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廷锡宫廷绘画中的西洋画影响

2020-12-07华彬

牡丹 2020年20期
关键词:西画宫廷绘画

清代宫廷花鸟画家蒋廷锡深谙宋元明诸家之法而不囿于传统,兼容并蓄了西洋绘画因素,将中国传统绘画的韵味意境与西洋绘画的理念技法互渗互补、归于中和,借古以开今,构成多元集纳而不失东方审美核心的绘画面貌。他的宫廷绘画兼具庄重工致之资与野逸抒写之风外,亦有西画具象写实之貌,天机物趣、毕集毫端,由此开启了细而不纤、艳而不俗的“蒋派”花鸟新生面,是清代宫廷花鸟画的领军人物,也是清代花鸟画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

蒋廷锡,江苏常熟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生,又名酋君,字杨孙,号西谷、南沙、青铜居士,活跃于康雍年间,中举后仕途一路扶摇直上,荣极当时。雍正十年壬子(1732年)夏,蒋廷锡因痰症复发病逝于北京官任,享年64岁,谥文肃,葬于故乡常熟河阳山。他能诗词、通鉴赏、热收藏、善丹青,是清代诗人、藏书人、鉴赏家、文献学家,更是著名宫廷画家,开创了恽寿平“常州派”之后影响颇深的“蒋派”花鸟画。

一、蒋廷锡的绘画历程

(一)生平主要经历

江苏常熟自古是江南画坛之重镇,在常熟,蒋氏一门显贵,尤好诗画,蒋廷锡自小便天资不凡,娴于绘事。年少时,在仕族官宦之家的庇护下,蒋廷锡被选为荫生,性情潇洒、自在不羈,多与文人雅士交往。后父亲蒋伊因病离世,年仅19岁的蒋廷锡满怀沉痛,决心告别逍遥的少年生活,苦读备考、光耀门楣。但其科考之路并不顺利,直至31岁才中举,被荐为南书房行走。自此,他的诗画才能得到康熙的极高赏识,从此步步高升,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同时,蒋廷锡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清代宫廷花鸟画家,虽关于其宫廷或词臣画家身份的争议一直存在,但笔者认为蒋廷锡确应属于宫廷画家:清廷虽未正式开设画院,但南书房、如意馆仍是供画人集中开展艺术创作的机构,画人依旧供奉内廷;况词臣本身仍属宫廷供奉之职,虽然蒋廷锡有官职,但在绘画上实际履行的还是宫廷画家职能,二者并无冲突。

蒋廷锡深谙为官之道,明白皇室重视文艺,便以深厚的绘画素养来提升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深受康雍乾三朝君主赏识。可以说入职南书房是蒋廷锡仕途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而其中,所善绘事更为他的节节高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入职南书房前期,蒋廷锡之画多秉承家法,家族丰富的书画名迹收藏为之积淀了深厚的艺术修养;他又常与顾文渊、马元驭等好友切磋翰墨、研习绘事,画技得以日益精进。这一阶段,他博采宋元明诸家之长,题款上多有“拟某人本”“仿某人墨戏”“摹某家之笔”等语,但并无侧重,此时作品还未见有鲜明的主体风格。入职南书房后,政治身份的转变促使其绘画日趋成熟,他有机会接触宫廷宏富的名迹秘本珍藏,体涉古今的渠道更加开阔,加上与其他宫廷画家和西方传教士的接触下,其艺术视野得以全面开拓,西画的影响使其作画技法到达高峰,他又多将各家之法融于一画,宫廷绘画多呈现庄重之风。后期蒋廷锡的画风明显更偏向于元人意趣,王伯敏曾云:“他(蒋廷锡)晚年之作,有放逸之韵致,颇得逸笔写生之趣。”

(二)主要的绘画形式与代表作品

蒋廷锡绘画极具开放性,在一幅作品中兼容并蓄多种笔法,工率相间、奇正相佐是他作品的最大特色。张庚曾评价:“(蒋廷锡)以逸笔写生,或奇或正,或率或工,或赋色,或运墨,一幅中恒间出之;而自然恰和,无不超脱。”因此,根据工率程度不同,蒋廷锡绘画主要呈现为两种形式:精工庄重的宫廷之作以及工写结合的闲情之作。

作为宫廷画家,蒋廷锡绘画形式皆有一定的“院画理法”,严谨考究、笔不妄下。此类作品符合清廷皇室的品评标准与审美好恶,充分展现了清代宫廷绘画的两大突出特点:一是装饰性较强以彰显皇家贵气,选材高雅、寓意祥瑞、敷色富丽;二是纪实性较强用于历史实录,西画理念渗入,周密不苟、具象写实。比如,《御园瑞蔬图》便是典型兼富装饰性与纪实性的宫廷绘画,雍正三年(1725年)圆明园收获了一根九枝骈蒂的萝卜,雍正以为祥瑞,特命蒋廷锡作画记载此事。他便以中西结合的笔法进行描绘:以勾染点的传统笔法刻画九头灵芝,坡石青苔的点染皴擦极富中国画笔墨意蕴,九枝萝卜结合西画明暗光影层层晕染、精巧妍丽,“中西合璧”下所绘植物既娇媚灵动又庄重贵气。

