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位理论视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研究
2020-12-07张超张鑫
张超 张鑫
摘 要:透视当前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高校主要聚焦于以要素式研究方法破解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存在实施理念片面性、内外环境共生断裂、教育体系欠缺、教育生态失衡等瓶颈问题,导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陷入生态性困境。文章依托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引入教育生态学、生态系统等理论,从生态位理论研究视角厘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要素的互动机制,构建政府、高校、企业与社会等多方联动,教育资源共建共治共享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生态位;生态位理论;协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但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供给侧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侧在结构、类型和水平上未能完全匹配,“两张皮”现象仍然严重存在。自2015年国家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在政府相关支持政策推动下,国内高校纷纷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学校重点任务,根据自身学科特色和实际情况不断深入探索实践,逐渐形成符合市场需求、优势各异和特色明显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1]。然而,透视当前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高校主要以要素式研究方法破解教育改革的难题,针对性地寻找局部问题的突破口,缺乏系统性逻辑分析,割裂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要素的相互内在逻辑关系,往往容易引发后续的次生性弊病[2]。本文借鉴教育生态学、生态系统等相关理论的实践研究,纵向把握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和发展规律,引用生态位理论研究策略经验,找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各生态要素的合理生态位,避免生态位重叠,实现错位生存,以生态式推进模式破除创新创业教育既有的要素式顽疾,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发展瓶颈
(一)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理念片面性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涉及多元主体参与,但政府、社会、企业、高校、教师和学生等各方主体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涵却存在诸多偏见和误区,单向度地强调狭义的创业取向和追求就业培训的短期效应,忽视了教育育人的全面性、长效性,“保姆式”管理思维依然存在;多数大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将自己置身于事外,未能将其作为是自己应当主动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感,缺乏主体意识[3]。
(二)创新创业教育内外环境共生断裂
内环境多方主体缺乏共识,校内资源整合不够,部门之间配合不足;外环境缺少资源共享平台,区域内、校际间师资、课程、实践基地等教育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缺乏整体有效联动,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闭环产生罅隙,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的有效构建[4]。各方主体的创新创业服务碎片化,无法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政策咨询、孵化指导、登记注册以及资金扶持等提供“一站式”链条服务。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欠缺
部分高校在推进改革时多是疲于应付、盲目跟风、松散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未能形成整体的系统化路径和结构性布局。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以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为核心,课程设置存在缺乏专业教育融合、游离于第一课堂之外、脱离生产实践的问题,无法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不同专业、年级学生差异化的需求,且目前以创业结果导向的指标量化评价模式在长期复杂且具有“时滞效应”的创新创业教育中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和片面性[5]。
(四)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失衡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且“知”和“行”分裂的教学现象严重,无法适应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现实需求;创新创业保障机制发展不均衡,制度性壁垒依然存在,部分高校因为自身发展条件局限,无法落实配套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制约高校与政府、社会服务政策的有效对接和协同联动;创新创业扶持资金短缺、筹集渠道狭窄,与日益增大的创业资金需求产生矛盾[6]。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位理论的内涵阐释
“生态位”概念在1917年首次由Grinnell提出,用于重新划分生物栖息地的生态空间。生态位反映了某一物种在生态系统(或群落)中的特定时期与环境范围内所占据的空间和梯度位置,以及促使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物质循环的作用关系。生态位理论揭示:(1)生态位是生态系统中某生物单元的“态”(指生物单元在生物群落中的生存状态)和“势”(指生物单元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或支配力)两个基本属性的综合。“态”与“势”的演化反映了生态系统中物种之间以及物种与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变化过程[7]。生态位扩充是利用生物单元的无限增长潜力,通过策略扩展生物单元的生态位“态”和“势”,提升物种生存与繁衍能力[8]。(2)合理的生态位关系有助于促进生态系统动态平衡。根据生态学观点,在生态系统的完整生态链条中,不同物种相互间的生态位关系具有不同的关联属性,包括部分重叠、高度重叠和完全分离等三种关系。利用生态位分离手段,可以将在相同资源序列上的不同物种通过生态位的差异化选择和占据资源的合理分割,促使不同物种占据各自合理的生态位,减少对同域资源的竞争,从而提升不同物种之间互利共生的稳定性。在恰当的生态位关联属性条件下,多元化种群的生态系统能够更有效地适应生态资源环境,增强生物群落的抗压性和稳定性。(3)生态位协同進化有助于促使系统生态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内外互补、竞争有序的系统和谐进化。在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且彼此间具有差异性、竞争性和互补性关系。通过协同合作机制可以促进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建立不同物种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从而提高生物群落的生存适应能力和增殖能力,增强生态资源要素间的创新活力和协同效应[9]。
三、生态位理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模型的构建
类比生物系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涉及多维主体、不同层次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复杂生态系统工程。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环境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体与政府、市场、企业和协同创新平台等环境生态要素的交互作用,促使生态系统内形成物质循环、资源互补、信息传递和能量互换的动态平衡。借鉴生态位理论观点,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位的内涵可界定为:在特定的阶段、领域和资源环境中,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生态因子之间的作用空间和功能关系,是系统构成要素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所呈现的共存状态。根据系统构成要素的类型和功能,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因子可分为以教育客体、高校主体和教育载体为核心的内部因子及以政府、市场和平台为核心的外部因子,如图1所示。
