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赏读方法探微
2020-12-07王小逢
王小逢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赏读古典诗歌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诗意人生的重要保证。要想深入地赏读中国古典诗歌,得到深刻的审美愉悦,首先要进行语言建构,通过诵读和吟诵诗歌,学习律诗语言的对仗;其次要重视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也就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比如在《登高》中感受杜甫伟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生境界;再次要训练审美鉴赏能力和思维能力。鉴赏诗歌,认识和感受诗歌语言的精致形象凝练,沉郁顿挫;疑探结合,自主学习,提高感悟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旨趣的能力。下面就以杜甫《登高》为例,探讨古典诗歌的赏读方法。
一、进行语言建构,通过诵读和吟诵诗歌,学习律诗语言的对仗
诗歌是一个民族最美的表达,一个民族的诗歌总是在寻求这个民族的语言最精致、最美的表达。诗人与常人的不同之处,是他对生活有更深的理解,拥有更敏感的天性,他善于把握语言的力量,使语言能够最充分地体现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杜甫对语言的锤炼特别自信,显示了其把握语言的超凡能力。
律诗是讲究格律的诗,特别是七律。近体诗(律诗和绝句)的格律有如下要求:齐言;只押平声韵(韵是指韵腹、韵尾,声调的组合),不能押仄声韵,中间不换韵,押韵的所有字中间不能重复;除首联尾联外,一律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上平仄相对);平仄格律,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同句相间,同联相对,邻联相粘。近体诗的形式特征是对称体。
诗歌《登高》首联的意象密集紧凑,用的是主谓词组,表现的是情绪的动荡不宁,表现了一个广阔的图景。颔联只写了“落木”和“长江”两个意象,意象疏朗。意境显得浩大广阔,而元气弥漫。颈联以“作客”和“登台”为主干成分,增强了愁绪的程度。天地辽阔,显得个人渺小。人喜欢广阔的世界,但广阔的世界给人带来的是压迫。尾联中,“酒”可以给人一种发泄和消散,如今却因为生病连一杯浊酒也不能喝了,未免给人一种绝望、气竭的感觉。一般来说,律诗最后要更进一层地展开,具有延展性,如“还来就菊花”“拄杖无时夜叩门”,可杜甫做到了不这样。整体来看,《登高》每一联境界不同,句式不同,结构不同,情绪不同,杜甫却使它们浑然成一体,上半部分构造意境来抒情,下半部分直接抒情,情景交融。七律的力量实在不是一般的诗人能掌控的。它增加了写作的难度,也就增加了写作的创造力,这样对语言把握的力量才充分表达出来。“诗是吾家事”,这是杜甫的自信和杜甫的用功。
二、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就是要了解诗人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揣测作者的本意。
杜甫是“诗圣”。他忠君爱国,矢志不渝;关注国事,洞察时事;推己及人,心忧天下;关爱妻儿,不离不弃。他继承传统,开辟新风。他的诗是“诗史”。他是那个时代苦难的见证,他又是那个时代拯救苦难的见证。他的国家、他的皇帝不管他,他的人民、他的百姓顾不了他,他一生匆忙,他一生凄苦,可他宁苦己而利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可他无论穷达,都在兼济天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他不忘初心,他一直在追夢路上奔跑!
《登高》是杜甫到夔州的第二年——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的秋天写的。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可是社会依然动荡不安,老百姓仍然生活在兵荒马乱之中,这一年杜甫55岁了,他患有很多疾病,这一天是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天是要和家人一起登高的,要赏菊花,喝菊花酒,还要遍插茱萸,这是一个团聚的节日,是一个祈福消灾、充满希望的节日。人们不禁会问:这一天杜甫是怎么登高的?他和谁一起登高?他喝了菊花酒吗?他觉得他的人生还有希望吗?
三、审美《登高》,体悟情感
(一)情感之美
如何读懂诗人所抒发的情感呢?笔者将其分为三个步骤:标提示(情感因素),就是特定意象、情词、反常修饰等;找对象,就是找情感产生的原因;连起来,要不缺成分,用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造句。读者要用这样的方法去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年迈多病、寄寓他乡的悲苦和有感于时事艰危、世事艰难的感时伤世。
(二)意象之美
意象就是有意的象。外象都是有意的,跟自己有关。汉诗文的意义主要通过意象系统来表达。汉诗文的意象系统是全民族共同的,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中国人的世界观——万物一体,共生共荣。意象系统往往来自典故(语典和事典)。还原诗中意象的方法有赋形还原和切己还原两种。诗歌《登高》借助“风天”“落木”“长江”等意象,渲染了肃杀、凄凉的氛围,营造了雄浑高远、辽阔苍茫的意境,即景抒情,情融于景,抒发了沉郁悲凉的思想感情。杜甫心中装的是家国,所以杜甫眼中看到的是山河的辽阔,遗憾的是生命的短暂和渺小。
(三)语言之美
诗歌《登高》被称为七律之冠。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它能博得旷代之作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语言之美,不仅表现在格律上,还表现在语言的高度凝炼和形象性上。例如,“常作客”表明诗人多年漂泊不定的处境;“万里”说明夔州距离家乡非常遥远,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又从时令上烘托悲哀之重,“秋”字在前两联写足秋意后顺势带出,并应合着“登高”的节候。秋,是自然之秋,也是人生之秋(命运多舛),也是家国之秋(国运的动荡)。“百年”,犹言一生;“百年多病”,迟暮之年百病缠身,痛苦之情可想而知;“独”字写出举目无亲的孤独感;“登台”二字明点题面,情才因景而生。这两句词意精炼,含意极为丰富,叙述自己远离故乡,长期漂泊,而暮年多病,举目无亲,秋季独自登高,不禁满怀愁绪。
(四)章法之美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颔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四、结语
王国维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中国古代文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诗歌、散文、戏剧、小说众体兼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点。中国古代文学很早就强调“文以载道”,这里的“道”就是文学所传承的符合民族利益的思想和精神。所以,人们赏读诗歌经典,就是在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是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品格。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