除却奉旨而作的宫廷绘画,蒋廷锡闲暇也常以书画自娱,脱去宫廷绘画形式的束缚逸笔而挥。他一面保留黄荃的细致笔调,借来周之冕勾点皴擦的简淡手法,又融合王武抓取物象神韵风采的洗练笔意,尤其多用徐崇嗣的没骨画法、恽寿平的写生意识,作品更多了几分文人雅趣,这是“蒋派”花鸟的主要特色。此类作品中最典型的便是“赭墨小写意”,比如,《芙蓉鹭鸶图》一画工写相间、笔法多样:芙蓉花叶用没骨法描绘,花头叶尖再用赭墨晕染出厚重感,后以细线勾出花茎、叶脉,秀逸清新;苇草直接逸笔写出,土坡以淡墨皴擦点染,简朴隽雅;鹭鸶以白描细腻勾勒,笔致工整。蒋廷锡早年泛览百家,技法层面的“画内功夫”运用游刃有余,他又有这文人修养的“画外功夫”加持,创作了大量与其富丽的宫廷绘画遥相辉映的闲情超逸之作,呈现出文质兼备、雅俗共赏的绘画格局。

二、西洋绘画对清代宫廷绘画艺术的影响

(一)传教士进入中国宫廷艺术的途径

康乾时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矛盾逐渐缓和,中西方交流逐步扩大,传教士陆续带着西方科学知识和文化技能来到中国。其中,西方绘画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因为清代统治者极重文化,画学也因文运而兴,但宫廷绘画的面貌未有超越前代的突出特色,西画来华传播正提供了丰富清宫绘画形式的可能。另外,康熙、雍正、乾隆尤其注重自身历史地位,对盛世功绩的记载需求增多,宫廷绘画又偏重装饰性和纪实性,西方传教士扎实的西画具象写实能力便为此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传教士多以宫廷画家身份进入中国宫廷。

(二)西洋绘画中透视与光影因素对于中国宫廷的巨大影响力

西画中透视与光影因素被广泛引入后,清代装饰性和纪实性宫廷绘画都受到了极大影响。装饰性宫廷绘画多是山水与花鸟,透视和光影加强了其具象写实性,所受影响力没有纪实性绘画巨大。在摄影技术还未出现、文字记录不能企及的阶段,纪实性才是西画影响下清代宫廷绘画的最大特色,此类作品对诸多现代学科研究都有极高的历史参考价值。宫廷纪实绘画主要涉及历史人物、事件纪实、事物记录等题材。例如,艾启蒙、金廷标、贺清泰等人“中西合璧”绘制了大量人像,西方肖像画采用透视和光影较客观真实地再现人物形象,比传统人物画程式化技法更具历史还原性。乾隆时期,王幼学、于世烈同艾启蒙绘制“线法画”(即焦点透视画),虽然焦点透视法的运用还稍显稚嫩,但许多景物建筑都明显有别于传统界画。尤其清宫大量实事如狩猎、出巡、盛宴、朝贡等人物群像、场景绘画的处理中,传统绘画的画面意境以及西画的空间透视并存而更具实录功能。另外,大量记录珍稀动植物、珍贵文物的宫廷绘画以阴阳凹凸法表现光影明暗,更显立体逼真,甚至对象的结构及质感都能得到再现,此类作品将中国画出乎自然的传统意蕴与西画丰富耐看的细节刻画进行了最大程度的融合。

三、蒋廷锡绘画中西画因素的主要表现

(一)进入宫廷成为学习西洋绘画的主要成员

清代,大量传教士为宫廷绘画带来了新技法,大受帝王喜爱,于是大量本土宫廷画家都融入西画学习的潮流中。蒋廷锡作为备受皇帝倚重的花鸟画家,常奉旨同西洋画家一起创作,其间需要他们相互借鉴、各取所长,共同迎合皇家审美好恶,对比他前后期作品可明显看出他在受到西画影响后的改变。比如,立轴《富贵神仙》和大型画册《鹑鸽谱》都是蒋廷锡奉旨而作的宫廷绘画,其中鸟类的刻画可以看出后者有很明显的西画因素。两件作品中传统工笔的以线造型、丝毛技法都将鸟类刻画得十分精巧,背景处理都以写意之笔透露着洒脱俊逸。所不同的是,《鹑鸽谱》加入了西画光影理念,将鸽毛的层叠关系、爪子的立体性、身体骨骼的体积感都生动表现出来,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表现鸽子眼睛时用白色高光点画,灵动逼真、炯炯有神,这便与前画拉开了距离,是他认真学习西画的突出表现。

