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07梁敏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应用

梁敏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将微课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这一教学形式正是解决学生学习重难点知识的一种更合适的方式,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供了途径。因此,本文将探究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前言

微课是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育资源,作为新型教育资源模式,可以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对数学教学有很大帮助。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讨论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质量。

一、借助微课,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为吸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视频,从而起到先导性教学的作用。微课的内容通常是片段化、碎片化存在,经过精心设计的学习组块片段,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移动学习设备和获取这些微小的知识组块,并在一定条件支持下完成对知识内容的意义构建和内化,再结合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不但可以给学生带来比较高的沉浸度,更为重要的是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其获得愉快的游戏体验和学习体验。

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的数学课堂——“有趣的小数点”,以“解开小数点的谜团”为主线,先引出小数点的神奇特性,然后简述小数点神奇的理由,一点点讲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每个情节都充满了神秘色彩生动的画面,活跃的音乐背景,活泼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加强学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小数点的迫切心理。微课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用动画,音乐等直观的画面来展现,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充满兴趣。教过“小数点的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的教师都明白这个知识点很抽象,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小数点往哪个方向移动会变大,哪个方向会变小,这很难讲述但运用微课这个新型教学方式,就会很直观形象,不仅能让学生容易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微课,引导学生学习

现在网络通信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已经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教师把学习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制作成微课,上传到网上,学生便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微课短小精悍,一个议题,一个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非常适合学生自学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只要有学习的愿望即可实现适应不同的学生,视频播放快慢可调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的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视频的快慢。

例如,在教授北师大版四年级的“圆柱的表面积”课程时,课前要有一个自主探寻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常见的圆柱体,课上引用微课进行导学,达成让学生眼到心到的目的,从发现、收集到了解,体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之后在进行一些互动设计,可以让学生剪些长方形去拼成一个圆柱,留些时间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并总结紧接着,教师领导学生去推导计算公式,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再次展示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演示拆解后的图形,并明确圆柱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圆的底面积在这堂课上,学生可以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用行动去验证知识的产生和演变,促使学生从中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三、借助微课,突破数学重难点

学习数学不仅是学习数学知识,更是培养数学思考能力的过程。借助微课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演示相关教育教学知识,用学生感兴趣且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调动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可以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在讲解行程问题的过程中,会有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教师可以先借助微课为学生分组列举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数学公式,让学生牢记相遇问题的公式:相遇路程=速度×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 相遇时间,追及问题的数学公式是: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 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然后教师应该为学生呈现图文并茂的习题,让学生在理解公式的基础上,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主要依靠形象思维,图文并茂的习题诸如行程问题、浓度问题之类的 数学问题优点尤为突出。例如:“阿姨和小红同时从两地出发半小时后相遇,王阿姨每小时走 10 千米,小红每小时走 8 千米,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我们可以通过微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应用题的题意,知道王阿姨从 A 点出发,小红从 B 点出发。由于二者速度不同,他们在距离小红近的 C 点相遇。由此学生可以利用之前的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从而能快速算出相遇距离(10+8)×0.5=9(千米)。

四、借助微课,创设数学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以促使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为了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微课引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数学现象,构建符合学生兴趣爱好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专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例如,在进行“认识图形” 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展示类似皮球、水杯、 魔方等一系列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些物品对应的图形是什么、有哪些特征等问题的同时,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最终提升其数学水平。

五、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对小学数学教育有一定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思考能力。运用微课教学,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簡单明了化,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数学要想让微课能更好地发展,教师应不断去探索,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为提高微课的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培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2):133-134.

[2]罗斌鑫.浅析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3):67-68.

[3]漆跻遥.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14):172.

猜你喜欢

微课小学数学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