生态态是指创新创业教育在系统中所表现出的状态,是不同阶段中不同生态因子在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中所占据的结构比例及功能效果(如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体系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训资源和课程、结构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持续多元的孵化资金供给等),反映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区域创新创业生态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和所承担的功能角色。
生态势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政策发展、市场需求、资源利用和协同创新平台共建的适应度,反映了创新创业教育对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外部生态环境因子的主动适应性,以及对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与孵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影响力和作用力,包括创新成果转化率、创业成功率、高层次人才比例等。
在生态位理论支撑基础上,构建一个良性互动循环、运行机制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需要其不同生态构成要素在不同生态位态势下配以合理的时间与空间定位,寻求最适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生态位,消除生态位高度重叠、服务内容同质化、资源过度竞争等现象,从而增强各生态要素的自我服务功能效应以及要素间的交互协同作用,实现生态系统内外动力的有效沟通。如图2所示。
四、生态位理论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模型的运行模式
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类比于一个生物个体成长的生态系统,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央和地方政府纷纷制定、出台相关创新创业的扶持政策、法律法规及激励措施等,社会与市场发挥联动作用,以产业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创新创业支撑服务体系,增强政策普惠性、连贯性和协同性,支持、鼓励全社会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活动,在校内外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高校孕育创新或创业个体的种子提供肥沃土壤,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树干)作为核心理念贯穿于服务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创新创业实践传输水分和营养,在创新创业资源网络(阳光)提供创业指导、业态趋势、创新理念、金融体系以及前沿技术等服务的基础上,高校教育主体通过分层次的课程体系(树叶)和多维度、多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过程教学模式(树枝),聚集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资源(空气)和全链条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体系(水分),打破内部资源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之间的壁垒,促进政策、知识、资源、技术、信息等在多方生态主体之间交互流动,形成资源合作共享、协同演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创业成果反馈创新教育的良性循环互动。这个过程类似于生物个体从土壤汲取必需的营养和水分,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空气、水、阳光等)转化为有机养分供给生物吸收,在内外动力的协同作用下实现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促使生物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各构成要素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不断寻觅最合适自己生存发展的生态位,优化相互间的协同合作模式来调整合理的生态位关系,形成有利的生态位“态”和“势”,提升竞争力,通过生态系统的优胜劣汰,最终实现科技创业。成功的创业实践和創业企业又会反馈系统问题以提升服务质量,反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效果,增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不断壮大高校创新创业的人才队伍,从而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根据生态位的竞争排斥原理,运用生态位分离策略,通过差异化的错位竞争方式,促使不同时间、空间和功能维度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因子分别找到最合适自己的生态位,建立合理的生态位关系,避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资源的高度重叠和过度竞争;面对有限的学校资源、复杂的内外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运用生态位扩充策略,通过挖掘、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不断开拓新的资源和生存空间,从而有效扩展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生态位的“态”、“势”,促使不同生态位的教育资源在实践中产生更大的作用;依托区域协同创新平台,运用生态位协同进化策略,通过政产研学协同合作、优势资源整合、特色学科交叉融合等协同合作模式,创建政策、服务、资源和区域等多维协同创新机制,促使各构成要素间形成复杂的协同效应,实现生态系统良性互动循环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张育广.高校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及建设策略——以广东工业大学国家级创客空间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3):101-106.
[2] 田贤鹏.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6(7):66-72.
[3] 刘福才,王发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性反思与实践路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8):6-11.
[4] 宋明顺,孙卫红,赵春鱼等.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困境与突破[J].中国大学教学,2017(12):31-36.
[5] 王占仁,刘志,刘海滨等.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2016(8):89-94+103.
[6] 隋姗姗,钱凤欢,王树恩.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析——基于国外经验比较与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角度[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05):105-108.
[7] 张育广,许泽浩,罗嘉文.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前孵化器及众创空间[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10-16.
[8] 朱春全.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1997,17(3):324-332.
[9] 张超,张育广.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培育的经验和启示——基于生态位理论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18(Z1),147-149.
基金项目:2018-2019年度广东省青少年研究课题项目“新工科视域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项目编号:2018WT025);2018年广东工业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新工科视域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项目编号:18ZS0008);2019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工科视阈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研究”(项目编号:20179GZGJ17);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就业创业研究项目“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2019JKCY005)。
作者简介:张超(1985- ),男,广东兴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通信作者:张鑫(1990- ),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