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盛会
2020-12-07鲁艳敏钱尔赫陈琦
鲁艳敏 钱尔赫 陈琦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江苏南北,五地同光;纵论融合,碰撞思想;众媒携手,共写华章。
9月8日,传媒杂志社联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承办的第十五届中国传媒年会在南京开幕,开幕式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主持。年会以“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 牢牢占据传播制高点”为主题,260余名与会嘉宾现场总结盘点2019—2020年度我国传媒行业宣传报道成果和融合发展成就,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共同探寻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发展之路,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阵地。年会盛况空前,取得圆满成功。
让主流思想舆论挺立时代潮头
在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姚晓东代表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在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在中央深改委对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做出新部署之时选择在江苏召开新一届中国传媒年会,对江苏是鼓励也是鞭策。第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李东东,中国报业协会理事长、人民日报社原副社长张建星,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张首映,新华社原副社长、新华网原总裁兼总编周锡生,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副局长段玉萍,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兢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
在年会开幕式上,柳斌杰对传媒业寄予厚望,希望传媒业能“以理性之光观照人类世界,深入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内容质量为生命,打造世界一流的多业态、多形态、多领域的高端媒体;以智能技术为重点,创新未来的传播能力;以融合发展为方向,建设世界一流的传媒集团军;以创新为动力,加快实现中国媒体治理的现代化”。
李东东认为,主流媒体要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受、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使主流媒体具有更加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张建星在致辞中说:“2020年是中国报业发展的重要一年。经过几年媒体融合发展实践,从推进产品融合、渠道融合,到推动平台融合、体制机制融合,主流媒体爬坡过坎、改革创新,走到一个关键节点。种种迹象预示着,媒体融合已渐入深度融合发展期。”
“媒体融合只是手段、渠道、方式,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这才是方向、目的、价值。应充分发挥融媒体全程、全息、全员、全效功能,让中央的声音、各级党委的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要充分发挥融媒体思想引领功能,让大家在信念理想、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让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张首映的观点,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
“传媒的对象是社会大众,他们的认可才是传媒业真正的成功。”周锡生认为,中国传媒业要做好“三大坚守”——坚守好传媒的主陣地、传媒业主业和主流媒体发展主线,增强“六大关注”——关注世界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重大变化、关注国内外财经新闻、关注世界高新技术发展、关注需求、关注社会发展的变化、关注全球传媒行业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创新发展。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役,彰显了媒体和媒体人的责任担当。广大新闻单位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履行职责使命,体现责任担当;广大新闻记者践行‘四力,展现优良的精神风貌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段玉萍副局长对媒体战疫的评价,引起与会嘉宾的共鸣。
吴兢书记在致辞中说,要抓住媒体融合发展2.0的新机遇,坚持导向,正面引领,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增强“四力”,保持内容定力,放大传播优势,始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以内容深度融合满足人民需要
主题报告环节,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光明网董事长陆先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双传学分别做了报告。
谈到媒体融合,往往是说把传统媒体的核心内容向新媒体延伸,而光明网则实现了对《光明日报》的反哺。陆先高在题为《促进内容生产深度融合 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的报告中分享了新媒体平台生产能力怎样来反哺母媒体的内容建设;融媒体的品牌性如何凝聚传播资源,形成新的传播能力。
无论媒介形态如何变革,网络视听行业最核心的还是内容,而构建满足人民美好视听新需要的网络视听生态则是重中之重。祝燕南发布的《中国视听产业发展报告(2020)》认为,网络视听发展的趋势主要聚焦在“三个新”——新治理、新基建、新需求。祝燕南表示,网络视听行业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构建满足人民美好视听新需要的网络视听智慧化新生态。
“深刻洞察媒体融合发展大势,全程、全息、全员、全效是‘金标准。”双传学在作题为《守正创新 融合共进 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的报告中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始终坚持“融”字当头,确立了“融合、创新、跨界、共生”发展理念,引领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集团重“显政”,强内容供给;重平台,强版图影响;重融合,强“四全”媒体;重智库,强服务能级;重品牌,强价值张力;重跨界,强多元深耕;重精神,强内生动能。集团追踪技术前沿,抢抓5G风口,打造省内首个5G融媒体实验室,加速研发5G超高清融媒体演播开放服务平台,运用语音播报、AI播报、机器人写作、人工智能,让技术开启传播新窗口,在融合下半场掌握核心技术主导权。
