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师专业能力评价,谁说了算

2020-12-07谷珵欧阳秀娟

教育家 2020年43期
关键词:职称评定职称幼儿教师

谷珵 欧阳秀娟

职称评定作为专业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与每个教师的利益都息息相关。不久前结束意见征集的《学前教育法(草案)》中,同样指出了“幼儿园教师的职务评审标准应当符合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和要求”,但并未作出详细阐述。目前,幼师职称评定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怎样的针对学前人才的职称评定标准?我们邀请不同身份的主体就此发表见解,为健全教师工作评价制度建言献策。

幼 儿

◎幼儿园里,你喜欢和哪位老师一起玩?

◎悠悠(中班):尹老师。因为她画画好,对我们好。谁吃饭慢,尹老师就会喂他;谁睡不着觉,尹老师就会给他盖被子。

◎丁丁(大班):喜歡和刘老师一起玩,刘老师特别温柔,经常和我们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家 长

◎你认为专业的幼儿老师应该符合哪些标准?

◎张先生(女儿5岁):眼勤(多看),每个孩子都在我的视野范围内;耳勤(多听),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脑勤(多想),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嘴勤(多说),和孩子及家长多沟通、多探讨;腿勤(多走),时刻与孩子一起活动,了解儿童的个性和兴趣,明了儿童的能力和情感。

◎周先生(女儿6岁):一是对孩子的基本生活的照料能力和耐心。孩子在进入公立幼儿园之前,上了半年还算比较出名的私立幼儿园,给我的感觉是老师年龄普遍较低,流动性也偏大。从与孩子的交流及其他家长的聊天中,我隐约感觉老师在对幼儿的照料方面相对缺少耐心。幼儿天性活泼,自理能力较差,确实对老师是个考验,但是从家长角度考虑还是希望孩子能得到基本的照顾。转入公立幼儿园后,基本上就没有听到过孩子、其他家长对这方面的反馈了。二是能够引导孩子做好从幼儿向学龄儿童过渡的心理建设工作,不要求像幼小衔接机构一样教授各种知识,能够帮助孩子树立一些基本的规矩意识即可,但是也不能把孩子管得像是军训一样,这个标准可能也不太好把握。

◎DAMON妈妈(儿子5岁):心理健康,有一定文化修养,有耐心,多鼓励孩子,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多跟家长沟通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教 师

◎身边有没有令你尊敬的专业教师?讲讲对方在专业能力方面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李老师(某南方省份省级示范园,教龄21年):以前外出学习时,我见到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应彩云老师,非常佩服她的专业水准。在园内,园长的业务能力比我们都更上一个台阶,在我们参加赛教活动前都会提供一些具体指导。有时候自己遇到困惑的话题,经过她一点拨,往往茅塞顿开。

◎施老师(福建省某乡镇中心园,教龄3年):从教3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教师是麻沙中心幼儿园的翁丽英老师。凭着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她把希望和抱负全部倾注在所热爱的事业上,赢得了许多教师的配合、家长的信任、幼儿的喜爱。工作中,她支持、引导幼儿成长,和幼儿交朋友,善于结合理论和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点创新教法;在环境创设中,鼓励我们勤俭节约,多使用废旧的乡土材料,变废为宝。

◎在职称评定方面,你是否存在困扰?有哪些困扰?

◎刘梦萦(苏州市某集团校幼儿园,教龄6年):我所在的是一所私立幼儿园,在职称评定方面,感觉地方教育局拨给私立幼儿园的职称名额比较少,课题参与的机会也没有公办幼儿园多。其实私立幼儿园也是有教研、课题的需求的。幼儿教师的职称压力应该是最大的。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是“集体活动+游戏+文案+家园沟通”,但评职称要的是研究成果。从工作内容到研究成果,这是很难跨越的台阶。我身边一些新手甚至工作5年左右的教师,他们对自己的研究方向都是迷茫的,可其中却不乏对孩子非常热爱也精通班级管理之道的教师。

◎施老师:第一,职称评定标准不明确、不具体。很多评定的标准都需要我们自己旁敲侧击地去问,而不是有一张一目了然的清单,也没有人直接明确地告诉我们怎么做才可以评定职称。第二,职称评定的条款较多,条条框框比较多。第三,达到条件的教师还需要继续等基数才能评职称。其实许多教师都很努力,论文的指标也能完成,但受制于基数,其他标准达到了也不能获评。

◎李老师:像我们这样的一线教师如果没有走行政这条路的话,可能在职称评定方面不占优势。一线教师其实很辛苦,大家都在兢兢业业地工作,但是局里和幼儿园的文件中,对于职务岗位加分会有很多规定,一线教师的业绩分在总体得分构成中只占很小的百分比,几乎不能有较大的体现。而行政岗的加分就要厉害很多。拿做课题来说,虽然我们也积极参加一些比赛,书写案例和论文,努力做课题,但是真正到评聘职称的时候,我们拿不出成果来。因为评职时有效的成果是只取课题前三位作者的名字,一线教师无论怎么做,也不太可能占到前三位。

到了我这样的教龄,如果想再往高一点的级别走,就遇到了瓶颈。我大概在2011年的时候就通过了一级教师的评审,但因为没有岗位,拖到2017年才拿到一级教师的资格证书,再想拿到高级教师就很困难了。

◎你期待什么样的职称评定标准?

