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老腰鼓的表演形式及特点研究
2020-12-07刘嘉雯
刘嘉雯
横山老腰鼓是我国知名度颇高的一项地方性鼓舞,已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多年来,横山老腰鼓在内容与形式上一直秉持传统,传承着最原始的艺术风格。因此,本文阐述了横山老腰鼓的起源与应用,分析了横山老腰鼓的表演形式及艺术特点,以期使人深入了解这门艺术,进一步继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
横山老腰鼓是流传于陕北地区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形式,发源于横山县南塔乡。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舞蹈,横山老腰鼓的表演形式、内容特点及文化内涵并没有随时代发展做出过多改变,被称为“正宗腰鼓窝子”。对这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这门艺术,也有助于传承与发展这种文化。
一、横山老腰鼓的起源与应用
(一)横山老腰鼓的起源
历史上,陕北地区曾长期是军事要地,所以横山老腰鼓的起源并没有详细的史册记载。根据横山文化馆调查及部分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推测,横山老腰鼓产生的年代至少可追溯到明代中期。由于相关历史文献的缺失,横山老腰鼓的各种起源说主要依靠人们的推测,大致分为四种。
1.战争说
鼓是战场上鼓舞士气与威慑敌人的武器,后来,为了方便携带,人们便将其制成小鼓佩戴在腰间。传说,鼓最早是戍守长城的军士的报警工具,一旦发现敌情,就鸣鼓为号,传递消息;战场上,兵戎相见,军队击鼓以振奋士气;战事失利,用击鼓的方式寻求军队支援;战胜时,用击鼓的方式以示庆祝。经长久演变,腰鼓的应用由战事逐渐扩展到民间娱乐中,形成如今豪放刚劲的带有军旅战阵色彩的腰鼓艺术。
2.巫医说
过去,陕北地区较为闭塞,人们的文化水平较低,而许多自然现象无法用科学解释,所以当发生自然灾害或人为遭遇不测时,人们就会产生恐慌,寄希望于超自然力量,对神灵有着固执的信仰。每当有灾难发生,人们就会以为鬼怪作祟。据说,这种鬼怪畏惧响动与红色,于是人们便佩戴小鼓并在鼓上系红绸,披红挂绿地开展祭祀,以求神灵庇佑。笔者认为,对于横山老腰鼓而言,这种说法可能性最大,因为对于神灵的信仰来源于远古,也就更可能促进传统的长久秉持。
3.劳动说
中国的许多歌舞形式都与劳动密切相关,腰鼓作为秧歌的核心文化元素,自然会使人们推测和揣摩。也许,横山老腰鼓的产生正是源于田间的劳动与耕作。
4.牧羊说
相传,很久以前,牧羊人为排解日复一日牧羊的单调无趣,就将树木砍下制成空筒状,并用羊皮包住两端,由此形成鼓的原始形态,牧羊人通过击鼓来排遣无聊、寻得乐趣,并用此法指挥羊群。后来,表演与音乐融入击鼓中,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横山老腰鼓。
(二)横山老腰鼓的应用
横山老腰鼓的应用大概可归纳为三种:一是继承古时的信仰,祭祀神灵、祈求福祉,在横山县,每到正月,腰鼓队都会谒庙与沿门子,由伞头带领腰鼓队登门造访献唱词,为大众祈福;二是加入教育的成分,教人行善、教化民众,这种教化主要体现在伞头的唱词中,伞头会在轻松喜悦的氛围下直接唱出让群众容易接受的教化内容;三是成为文化生活的新形式,娱乐健身、丰富生活,人们可以组织表演作为娱乐内容,将横山老腰鼓作为一种由传统文化演变而来的新兴健身方式。
二、横山老腰鼓的表演形式
横山老腰鼓一般是以舞队方式出现,表演形式通常包括四种。
(一)小场腰鼓
小场腰鼓是指由一名“鼓子手”与一名“腊花”表演的双人歌舞。表演时有说有唱,边歌边舞。其一般会在大场表演结束后和其他的舞蹈轮换演出,并且还能够表演一些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节目,如《送郎参军》《还家门儿》等。
(二)四人腰鼓
四人腰鼓是指表演时有四名“鼓子手”和四名“腊花”同场表演。“腊花”可手执小镲,双手随鼓点节奏敲击,有时也可边敲边唱,对歌对舞。这种表演形式属于小场节目,目前在安塞等地依旧存在。
(三)老腰鼓
