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跨单层地铁换乘站联通结构工法优化仿真研究
2020-12-07王伟
王伟
摘 要:长春地铁 1 号、2 号线在解放大路站进行换乘,换乘站为三连拱双柱式单层十字交叉联通结构。文章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单层联通结构仿真模型,对侧洞法和中洞法 2 种施工方法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仿真研究,优化分析十字交叉互联结构联络通道工法,以期能够提高类似地下互联结构工程的施工效率及安全性。
关键词:地铁;换乘车站;联通结构;侧洞法;中洞法;工法优化
中图分类号:TU476.4
1 工程概况
长春地铁解放大路站是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换乘车站,是长春地铁第一座换乘车站,也是国内第3座十字交叉换乘车站。车站位于人民大街和解放大路交叉口,属于长春市交通咽喉要道,地面交通十分繁忙,路口四周分布有多座高大建筑及文物保护古建筑,同时场址区域地下管线极为复杂。因此,工程建设中应严格控制地表沉降,以减少施工对周边建筑、地下管线及地面交通的影响。
1号线车站主体为岛式站台,双层、三跨拱顶直墙结构,采用一次扣拱暗挖逆作法施工;2号线车站主体为侧式站台,双层、双跨拱顶直墙结构,采用洞桩法(PBA)施工。1号、2号线车站主体通过三跨单层联通结构连接,供地铁车辆通行,对于单层联通结构施工,因开挖断面不大,侧洞法和中洞法等方法均可以选择,2种工法完成的主体结构一致,差异在于联通结构导洞施工步序,见图1(图1中①~⑨为导洞号及导洞施工序号)。为提升联通结构工程的施工效率及安全性,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单层联通结构仿真模型,对2 种施工方法引起的地表沉降规律进行仿真研究,优化分析联通结构工法。
2 仿真模型
结合工程经验和模型计算精度要求,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侧洞法和中洞法施工工序仿真模型,模型几何尺寸设定为60 m×15 m×40 m(长×宽×高)。模型上表面为自由面,将法向位移约束施加在其他表面上,假设地表应力应变以及材料应力应变均属于弹塑性。仿真模型的地表计算依据摩尔库仑准则,并且假设地表呈均质水平。初支和二衬设置为实体单元。建模时对结构物周边加密网格分布,在计算中不考虑管棚(视为安全储备),也不考虑在开挖过程中地下水所带来的影响。侧洞法和中洞法仿真模型见图2,仿真模型的地层和结构参数见表1。
3 侧洞法与中洞法地层/地表沉降分析
3.1 仿真步序
3.1.1 侧洞法仿真步序
侧洞法按照如下施工步序进行仿真分析,其中,施工阶段1为“侧部开挖”阶段包含步序(1)~步序(7),施工阶段2为“中部开挖”阶段包含步序(8)~步序(10)。
(1)管超前、严注浆,分台阶开挖两侧①号导洞,初支紧跟,待先开挖①号导洞贯通后,再开挖另一侧。
(2)依次开挖两侧②号导洞,初支紧跟,①号、②号导洞间距至少15 m。
(3)依次开挖两侧③号导洞,初支紧跟,②号导洞贯通后再开始开挖③号导洞。
(4)依次开挖两侧④号导洞,初支紧跟,③号、④号导洞间距至少5 m。
(5)依次开挖两侧⑤号导洞,初支紧跟,③号、⑤号导洞间距至少15 m。
(6)依次开挖两侧⑥号导洞,初支紧跟,⑤号、⑥号导洞间距至少15 m。
(7)根据监测情况分段拆除临时中隔壁,施作底梁、侧洞底板二衬,两侧导洞依次施作。在临时仰拱上施作中柱与顶梁,根据监测情况分段拆除下部临时仰拱,施作部分侧墙二衬。根据监测情况分段拆除中隔壁、临时仰拱,逐步完成侧洞二衬,两侧导洞依次施作。
(8)中洞开挖上台阶,初支紧跟,在中隔壁及时架设顶梁水平钢支撑。凿除顶部中隔壁并施作顶拱二衬,待顶拱强度合格后,紧随中台阶开挖,视监测情况设置中隔壁。
(9)下台阶采用短台阶开挖法,台阶长度不大于6m,封闭初支,分段拆除临时中隔壁,初支紧跟。
(10)分段拆除临时中隔壁,施作底板二衬,待二衬强度合格后,拆除临时钢支撑,完成主体结构。
3.1.2 中洞法仿真步序
中洞法按照如下施工步序进行仿真分析,其中,施工阶段1为“中部开挖”阶段包含步序(1)~步序(9),施工阶段2为“侧部开挖”阶段包含步序(10)~步序(13)。
(1)管超前、严注浆,分台阶开挖两侧①号导洞,初支紧跟。
(2)开挖②号导洞,初支紧跟, ①号、②号导洞间距至少15 m。
(3)②号导洞贯通后再开始开挖③号导洞,初支紧跟。
(4)开挖④号导洞,初支紧跟,③号、④号导洞间距至少5 m。
(5)开挖⑤号导洞,初支紧跟,③号、⑤号导洞间距至少15m。
(6)开挖⑥号导洞,初支紧跟,⑤号、⑥号导洞间距至少15m。
(7)根据监测情況分段拆除临时中隔壁,施作底梁、中洞底板二衬,待底板强度合格后,及时架设临时中隔壁。
(8)在临时仰拱上施作中柱。
(9)根据监测情况分段拆除上部临时中隔壁,施作顶梁、中洞顶拱二衬。
(10)中跨顶拱强度合格后,架设钢筋拉杆,对称开挖两侧⑦号导洞。
(11)对称开挖两侧⑧号导洞,⑦号、⑧号导洞间距至少15m。
(12)⑧号导洞开挖至少15m后,对称开挖两侧⑨号导洞,封闭初支。
(13)根据监测情况分段拆除中隔壁,依次完成侧洞底板二衬,两侧导洞对称进行,分段拆除剩余所有临时仰拱、中隔壁,二衬闭环,完成主体结构。
3.2 仿真结果分析
图3给出了侧洞法和中洞法施工完成后地层沉降云图,图4给出了各施工步序地表沉降槽曲线,表2给出了各施工步序地表沉降比例。综合分析图3、图4、表2数据如下。
(1)洞室开挖过程中,中洞顶部上方土体被多次扰动,形成上小下大的梯形土体沉降集中区域,侧洞法最终施工地表沉降小于中洞法。
(2)从整个施工过程仿真分析结果来看,侧洞法在阶段1的地表沉降占比69.55%,阶段2的地表沉降占比30.45%,阶段1地表沉降比阶段2多出39.1个百分点;中洞法在阶段1的地表沉降占比55.78%,阶段2的地表沉降占比44.22%,阶段1地表沉降比阶段2多出11.56个百分点。