◎李老师:现在是把小学教师评定职称的方法套用在我们幼儿教师身上,时间长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难免有些受挫。希望能够增加高级教师职称的岗位名额,让能够达到条件的教师都能上得去,这样的话教师会更有干劲。

◎刘梦萦:希望有更多元的评定标准。目前职称评定体系里,基本是比较注重广度上的影响力,例如出书成果等。那么,好教师一定要成为名师吗?如果是守一方天地,自得其乐地陪伴孩子,就像薇薇安·佩利那样,不追求广度,而追求深度。这样的教师值不值得更好的回报呢?

专 家

◎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存在哪些问题?职称评定标准的制定应该参考哪些主体的意见?

◎王瑜(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幼儿教育学院副教授):第一,工作激励效果有待提升。由于职称评定制度的不完善,许多幼儿园教师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缺少评职称的机会和有利条件。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职称与其工资待遇并没有多大的必然联系,再加上受职称评定标准的非科学性、评定过程的不公正性等消极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保教工作的业绩与职称评定的结果不一定呈正相关关系。从目前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园职称评定工作在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激励幼儿教师努力工作、提高保教质量等方面的作用还比较有限。

第二,中高级职称名额有限且不均衡。许多地方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中一级以上职称名额比较有限,高级职称的指标数额更是凤毛麟角,而且越是农村或贫困地区,中高级职称的指标数越少。这样就造成了不同地区之间职称评定的不均衡现象,加速了农村贫困地区幼儿教师的流失。由于高级职称名额有限,职称评定竞争异常激烈,各地职称评定部门在职称评定条件中纷纷加入更高的指标要求。

第三,评审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审的相关制度和文件,各地方、各单位各不相同。有些地方一级以下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交给当地妇联相关部门代为评审,评审标准的制定主体和职称评审人员缺少相关专业能力。一些评审条件要求与某些部门利益高度相关,增加了广大教师的经济负担,同时分散了教师的精力。评价标准体系存在着“重研轻教”现象。这样的结果是,如果将主要精力放在日常保教工作方面,必然会挤压教研和科研工作的时间,影响教科研成果的产出,从而影响职称的评定。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分强调科研而轻视保教的评价,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四,不正之风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高级职称名额有限,为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提供了土壤。许多地方高级职称的评价结果多为在业界拥有更多权力和资源的幼儿园领导干部,而真正优秀的一线教师则数量稀少。

◎您认为当前需要怎样的针对学前人才的职称评定标准?需要哪些方面发力来解决?

◎黄爽(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第一,将师德和专业能力作为幼儿园教师考核和评价的主要内容。2015年,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将“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作为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之一。近年来,各地在制定具体的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和教师职称评价标准时也都在落实这一指导思想。很多地区在评价教师时不再过分强调学历、论文,而更加突出工作业绩和工作成果,强调教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幼儿园教师的职称评价标准一定要在落实对幼儿园教师师德考察的同时,突出对专业能力和业绩的考核评价,以有效激发幼儿园教师潜心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从而整体提升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和水平。

第二,重视对幼儿园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性评价。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中小学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教学设计和组织实施是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而幼儿园强调“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坚持保教并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集体教学活动仅仅是幼儿园的一种活动类型。可以说,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能力体现在与幼儿互动的全过程,这种互动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幼儿园教师都有可能、也需要和幼儿展开充分的互动。这种互动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个性品质培养乃至健全人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幼儿园教师能力的评价不能只看课堂教学的水平,而应该全面、深入地了解、考察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但这种评价方式在实际操作和执行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过程性评价的工具和办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三,应该多角度、全方位收集数据,采取多元的方式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各地应切实考虑当地不同地区幼儿园的特点和教师的实际水平,充分开展调研,建构适宜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向管理者、同事、家长多方位收集数据和信息,全面系统地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和记录,防止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同时,应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考核评价,应建立评审专家遴选机制,注重遴选高水平的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幼儿园教师,建立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细则,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职称评审环境,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

◎王瑜:首先,高度重视,明确目的。科学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和提高保教质量方面,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当認真对待该项工作,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应当明确职称评定工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广大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克服职称评审过程中的牟利现象。改革和规范评价制度,切实提高职称评定工作的激励效果。

其次,增加名额,倾斜农村。各地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级以上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的指标数额,使得更多幼儿园教师有职称晋升的机会。同时考虑向农村倾斜,增强农村和贫穷落后地区对优秀幼儿教师的吸引力。

再次,规范制度,科学标准。根据最新的“国务院领导,省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制定具体的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工作方案和评价标准体系。工作方案及评价标准体系应当经过深入研究,广泛征询各方意见。具体包括学前教育专家、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以及广大园长和幼儿教师等方面的意见,并在实施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高。

最后,强化监督,公平公正。重点应从体制上加强幼儿园教师职称评定的监督与检查工作,加强对专业评审人员素质的要求,尤其是道德品质和工作纪律性要求。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责任制度和追责制度。同时,适当提高一线幼儿园教师的评审比例。建议幼儿园领导干部通过评审的比例不超过20%,保证职称评定工作向一线教师倾斜。

猜你喜欢

职称评定职称幼儿教师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高校管理人员职称评定优化研究
职称评定应革除“三唯”之弊
职称
职称评定应正规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