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0-12-07孙维维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孙维维

【摘要】现如今社会迅速发展,教育也不能落后。根据新课改要求,学校的教学不应仅局限于对知识的传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应使学生具备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将知识用于实践操作当中。本文通过分析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科学学习的重要性,来进一步探究了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所谓培养探究能力,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和平时积累的经验,对大自然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做出相应的假设,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途径,并通过实践去推断该假设是否成立的一个过程。在小学科学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尤为重要。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的传授上,而没有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仅仅让学生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然而这种教学模式是弊大于利的,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无法深刻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还会导致学生学习无味,从而懈怠于学习,介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应侧重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小学科学本身就是一门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科,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科学探究上,带领学生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将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同学深刻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1.教师合理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带动能力,通过一系列方式,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探究问题,提出疑问,并自己解答,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把课堂的主体性归还给学生,老师可以通过诱导学习的方法来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从而快速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要想完成这一系列操作,就需要老师课下充分的准备,例如,学习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现象”时,教师可以在课下准备一个镜子,和一个手电筒,还有卡纸、胶带等工具。在课堂上,将卡纸中央减掉一个比手电筒光圈大一点的圆,贴在手电筒的光圈上,使手电筒可以发射出一道狭窄的光束,关闭教室中所有的灯,拉上窗帘,使手电筒光束照射到白板上的一个点,做个记号,保持手电筒位置不变,调整照射方向和平面镜的位置,使光束再次达到白板上。

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让每位同学参与其中,从实践上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原理。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学科的学习当中,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非常符合新课改对学习的要求。

2.走进生活中的科学,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对生活常识还是有一些缺乏的,把科学知识代入到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比较好的一種学习方式,如果单纯的讲解书本上的知识,难免会让学生觉得科学是一门比较深奥难懂的学科,从而使学生放弃对科学探索的欲望,对科学这门学科望而却步。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当把科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们明白科学不是一门晦涩难懂的课程,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最为贴近的。通过学习科学,学生们了解到,如何从叶子的形状判断出植物的类别,如何对动物进行分类等,也明白了水在温度过高的时候可以变成水蒸气,在温度过低的时候可以变成冰块,也明白了,月亮为什么会跟着人“走”,也明白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等等。

这些知识与我们生活有着很强的关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留相关作业,让同学们课下自己动手操作,来深刻理解课本上的学习内容,比如在学习“影子的秘密”这一小节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每节课下课时,去操场观察自己影子的长短可方向,并记录,做对比,之后向同学们揭示古代人民制作时钟的秘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同学们意识到科学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也可以提到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学生在科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合作意识是不可少的,大部分的实验操作都需要两个及以上的人共同参与才可以完成实验。在小学课堂上,教师合理的分配小组进行实验,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同学之间更加和睦相处,也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通过互相交流讨论,提出假设,设计过程,实验记录,验证结果等一系列操作,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秘密”时,可以将学生们带入实验室,教会学生如何使用杠杆尺,并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给每一组的同学布置任务,让组内同学自己讨论交流,分配好每个人的小任务,最后进行总结归纳。比如,同学A、B操作试验台,决定杠杆尺两边挂重物的重量和与中点的距离,同学C在表格上记录下每组操作的数据,最终由三人一起进行实验总结,讨论出怎样会使杠杆最省力。

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增加了对学科知识的交流与讨论,在每个人不同思维的碰撞下,有助于学生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本的知识。这样既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合作探究意识。

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是极强的,教师们的引导工作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好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对于科学这门学科来说,科学探究能力是必备的,教师应当悉心教导,通过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慢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冲.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策略[J].魅力中国,2018,000(018):36.

[2]任英丽.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好家长,2016,000(039):P.188-.

[3]聂建国.养成良好习惯,提高探究能力——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验习惯的培养[J].考试与评价,2015(2).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以“问”发展小学生科学学习能力
基于MOOC的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的探究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