(二)自身中国画法基础与西洋绘画的努力结合

蒋廷锡早期精研六法,临古颇深,因此积累下了扎实的造型能力和纯熟的绘画技法,在接触到西画完全耳目一新的新技法时,他也做到了灵活取舍后与自身画法有机结合。比如,蒋廷锡《人参花》和班达里沙的《人参花》明显是同一株植物的对景写生,描绘的是栽种于热河避暑山庄的珍贵人参花。蒋廷锡在刻画花盆时并未完全抛弃中国传统造型理念,同时还细腻表现了钧窑花盆本身的颜色变化,只是在染色上运用了西画对光线和阴影的描繪,足可见其自身中国画法的运用依旧紊而不乱。另外,蒋班二画明显是同一角度写生,盆景中间绿叶后方冒出的红花成一斜线排列、与前方叶片正巧平行,远观时略显呆板,班达里沙一幅中却依旧保留,可见其西画写生的客观再现理念颇深,而蒋廷锡有所取舍地略去了一朵,使画面中两簇红花和茂密绿叶达到左右色彩平衡。班达里沙对花盆及木几的透视空间、物体明暗投影等表现较之蒋画都更彻底地偏向西方静物写生的形式特点,因为他是郎世宁的弟子,西画技法十分纯熟但也少了几分中国画的韵致生动。而蒋廷锡对西画的吸收运用十分灵活,中西笔法协调平衡、张弛有度。

(三)绘画作品中的主要成就与对后世绘画的影响力

陈时曾有评:“特蒋仕位高,又极奖励后学,故其势力不小。”蒋廷锡身居高位,同代画家中名声最显,画才深受三朝君主赏识,皇家内府编纂的《石渠宝笈初编》所收录的蒋廷锡作品就有31件(套),且其中16件(套)都有康熙的御题,因此无论是作品质量还是数量,他都足可称之为清代宫廷花鸟画的领军人物。“蒋派”继“常州派”后风靡,蒋廷锡后人中,其子蒋溥,其女蒋俶,其孙蒋檙,胞妹蒋季锡都能得其家学正传;况且他又“性恬雅爱士,凡才艺可观及天资颖异者,罔不罗致门下,指授以成其才”,康熙著名宫廷画家邹元斗、汤祖祥、余省,扬州八怪之一李鱓,恽寿平传人马逸,才名少动京师的钱元昌等人都是他门下弟子,这些追随者从精细、放逸两路传承蒋法,影响深广。

四、结语

清代花鸟画继承了黄徐花鸟七八百年的绘画经验发展而来,纵观清代花鸟画,恽寿平和蒋廷锡最为有名。清初恽寿平的“常州派”以写生、没骨特色掀起花鸟画一高峰;继而蒋廷锡的宫廷花鸟又能变恽寿平温润清雅之风,呈现庄重闲逸的新格调,并继恽寿平写生一派后成为“蒋派”,名震江南、倾动京城,这应归功于他在勾染、没骨中结合了“逸笔写生”。若由此追溯,蒋廷锡最初取法西画不论是因为自身求取进益还是因为政治身份要求,西画的巨大影响确使他宫廷绘画的精工程度推向了极致,但结实有余而妙趣不足。可喜的是,蒋廷锡渐渐意识到一味“西化”写实,终究不符合中国画的价值标准,能博采西法又善于会通,开始多用“逸笔”将西画影响平衡在符合中国画发展所能包容的范围之内。因此,可以说西画影响是促成他自身转变的一大契机。蒋廷锡弟子中名声特噪者当属李鱓,乾隆嘉庆年间,他所属的“扬州画派”以恣肆纵横之风成为清代花鸟之一变,他以逸笔而非当初学习蒋画的精工闻名,同样无愧于前人。自此,晚清“海派”花鸟中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等后起之秀都是以逸笔花鸟响震画坛,那么或可说,蒋廷锡最初将“逸笔写生”加入工笔细制之举,既是他自身宫廷绘画实现自我突破的关键,又实乃清代花鸟画承前启后的关键。

(苏州国画院)

作者简介:华彬(1975-),男,江苏无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中国画。

猜你喜欢

西画宫廷绘画
歲朝图 帝王宫廷篇
中国艺术陶瓷创作应坚持民族化的方向
如何有效进行高中美术的教学
浪漫宫廷
新疆早期西画发端概述
培养中学生对国画拥有“审美”的眼睛
宫廷古法白米饭
热闹的宫廷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