阶段特点仍会对游戏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学和娱乐有效结合,能让体育课程达到寓教于乐的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对于不同的体育知识点侧重,能够引入与之结合的游戏活动也会有所不同,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标准灵活运用。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能够转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认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程内容。而游戏本身也具备体育要素的体现,拥有独特的健身性、趣味性和娱乐性,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诸多好处。

例如在训练学生跳跃能力时,可以将跳绳游戏引入,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跳跃能力的提升,再例如在课程之间加入贴人、丢手绢等游戏进行课程调节,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了提升了学生的跑步能力和反应能力。游戏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度,有利于辅助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总结

在体育教学中适当进行兴趣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示范、分组互助学习、适当引入游戏活动等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秦洁.初中体育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解析[J].试题与研究,2020(19):152.

[2]潘进雷.浅谈兴趣教学在初中体育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19):69.

[3]詹光校.浅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2020(06):85-86.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实践策略初中体育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