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职工之家”建设路径初探

2020-12-07孙亮

企业文明 2020年11期
关键词:职工之家大家庭食堂

孙亮

工会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职工合法权益的表达者和维护者。企业工会要围绕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履行职责,打造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环境是建设基层“职工之家”基础

建设基层“职工之家”离不开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首先要加强以食堂、寝室、澡堂、活动室、阅览室等为主要内容的小家建设,解决员工物质层面的需求。食堂通过“食堂点菜制”“就餐留言录”和生日饭等方式提高饭菜质量,同时美化就餐环境,张贴饮食健康提示,悬挂餐厅电视,多角度实现“精神食堂”的创建,实现“最好一餐在食堂”的目标。营造良好的班组环境。班组的硬件设施、环境氛围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如:井站上可建设“温馨小站”配置饮水机、微波炉等日常用品;偏远岗位可配置感冒药、创可贴等应急药品……此外,还可以建立班组文化园地,让“职工之家”惠及每一个井站、一名员工,对硬件设施要树立“三分建七分管”的思想,强化规范管理,彰显家的关爱,体现家的温馨。

民主参与是关键

每名员工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对于大家庭的发展既有知情权、参与权,也有为大家庭做贡献的义务。基层单位要规范民主议事、“家”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工作,需做到“五个及时”:及时向员工通报队上发生的事情;及时向员工公开队上成本的使用情况;及时组织员工对管理难点建言献策;及时向员工公开奖金考核情况;及时向员工公开日常支出情况。

在制定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时,要强化民主参与,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征集员工合理化建议,组织员工充分讨论,认真采纳落实员工的可行性建议,确保合理化建议条条有着落,件件有答复,把建设“职工之家”变成全体员工治家、管家的实际行动。

亲情关爱是情感纽带

员工只有对单位有归属感和责任感,才能全心全意扎根基层、贡献才智、岗位建功。因此,建设基层“职工之家”要注重在关爱员工,提升员工幸福指数上下功夫。如:开展“今天我来当老师”活动,让每一名员工走上讲台,讲解工作和生活中的感悟和經验,营造“人人都是学习之人,人人都是老师”的浓厚氛围;建立“技术革新工作室”,陈列研制成功的革新成果,吸纳技术革新能手,开展“导师带徒”等结对帮带活动,引导员工展示才华、贡献才智、回报大家庭;结合员工与团队的发展目标,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团队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同时梳理单位发展史,搜集老照片,汇集先进人物事迹,建立队史一面墙,设立队庆日、重要事件纪念日,举行集体庆祝活动等形式,让每一名员工牢记历史,不忘传统,心系责任。倡导员工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爱护,把“长者视为父母,壮者视为兄弟,少者视为子女”。组织给员工过生日,举行入职和欢送仪式,让每一名员工时刻铭记这个家。

制度管理是坚实保障

明确制度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划分员工工作权限,赋予员工权利和义务,确定每个人在大家庭中的坐标,既分工明确,又能形成整体合力。

严格考核奖惩。奖励要兼顾公平,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惩罚要慎重,要掌握方法,初犯要宽,屡犯要严;无意要宽,故意要严;礼仪小节要宽,原则性问题要严。真正实现“宽严相济”,既体现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又彰显纪律严明的严肃性,在硬性约束和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文化自觉。

建设基层“职工之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企业工会要根据员工不断变化的精神和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使员工充满活力,凝心聚力、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毕 敏)

猜你喜欢

职工之家大家庭食堂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中队大家庭掠影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三千食堂
关于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
基层央行“职工之家”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职工之家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大家庭文摘
大家庭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