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的小学语文网络直播课

2020-12-07朱煜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教学语言教学设计

摘要:后疫情时代,直播课必将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类教学中,丰富教学环境,助推师生互动,提升教学反馈效率。后疫情时代高效开展小学语文网络直播课,教学语言讲求口语化,信息反馈讲求分类化,教学设计讲求层次化,教学节奏讲求多样化。

关键词:网络直播课 教学语言 信息反馈 教学设计 教学节奏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趋向稳定,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恢复到校上课。尽管疫情对学生复学后的学业适应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长达数月的网络直播课却以愈发成熟的姿态走入课堂,助力课堂教学高效开展。后疫情时代,直播课必将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类教学中,丰富教学环境,助推师生互动,提升教学反馈效率。本文就后疫情时代小学语文网络直播课的高效开展做一些分析。

一、 教学语言讲求口语化

小学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语言有较高要求,在各种教学评价表中,教学语言规范是不会缺席的指标。疫情期间,很多直播课中,一些语文教师花了很大力气,想让自己的音色、声调更好一些、再好一些,恨不得能与专业播音员媲美。其实,在日常的直播教学中,用专业播音员的“播音状态”上课是不合适的。师生需要言语交流,而“播音状态”不是日常对话的状态。如果整节课都以播音的方式讲话,学生可能产生疏离感,教学效果难以理想。网络直播课必须使用口语化的教学语言。

笔者在讲解古诗《稚子弄冰》的直播课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冬天的清晨,一个小孩子从脸盆里‘叮叮当当地敲下一大块冰。他在这块冰上穿上丝线,做成银钲,然后带着银钲和小伙伴们去玩。他们一路敲着银钲在小树林里玩耍。冰发出清脆的声响,穿透了树林。突然,‘哗啦一声,冰碎了。小伙伴们嘻嘻哈哈地笑起来。”我用这样的讲述,启发学生想象。学生很快就在脑海里形成了小孩子做银钲、和小伙伴们在树林中玩银钲、银钲破碎的画面。诗歌中没有写到小树林,没有写到一群孩子,没有写到象声词,可是,当笔者用口语化、讲故事的形式解词析句,在描述孩子们敲冰的场景时用上“叮叮当当”,在描述冰块碎裂的场景时用上“哗啦”,在描述小伙伴们看到冰块碎裂时的神态时用上“嘻嘻哈哈”,学生即使隔着屏幕,也能快速联想,感受稚子弄冰的乐趣,更感受古诗词的乐趣。如果教师正襟危坐地直播朗读这首诗,再告诉学生这首诗的诗意,学生定无法获得直观感受。

当然,口语化不是说话随意,更不是不规范。教学语言口语化是指尽量说短句子,不说长句子;要说与学生认知能力贴近的话,不说高深的话;必要的地方可适当重复说。如此,直播课中的信息更容易被学生吸收,并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值得注意的是,短句子也要注重逻辑,特别是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更力求表达得清楚准确。另外,教师在网络直播课中的言语状态应该比日常教室中的更自由,可以在讲课过程中适时地增加肢体动作和表情,可以思考、微笑、疑惑,让学生感觉好像就坐在老师身边,让直播课堂灵动起来。

二、 信息反馈讲求分类化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中,碍于课堂纪律和举手发言的交流形式,很多学生即使有现场生成,也不愿举手直接表达。网络直播课则有不同,在自由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很快便会在讨论区写出自己时不时冒出的新奇想法。学习反馈会更及时、更真切。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并对信息及时分类。一般情况下,可将学生反馈的信息分成三类:一是需要立刻解决不然将影响后续学习的问题,二是可以与教学设计互动生成的问题,三是在这节课上暂时不需要解决的,与本课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问题。

比如,教学《月是故乡明》时,一个学生突然在讨论区留言,问“什么是‘三潭印月”。在借景抒情类文章中,各种景物往往与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情感紧密相关,不及时解决疑问将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这个反馈属于第一类信息,虽然只有一个学生提出,但其他学生未必都明白。于是,笔者在此处稍加停留,问有没有同学能解释。很快,讨论区里便出现了答案,还有学生从网上找出图片放在讨论区内。一分钟不到,师生合作解决了问题。这是传统的班级授课所做不到的。

又如,教学《祖父的园子》第一自然段时,笔者提到作者描写了蝴蝶、蜻蜓、蜜蜂……一个学生在讨论区留言说:“可以用‘让人眼花缭乱来形容。”我立刻接过话题,说:“读者有‘眼花缭乱之感,是因为作者笔下的景物种类多样、色彩明丽、生气勃勃。”学生提到的这个“眼花缭乱”就是第二类信息。笔者将其与需要讲解的知识关联起来,学生便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明确这个自然段的主题,初步感知这一段落。