以技术发展助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9月8日下午的年会内容由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两个部分构成。主题演讲环节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君昌主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崔保国教授发布了《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0)》,人民日报社研究部主任崔士鑫,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书记、台长卜宇,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总编辑邓秀松,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会会长张志安,天津津云新媒体集团总编辑齐怀文,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王嵬,工信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副秘书长杨崑等,分别围绕年会主题,结合融合发展实践和研究成果,发表了主题演讲。
崔保国教授发布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20)》显示,经过16年的发展,中国传媒产业规模由2004年的3000亿元上升至2019年的2万多亿元,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尤其是2019年之前,中国传媒产业年均增长率达15%,几乎是GDP增速的两倍。传媒发展理念需要做出改变,传媒人需要重新理解全球化时代的新闻、传媒;要在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两个维度上,重构现代传媒治理体系和体制;媒体人要有自己的信念和坚守,既要面对现实,又要坚守道义。
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媒体需要明确定位。崔士鑫认为,头部央媒要建成新型主流媒体“航母”“旗舰”,其他央媒着力打造专业优势、鲜明特色,行业媒体立足本行业精耕细作打造品牌,省级媒体要建好区域性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当地,地市媒体要自建平台或建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在此过程中,要把握好一体发展、科学布局、改革创新、内容建设、技术支撑、管理保障等诸多方面。
卜宇台长介绍了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借鉴国际传媒机构的做法,成立节目研发与用户研究中心,对内容产品进行测试,以科学手段获取数据支撑内容产品的精准传播;谋划媒体融合的基础性云平台;自主研发基于大数据的用户智能服务平台,运用技术手段,实现精准传播、精准营销。融合发展已成为媒体行业的主流方向,能否建立资源集约和协同高效的融合运营体系,是决定媒体现阶段转型成败的关键。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传媒业提出了新的挑战,而对于建立4年的长江云平台来说更是一次大考。邓秀松总编辑介绍,疫情期间,长江云开创广电5G无接触式新闻发布会,紧急联动中国广电网络、湖北广电网络、华为等单位,以72小时“战疫”速度完成从北京启动到安装评估的所有环节,这是前所未有的一个突破。齐怀文总编辑也介绍了津云新媒体在疫情期间的报道工作。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5G影响下的传播业态发生诸多变化。张志安院长认为,5G影响着传播和传媒,最终会回归更加连接的本质,带来人联网、物联网、互联网的深度连接。王嵬社长介绍了南京报业传媒集团龙虎网实施数字化生产的“新基建”。杨崑副秘书长认为,以新技术为支撑,以内容生产创新和传播模式创新为主线,在全要素创新的基础上最终实现机制的根本变革成为重要趋势。
主题演讲后的圆桌论坛,由“全民战疫中媒体的责任与使命”“传媒新科技如何助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两个圆桌论坛组成,中国传媒年会组委会秘书长、传媒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杨驰原,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宋茂恩分别主持了论坛。中国新闻社、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湖南广播电视台、济南广播电视台、河北长城新媒体集团、人民视频、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今日头条、微博、东软集团、上海观察者网等媒体领导参与了圆桌论坛交流。
三大亮点强品牌
后疫情时代,组织全国大规模的年会,是件很艰難的事,在组委会的努力下,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鼎力协助下,年会取得圆满成功。总结本届年会有以下三大亮点。
一是规格高。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全国首个媒体会议,是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两个多月后对该意见的学习贯彻大会。年会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各级媒体领导的高度重视,行业老领导、央媒、省级媒体集团副总以上人数超过历届,这些都彰显了年会的高规格和权威性。
二是模式新。本届年会开创了分论坛组织新模式,将四个分论坛放到区县举办,由当地宣传部承办。9月9日上午,四个分论坛分别在扬州仪征、南京江宁、镇江句容、常州金坛四地同时举办,分别围绕媒体社会责任、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媒体助力乡村振兴、媒体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等政策、技术、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分论坛得到了当地地市领导和所在区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代表和专家学者走进会场,寻策问道展现媒体担当;走出会场感受发展实践,开展“强四力”走基层采访活动。
三是传播广。据凡闻大数据提供的《2020中国传媒年会传播报告》统计分析,年会开幕前后10天内,共有563篇相关新闻报道,其中报纸42篇、微博16篇、网站181篇、新闻客户端294篇、微信24篇、第三方平台入驻媒体号6篇,还有巨量的微信转发与点赞。
——这是后疫情时期传媒行业的第一个盛会,盛况空前,广获点赞。
——这是中国传媒年会在第十五个台阶上的升华与蝶变。
——这是政产学研携手密切配合共同演绎的经典。
——这是媒体融合大合唱中最鼓舞人心的华丽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