老腰鼓是指由一名伞头带领八名“鼓子手”、八名“拉花”和其他民间舞蹈节目以及一些丑角组成的综合性民问舞队。表演形式分为行进鼓和场地鼓两种。行进鼓也被称为“路鼓”,指腰鼓队在路上前进时边走边舞,路鼓的动作幅度较小,步伐主要采用“十字步”“缠腰步”“走路步”,队形一般采用“双过街”“单过街”等,在队形编排上,横山老腰鼓保留传统的多样性,更丰富多变;场地鼓比行进鼓更正规,一般有一定规模,具有竞技性,以武鼓表演为主,动作幅度大且难度高,但是横山老腰鼓一直保留着传统的表演形式,表演内容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
(四)新腰鼓
新腰鼓是指在伞头的率领下,组织数十名或百余名“鼓子手”进行广场性的群体腰鼓表演,并将腰鼓队中的其他形式,包括“腊花”小场舞蹈节目以及队尾跟随的各类丑角人物等剔除,是一种纯粹的腰鼓表演形式,表演气氛更加热烈、形势恢弘且情绪饱满而高亢,更加振奋人心,颇具民间腰鼓的时代特征与精神风貌。这种表演在陕北较普及,并且已经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活动。
三、横山老腰鼓的特点
横山老腰鼓一直以来都保留传统特色,长期保持着原生态的打鼓技法,在服装、道具和舞蹈動作等方面都极具特点,风格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文化研究价值。
(一)服装特点
在横山老腰鼓的表演中,传统的伞头头扎黑头巾,身穿黑色或者黄色马褂,着中式长裤,脚穿黑色布鞋,腰系红色腰带。鼓子手头戴黄麦穗的草帽,穿大红色对襟上衣,着中式长裤,腰系黑色腰带,脚登圆口黑布鞋。整体的装扮贴近宋、明两朝的武士,潇洒而英气。腊花的装扮为白色毛巾,额头正中配照妖镜,戴假辫,插绢花,上身穿大红色或大绿色碎花大襟上衣,下身穿天蓝色中式裤,外系长裙配上红色绣花鞋。不难看出,腊花的服装融入了金木水火土的元素,这也看作是中国古时传统信仰的沿袭。
(二)道具特点
横山老腰鼓所用的腰鼓粗细均匀,一般制法是将直径约二十厘米的柳木从两端至中间挖空,得到筒性鼓腔,然后将两端用牛皮包住。横山老腰鼓中,伞头所用的伞也被称为“日照”,是用细木条钉制而成的上宽下窄项圆底方的方形灯架,用长约一米的灯把穿入灯架。灯架四面分别绘制着韩湘子和荷仙姑等八仙,灯架内根据需要放入照明灯。横山老腰鼓中,伞头手上还会拿着一个用黄铜或生铁制成的被称为“虎铮"的道具,其功能类似于现在的哨子,但还被赋予辟邪的功用,该道具在表演中起到振奋情绪的作用。横山老腰鼓所用的鼓槌是用硬木棍削成一头粗一头细的槌杆,长约半米。细的一头会被削成小圆球形,打击鼓面而用;粗的一头会钻出小眼,穿上红绸条,长约半米。横山老腰鼓中,腊花手上通常会拿着小镲或小锣,在扭动时会跟着大鼓的鼓点敲击出相应的节奏。
(三)舞蹈动作特点
横山老腰鼓可分为“文”“武”两种腰鼓样式。“文腰鼓”一般由老年人和小孩子组成,具有返老还童、文化传承之寓意。动作主要包括“掏腿打”“缠腰打”“转身打”。表演时必须在同一节奏中连续完成。整体的表演给人沉稳平缓、风趣诙谐之美感。文腰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重在抒情,将内心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武腰鼓”一般由青年男性表演,动作幅度大、力度强,节奏快,基本动作都是在“忙而不乱、快而不断”的套路中进行。武腰鼓中有机地融入了民间武术中的一些动作,张弛结合、浑厚有力。代表动作有“鹞子翻身”“三脚不落地”等。并且,横山老腰鼓在表演时重心基本向下,有种扎根土地的感觉,表达的是对土地的热爱与感恩,也是在田间辛苦劳作后的释放。
四、结语
横山老腰鼓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具有极其鲜明的艺术特点与风格特征,深受大众的喜爱。需要注意的是,横山老腰鼓在大力秉承传统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特征不断丰富自身内涵,现今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一味地循规守旧也许不再能满足大众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这项珍贵的传统文化,人们就需要给予这种文化本身及其发展方向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