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孩子的生命成长筑基

2020-12-07周勰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德育活动体验式幼儿园

周勰

【摘要】体验式德育依托于具体的实践活动,强调孩子学习的体验感,主张借助孩子的亲身感悟来实现德育知识的渗透,而非一味依靠教师的口舌说教。在孩子个性化成长需求愈加被重视的背景下,幼儿教师应高度重视德育活动回归现实生活,引导孩子在实践中感悟,在经历中成长。本文基于幼儿道德素养发展的需求,针对当下幼儿园的德育工作现状,探讨了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幼儿园;体验式;德育活动

一、引言

幼儿教育的根本在于“立德树人”,在于以道德教育活动塑造幼儿的道德品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态度,这将使孩子受益终身。在幼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体验式教学逐渐得到推广。这种教学理念强调教师要依照德育目标和幼儿的心理、生理特征创设教学情境,让幼儿在实践中亲身去观察和体验,借助具体的情景来刺激孩子思考,并通过反思来逐步塑造自身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品质。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师是一种以孩子为本的教学模式,主张教师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与反思,进而达到德育知识内化的目的。

二、回归幼儿生活,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特别是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来说。真实的场景往往最具体验感,也能打通德育同现实生活之间的连接,引导孩子从生活现象中学习,并将所学内容应用于生活[1]。当下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生活化教学的缺失,教师习惯于采取说教的方式,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这种德育模式之下,孩子只会依照教师的“命令”行事,并非真正从思想与道德层面领悟了德育的内容。一旦离开课堂回归到现实生活,孩子就会逐渐“现出原形”,各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会重现,这也意味着教师德育工作的失败。对此现象进行反思,幼儿园教师应推动德育活动走出课堂走向生活,结合真实的生活场景来让孩子感悟文明与道德在人们日常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观察不文明现象给我们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清晰直白的情境呈现代替说教式的德育,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自身道德标准的要求。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以“我在公园讲文明”为主题的体验式德育活动,通过播放视频或音乐,将学生代入到公园的情境中。然后让孩子们分组扮演公园中的游客,表演自己见过的不文明现象,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草木等。在表演完之后,让大家聚在一起共同讨论上述行为为什么不能在公园做,比如会破坏环境、会影响他人等,让孩子们认识到上述行为是不正确的,并督促自己不在公共场所做此类不文明行为。

三、借助游戏形式,践行德育实质

对于尚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遵循其认知水平与年龄特点,采取因势利导式的教学手段,才是确保德育教学成效的关键所在。幼儿阶段的孩子充满好奇心,对于各类新鲜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喜欢互动与游戏环节,因此,教师应遵循幼儿这些特定的心理与行为偏好,投其所好,将德育工作融入其中[2]。且游戏类活动本身强调对孩子天性的释放,这与体验式教学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需要注意的是,游戏类体验式德育活动的关键不在“游戏”,而是以游戏的外壳嵌套德育的内涵,保证游戏的体验感和教育性才是关键。这需要教师在游戏的设计方面加大思考,要让孩子们在游戏的参与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感、有所悟,以明确的德育主题来引领游戏的设计与参与,让德育变成一件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事情。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分组玩搭积木的游戏,比赛哪个小组搭的积木又高又稳。这是一项需要小组内部成员之间互相帮助的游戏,游戏的关键在于引导孩子之间互帮互助,学会靠团队的智慧来发挥力量。比如哪块积木应该竖着放还是横着放,怎样的结构才能保证积木最稳等,这是需要孩子们之间互相借鉴和商量的。而且在不斷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积木倒了、最后推的不够高等问题,在经历过失败之后,引导孩子们不断反思问题,然后再次尝试改进,最后总结出搭积木又高又稳的方法。在既定的游戏目标之下,孩子们经历失败和挑战,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最终收获成功的喜欢,德育的目的也因此实现。

四、巧借童话故事,驱动孩子深思

除了社会实践和游戏的形式,另一种通过增强体验感来凸显德育作用的方式是讲故事,将道德内容贯穿于童话故事中,借助童话故事来反映生活实际,并引起孩子的深入思考。首先,童话故事本身对幼儿阶段的孩子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其次,童话故事也是由一定的角色和故事情节来构成,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现实生活产生投射,便于教师将德育内容融汇其中;此外,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充满奇思妙想,孩子很容易被代入童话故事的境界中,这也是借助童话故事的体验感来推动德育活动的实行,也是学生主动内化和吸收道德知识的过程[3]。因此,教师要善用童话故事来渗透德育内核,不断充实童话故事的德育价值,让孩子在听故事、自己读故事的过程中,皆能取得道德品质层面的收获。

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狼来了”的故事,在讲述时,教师不应只将重点置于故事的呈现上,而应进一步对其现实教育意义进行挖掘,即要保持诚实,不要说谎。为了教导孩子们在平时要互帮互助,教师可以将道理蕴藏于童话故事中,比如:有两只小兔子因为抢胡萝卜闹了别扭,但是当一只小兔子不小心掉到水里时,另一只小兔子不计前嫌救了它,它们两个就此和好,成为了更好的朋友。以此来教会孩子们学会互相帮助,乐于助人。

五、结束语

真正的学习不能只靠教师单方面的口舌说教和知识灌输,特别是对于理解能力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幼儿,体验式的教学恰恰能强化孩子个体的内化环节。将德育内容以体验式的活动渗透给学生,能够借助孩子的自我观察和感悟,切实提升德育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刘琴琴.探讨幼儿园德育生活化的对策[J].当代家庭教育,2021(16):49-50.

[2]练荣娇.幼儿园德育活动的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21(16):95-96.

[3]赵彦. 基于立德树人的幼儿园体验式德育的研究[A]. 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荆楚学术(2020年2月)[C].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2020:1.

猜你喜欢

德育活动体验式幼儿园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爱“上”幼儿园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少先队德育活动的开展与有效性提升思考
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思考
爱国从小事做起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体验式教学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