(3)侧洞法和中洞法2种工法的阶段1的沉降量均明显大于阶段2,可见阶段1开挖是关键时期,开挖完成后及时完成支护的闭环、尽快健全结构整体受力刚度体系、勤量测同时补充临时支撑能有效减缓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的发展。
(4)侧洞法在阶段2的沉降发展比中洞法缓慢,最终地表沉降小于中洞法。总体上来看,侧洞法相比于中洞法对控制地表沉降更具优势。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长春地铁1号线和2号线解放大路换乘车站主体交叉结构——三跨单层地铁车站联通结构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软件仿真模拟侧洞法和中洞法2种工法下地层、地表沉降变化规律和大小。研究结果表明,侧洞法和中洞法2种工法施工阶段1的沉降量都明显大于阶段2,可见阶段1是开挖关键时期,阶段1开挖完成后要及时完成支护的闭环,尽快健全结构整体受力刚度体系,加强量测,补充临时支撑以有效减缓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的发展。侧洞法在阶段2的沉降值发展比中洞法缓慢,最终施工地表沉降小于中洞法。总体来看,侧洞法对控制地表沉降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梦恕.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及其发展[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2]贺少辉.地下工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3]苏会锋,刘维宁,彭智勇.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导洞暗挖施工数值模拟研究[J].铁道建筑,2011(9):2-65.
[4]吕娉霏.北京地铁7号线双井站PBA工法施工过程有限元模拟[D].陕西西安:长安大学,2011.
[5]张顶立,李鹏飞,侯艳娟,等.城市隧道开挖对地表建筑群的影响分析及其对策[J].岩土工程学报,2010,32(2):296-302.
[6]戴文亭,武皓,孙明志,等. 长春地铁解放大路站基于三维数值模拟的地铁车站施工工法优化分析[J]. 隧道建设,2016,186(1):12-19.
[7]郝佰洲. 长春地铁解放大路站的十字交叉地铁站施工技术研究[D]. 吉林长春:吉林大学,2015.
[8]孙明志,戴文亭,郝佰洲,等. 十导洞CRD工法地铁风道结构流固耦合数值分析[J]. 隧道建设,2015,174(1):22-27.
[9]陈惠嫦. 预留换乘节点对后期线路车站设计的影响——以广州地铁13号线鱼珠站为例[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7):1-5.
[10] 王群. 大跨暗挖地铁车站初支拱盖法优化施工及模拟计算分析[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6):45-49.
[11] 鲁亚朋. 地铁隧道联络线下穿游泳池施工技术方案研究[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0(4):45-48.
[12] 高立业. 复杂城市环境下既有地铁车站新建联络通道施工技术研究[J].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20,18(4):50-53.
[13] 田鲁鲁,周锦强,郭永发,等. 柱洞法施工地铁车站邻近管线变形控制技术[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0,23(70):69-73,78.
[14] Mroueh H,Shahrour I. A full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unneling–adjacent structures interaction[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2003,30(3):245-253.
[15] 韦京. 复杂环境条件下PBA工法地鐵车站结构和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16] 管诚. 地铁 PBA 工法地层位移及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分析[D].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9.
[17] 吴崔鹏.大断面隧道施工过程数值分析[D]. 陕西西安:长安大学,2009.
[18] 杜彬,谭忠盛,王梦恕. 地铁车站洞桩法施工对地层及邻近桩基的影响规律[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3):30-36.
[19] 彭文斌. FLAC 3D实用教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0] 冯慧君,范井越,张杰. 盾构隧道近距离旁穿地面建筑物的模拟分析[J]. 都市快轨交通,2009,22(1):74-77.
收稿日期 2020-07-03
责任编辑 朱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