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统文化传承角度浅析《延禧攻略》

2020-12-07周希

牡丹 2020年20期
关键词:延禧攻略绒花延禧

2018年,于正导演的古装剧《延禧攻略》火爆荧屏,并掀起一股追剧热潮,让观众大呼过瘾。作为近年来古装剧的良心之作,无论是跌宕起伏的剧情、严谨唯美的构图、精美考究的配饰,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用都引起广泛的讨论。该剧不仅对文化精粹进行细节化的呈现,创新性的文化传播方式也重新释放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活力,让人再次探寻清宫剧美学。风格独特的《延禧攻略》成功唤起了不同层次的观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期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更是加速了该剧的传播。

影視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自身具有美学特性,还具有传播美学的功能。我国拥有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在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下建构故事的古装剧自然而然地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且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各大卫视以及各大网络平台对古装剧的持续生产给予其旺盛的生命力。但受到当下市场唯收视率趋势的影响,内容上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意义构建上也越来越匮乏,难有创新之作。古装剧不应只局限于宫斗故事,在内容表现上不仅要具有逻辑性和真实性,更应该利用自身优势,持续散发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满足观众观剧快感的同时,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该剧导演以一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也对人物的塑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延禧攻略》播出后,富察皇后头上所佩戴的绒花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绒花,作为南京最为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谐音“荣华”,有着吉祥富贵的寓意。2010年在中国南京举行的第二届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世界青年大会上,南京绒花荣膺组委会荣誉大奖和世界青年眼中的最美中国手工艺。富察皇后崇尚节俭,衣着朴素淡雅,通常以简单的绒花替代华丽的珠宝饰品。虽说这绒花不大,但制作手法特殊且耗时,需要以黄铜丝和蚕丝为原料,经过层层加工才能完成。剧中所出现的绒花,都是在“南京最后的绒花匠人”赵树宪的带领下,根据已有的皇室头饰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精心制作而成,有福寿三多、摇钱树等不同款式。值得一提的是,引起网友不断吐槽形似摇钱树造型的绒花,不仅耗时最多,做工也极其复杂,是绒花头饰中的精品之作,它的珍贵也与富察皇后的身份相得益彰。

除了佩戴绒花外,在汉代被称为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品的点翠也在剧中频繁出现。金属是制作点翠的主要材料,用金属做成的图案通常会用珍珠和翡翠等珠宝加以修饰,再把来自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镶嵌在金属底座上,组合成不同风格的装饰器件。另外,因为翠鸟羽毛的独特性,点翠饰品色彩艳丽并且饱含光泽感,饰品的颜色会随着外界光线以及人们不同的视角而有所不同,更能彰显东方女性雍容典雅的高贵气质。因此,点翠成为后宫嫔妃所青睐之物。与璀璨夺目的宝石相比,点翠饰物将轻盈的羽毛与厚重的金银进行巧妙的无缝衔接,不仅有着柔和的力量之美,更有一种艳丽拙朴之美,这是现代机器都无法超越的美丽。现因人们生活和审美需求的变化以及点翠制作程序的复杂,点翠更多被当作工艺品来收藏。

此外,《延禧攻略》中衣服上的饰品细节也实现高度还原。最早出现于唐代,盛行于清代的压襟是该剧变化多端的亮点。自古女为悦己者容,很多女子自然在打扮上花费颇多心思。再者有诗曰:“只闻香袭人,不知香何因。抬头看少妇,胸前动压襟。”压襟,通俗来讲就是压住衣服的衣襟。古时女子衣着肥阔,需要“压襟”,避免风将衣襟飞起,影响女子仪态。女性挂上了压襟,就只能小步往前行走,伴随着压襟的清脆悦耳声,隐约从骨子里散发出一种东方之美,让人心生怜爱之情。对古代的女性而言,比胸针多了一份情怀的压襟给原本古色古香的服饰又增添了几分韵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服饰的风格,营造出妙不可言的艺术意境。剧中佩戴的压襟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端是带钩的银链子;中间为体型相对较大的主件儿;下端是以银器或流苏加以修饰的吊坠,同时压襟的佩戴也直接体现着人物尊卑等级。女主魏璎珞前期作为一名宫女时,佩戴的是绣房的绣牌,晋升为妃子后,压襟也换成了珍贵的珠宝。

凭借传统的凤冠金约和点翠发钗文化,《延禧攻略》成功到达清宫戏服饰审美峰值。这种具有东方审美的独特配饰,让一部清宫剧风情万种,彰显东方神韵。除了精致考究的饰品细节外,导演也创新性地将目光聚焦到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禧攻略》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一种趣味性的情节,展现了“打树花”这一传统文化的精髓。剧中高贵妃为赢得乾隆帝的欢心,精心准备了“打树花”项目。这一情节安排不推动了剧情发展,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向观众展示了这项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打树花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最开始是经济条件有限的铁匠们创造出的特别的“烟花”,有着“富人放烟花,穷人打树花”的形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逐渐演变成民间庆祝传统节日的表演。诗人李白曾用“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来赞美打树花这一场景。打树花的表演通常在夜晚进行,掌勺者会用密实的衣服包裹好自己,把铁放进熔炉中烤至融化后,用木质的勺子泼洒溶化后的铁水,让其火花在空间中大面积地快速散开,泼洒开的形状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创造出瑰丽无比的独特景象。

其次,人类不可多得的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昆曲也被巧妙融入。剧中高贵妃正是凭借着这一特长,让乾隆帝对她百般宠爱。昆曲作为汉族传统戏曲中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是当之无愧的“百戏之祖”。它在运用唱腔表现的同时,还融合了唱、念、做、打,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的风格闻名于世。明末清初逐渐成熟的昆曲,后因地方戏曲的兴起,地位日渐衰微。其代表作如洪晟的《长生殿》、汤显祖的《牡丹亭》等至今魅力不减。它的创作和改编存在很大难度,特别是与影视作品结合的第二次创作中,需要在符合影视艺术规律的前提下,呈现出其古典优雅的艺术风貌。当下,大众消费需求更多偏向于快餐式文化,字字珠玑、句句经典的昆曲保留了独特的艺术美感和鉴赏价值,不仅撩人心弦,也使《延禧攻略》在快节奏的传播下不失其高雅别致的文化韵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古装剧《延禧攻略》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班子成员在创作过程中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辩证对待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响应了坚持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的方针政策。其中,运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展示非遗文化的方式,赋予其新时代新的生命和活力,让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青春永驻,对于即将消失的优秀传统文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传承。同时,将文化元素融入故事情节,不仅使得影视作品的内容更有深度,也加深了观众对于祖先创造出的文明的认知与理解,使其在艺术美与文化美之间达到了一个平衡。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作者简介:周希(1996-),女,四川宜宾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延禧攻略绒花延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绒花
借力网剧“爆款”《延禧攻略》“火”上荧屏
测你会足《延禧攻略》中的哪个角色
调查
《延禧攻略》爆红背后:进击的“于正成功学”
《延禧攻略》于正要靠“黑莲花”洗白? 还是逃不过下饭剧的命运
《延禧攻略》开播发布会 聂远揭佘诗曼“心机”
谈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氏叛逆”
“扬州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