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流求变,自铸新篇
2020-12-07刘雅兰
中国拉弦乐器又称弓弦乐器,主要是指胡琴类乐器,是二胡、中胡、高胡、板胡、坠胡、京胡以及遍布中国各地区、各民族几十种同类乐器之总称。胡琴约于唐代由西北地区传入中原,在元代时已相当流行,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胡琴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绝大部分的中国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的主要伴奏(民间称之谓“领弦”,即全体伴奏器乐的首领)均由各种胡琴担任,它们丰富的音色、戏剧化的歌唱性和特殊的演奏技法令戏曲唱腔和伴奏音乐融为一体,其色彩和效果完全不可取代。因此,在演奏各种地方风格的音乐时,胡琴与其他乐器相比,其优越条件无疑得天独厚。
胡琴在唐代已开始流传,是中国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传统民族弓弦乐器更是在少数民族中有着不同种类和形制,各自拥有独具魅力的音乐特色。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世居民族众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资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部各民族的先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这些数量繁多、形式丰富的民间舞蹈、民间歌曲、传统戏剧、说唱艺术、民族器乐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装点得五彩缤纷。本文以西部地区侗族、彝族两个少数民族具有代表性的胡琴音乐为例,探寻少数民族胡琴音乐在中国弓弦音乐艺术中的流变与发展。
胡琴成为独奏乐器的历史并不长,从流传的曲目中可见一斑。胡琴是以二胡为代表的弓弦乐,近半个世纪以来,其发展异常迅速,大批以二胡演奏为代表的新作品出现。诸多胡琴演奏家拓展了胡琴表现技巧,不断推进乐器改革,提升创作水准,使胡琴类乐器正式成为成熟的独奏乐器,并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伴奏、重奏、协奏以及大小合奏中。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胡琴类乐器受各民族历史传统、社会状况、劳动生活、居住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多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汇和融合,逐渐发展和衍变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族乐器。然而,受世界性音乐文化冲擊和未来一代价值取向变化等综合性因素影响,加上少数民族胡琴乐器文献记载本就偏少,许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胡琴类乐器后继无人,几近失传,而发掘、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些珍贵的民间活态文化是当代音乐工作者应承担的重要历史任务。
为抢救、保护、推广和普及中国胡琴艺术,当前,我国要大力开展多形态胡琴艺术文化建设,推进西部少数民族胡琴音乐的课堂教学、口传心授、采风交流、创作实践和理论研讨等,培养胡琴音乐专业人才。其间要深入研究侗族、彝族等民族音乐艺术,从国家层面对西部少数民族胡琴音乐进行整理、保护和传承。除了提升专业技能,人们还要拓宽艺术视野,培养创新能力,以达到抢救、保护、整理、推广和普及西部多形态胡琴艺术的目的。胡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不是一两件乐器、一两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就可以涵盖的,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体现之一。
循流求变,可谓是艺术传承最固本的思源。在当代中国民族音乐、民族器乐发展的大环境下,少数民族胡琴类乐器沿着自身的乐器特性、演奏特色和民族审美观念向前发展。
牛腿琴是侗族民间音乐,也是侗族胡琴类乐器的代表。牛腿琴在侗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侗族人民的良友益伴,不仅用于独奏、合奏,还是各种体裁的侗歌(如侗族大歌、牛腿琴歌)和侗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也是侗族传统婚嫁所用的乐器。改革开放以来,侗族民间艺人和音乐工作者以传统牛腿琴为基础,不断改进乐器,创作和积累大量曲目,其演奏技术日趋成熟,其乐曲既能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又能表现出多姿多彩的地域音乐演奏风格。具体来说,将共鸣箱上的平面改为拱面,从而扩大共鸣箱,增大音量;将活动的音柱改为固定音柱,以加强音准;增设指板,将棕麻弦改为丝弦或钢丝弦,以提高音质;将弓加长甚至选择使用二胡弓,以发挥更多的演奏技巧;还研制出高音、低音、中音牛腿琴,使得牛腿琴的演奏音域和伴奏范围更加广泛。更加值得欣喜的是,侗族牛腿琴演奏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传承人——蒋步先,积极挖掘和整理侗族原生态民族音乐,大力保护和发展牛腿琴,以乐器改良和侗族音乐创作的方式,采用活态音乐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全世界推广侗族牛腿琴。
西部少数民族胡琴音乐的发展需要专业演奏家的传播。彝三胡是彝族胡琴类乐器,也是一种极其原生态的少数民族乐器。当前,人们要不改变其原始乐器形制,最大程度保留少数民族乐器特点,通过对彝族具有代表性的曲目进行全新编配,将现代胡琴技法与原生态演奏特点相结合,录制胡琴音乐专辑在中外发行,将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以新颖动听的形式广为传播。彝三胡是彝族阿细人、撒尼人使用的拉弦乐器,流行于云南泸西、弥勒等地。阿细人称之为“嘿胡”,撒尼人称之为“嘞胡”。其采用木质音筒,蒙羊皮或蛇皮,并采用竹制琴杆,上置三个黄杨木质弦轴,系丝弦或钢丝弦三根,故称三胡。弓略粗,竹制呈弓形,马尾分作两股,分插于三根线之间,演奏时一弦与二弦、二弦与三弦同时发音,音色丰富而独特。彝三胡主要用于民间歌曲“跳乐”,演奏者用一根细绳拴住琴杆,系于胸前纽扣上,琴筒置于腰间,边舞边奏。在制作彝三胡时,大多就地取材、自制自用,故规格尺寸不一,音量较大,富有细腻而深刻的表现力,它是阿细人和撒尼人喜爱的民间胡琴类乐器。作为西部少数民族胡琴乐器,彝三胡发展相当滞后,其传承仅仅局限于当地人民的民间活动演奏,以至于我国广大地区几乎很少流传这件乐器的音响。
众多民族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土地上共同生活,各地迥异的生态环境与人文背景造成区域间文化生活形态的差异,加之受各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传统观念的影响,西部少数民族胡琴音乐之传承和发展更是充满挑战。从侗族牛腿琴和彝三胡的传承和传播来看,人们要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基础,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作,注重改良少数民族胡琴类乐器,以便更好地推广和传播西部少数民族胡琴音乐。每种民族乐器都有自己的特色,其正是该民族、该地区的审美习惯、艺术情趣和文化传统的体现。因此,少数民族胡琴类乐器的改良不应脱离其传统音色,只需要改进乐器本身的不足之处或者是不适应音乐实践需要的部分,而不应当对其进行本质上的改动。从历史经验来看,任何脱离传统音色的乐器改良都将会最终离开历史舞台。另外,少数民族胡琴类乐器的演奏应当尽量遵循传统技法。比如,黄安源的《阿细跳月》使用最原始的彝族胡琴演奏技法,有效保护文化根脉。一件乐器的演奏技法是历代民族器乐演奏家长期创造和积累的艺术成果,闪烁着古代艺人聪明智慧的光辉。
“流”者,世代传承,植根厚土;“变”者,革故鼎新,开创未来。“流”与“变”二者并非泾渭分明,而往往交错互生,此存彼长。
(四川音乐学院)
作者简介:刘雅兰(1985-),女,四川成都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中国音乐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