及时捕捉学生学习中的反馈信息,需要教师观照三点。一是要有关注学生的意识。有了意识才能真正发现、留意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情况。二是对教学内容要熟稔于心。如此,才能迅速判断学生反馈的信息,并对此做分类处理。三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勤于练习。这样,课堂中的互动生成就会越来越多,教学过程会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学生就会更喜欢学习。

三、 教學设计讲求层次化

班级授课需要精心打磨教学设计,网络直播课更要如此。一方面,直播课中教师能获得更多鲜活的反馈信息,教学过程更为开放,精心设计层次化教学,能让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握得更充分,能够正确、及时应对教学中的各种情况;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层次化教学,能让教师更全面地掌控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学习状态,灵活采取应对策略,牢牢抓取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少年闰土》有一道课后习题,让学生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从中感受到“我”怎样的内心世界。“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是第一句,“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是第二句,“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是……”是第三句。这道题看似简单,好像只要让学生读了课文,再漫谈,就能完成。其实不然。教师想要的绝对不是几个学习基础好的学生说出答案,而是要让全班学生知道答案从何而来,并体验寻求答案的思维过程。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环节:

(1) 感受“我”与闰土的对话;

(2) 探究“我”与闰土的对话描写;

(3) 完成三个层级的习题:① 这些句子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② 反复的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③ 说说“我”内心的感受。

第一个层次,意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我”与闰土之间的对话,感受“我”对闰土的佩服,对自由的乡村生活的向往。第二个层次,意在让学生从表达形式上体会“我”当时的心情,明白文中将闰土的话写得很具体,将“我”的话写得很简单,是为了更好地写出“我”对闰土的佩服。第三个层次,分出了三个小层级,意在让学生先复习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三句话背后的含义。有了这样的层层铺垫,学生一方面能结合语言自然而然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他们此时获得的理解是深入的,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答案。在此过程中,他们也能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思维方法。

互联网只是在物理空间上将师生连接起来,但连接的效果一定是参差不齐的。为了“抓住”学生,网络直播课的教学设计必须讲究环环相扣、逻辑严谨,用一条问题链串联各个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成为“思维流”。思维流能把每个网络终端上的学生真正连在一起,让他们学得更扎实。

教学设计层次化,不是简单的环节化,而是要让教学设计丰富化,建立思维逻辑链,并以问题串来搭建步梯,分层实现教学目标。

四、 教学节奏讲求多样化

在网络直播课中,教师无法直接管理学生,无法知道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再加上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因此教师需要变换教学节奏和形式,使学生猜不出教师下一步会讲什么,从而让他们对学习过程充满好奇。在实践中,以下问题需要留意:

首先,平衡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的时间占比。班级授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全班学生的现场反应控制讲授时间,有时候如果文本内容有趣,亦可延长讲授时间。同样,直播课上教师也不可一讲到底。讲授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适切地增加与学生的互动。通俗地说,就是要让学生有事可做,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比如,问一些答案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区快速写出答案;让个别学生在线上回答问题;让学生即时评价同学的回答;让学生做“小老师”“小助教”,帮助“后进生”。教的过程和学的经历要保持平衡,才能让教学效益最大化。当然,讲求教学节奏的多样化不是为“动”而“动”。此时的“动”,第一要服务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第二要能调节学生学习情绪,第三要为学生攻克学习难点做铺垫。

其次,设计多样的学习形式。在直播课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比班级授课教学更多元的学习形式,如朗读、思索、留言、圈画等。其间,一定要有师生反馈、评价,指出不足,肯定优点。尤其要多鼓励、多表扬。直播课中,有些家长往往会陪读。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不仅能激励学生,更能激励家长,使家长也成为优秀的“助教”,学习效果必然好。这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事實上,上述策略指向的是同一个问题,即如何在网络直播课中更好地吸引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网络直播课的教学形式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革大有裨益,后疫情时代,它必将被更多地引入教学,成为班级授课的有益补充,值得更深入地探索。

(朱煜,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校长助理。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巡讲团特邀讲师,上海市写作学会会员。曾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特等奖、最佳仪态奖,上海市园丁奖,首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上海选拔赛特等奖,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著有《讲台上下的启蒙》《教书记》《赵清遥的作文故事》等。)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教学语言教学设计
基于OBE理念和多元信息反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
《知识窗》第5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