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话人生
2020-12-07
余光中在《寻李白》中有这样一句为人所称颂:“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自古以来,关于“酒”的诗词歌赋数不胜数。“一片春愁待酒浇”“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借酒消愁愁更愁”,等等。
如果说“茶”是隐士的代表,那么“酒”就是消愁的象征。对酒当歌,吟一曲盛唐的风光;把酒作诗,写一场世间的美梦。让我们把酒话人生,一起谈谈酒背后的那些文化吧!
造酒说
猿猴造酒
猿猴以采集野果为生,且有善于藏果的特性。在自然界中,果实的生长有着严格的季节性,故常要有所储存。洪荒时代的古猿将一时吃不完的果实藏于岩洞、石洼中,久而久之,果实腐烂,那些含有糖分的野果通过自然界的野生酵母菌自然发酵成酒精、酒浆,因而便有了“猿猴善采百花酿酒”“尝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等传说。
“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百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
——陆柞蕃《粤西偶记》
猿猴喜酿酒,也喜欢喝酒。动画片《猴子捞月亮》就生动地表现了其喝酒被捉的情景。人们在猴子出没的地方摆了几缸香甜浓郁的美酒。猴子闻香而至,先是在酒缸前踌躇不前,接着小心翼翼地用指蘸酒吮尝。时间一久,没有发现什么可疑之处,终于经受不住美酒的诱惑,开怀畅饮起来,直到酩酊大醉,乖乖地被人捉住。这种捕捉猿猴的方法并非我国独有,东南亚一带的群众和非洲的土著民族捕捉猿猴或大猩猩时也都采用类似的方法。
仪狄造酒
仪,古文同“娥”,用现代语言翻译,就是狄姑娘或狄女士。这点古人是清楚的,因此东汉文人、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曾作过一篇《酒赋》,开头两句就说“帝女仪狄,旨酒是献”,点明了她的性别。
大禹是中国圣贤系列中领先的几位人物之一,以治黄河水患闻名。照说他工作那么辛苦,三過家门而不入,臣下关怀,发明点新鲜饮料慰劳解乏,也是献“忠心”的一种具体的方式。大禹也非木石,但问题就出在,他喝着好了,却没有对发明人加以奖励,反而疏远了他(她)。推测起来,不外乎是造酒耗费粮食,而在“上三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期,大禹关心的是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再加上喝多了会乱性,就与“贤明”与否无关了。所以后来夏商周三代的嗜酒之君,就成了“昏君”“暴君”的象征。
帝尧和帝舜都是大禹之前的人,比仪狄还要早,可见仪狄之前就有酒了。编成于西汉初年的《神农本草》中已经载有酒的性味,如果相信此说,那么远在传说中的神农氏时代就已经有酒了。用粮食酿酒是件程序、工艺都很复杂的事,单凭个人力量是难以完成的。仪狄再有能耐,发明创造酒,似不大可能。但如果说,她作为一位善酿美酒的匠人、大师,或是监督酿酒的官员,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完善了酿造的方法,最终酿出质地优良的酒醛,还是有可能的。郭沫若提出“相传禹臣仪狄开始造酒,这是指比原始社会时代的酒更甘美浓烈的旨酒”,这种说法似乎更可信。
杜康造酒
另一种说法是杜康造酒。杜康造酒的说法因曹操的《短歌行》中提到“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而流行。在这里,“杜康”是酒的代名词,因此,人们把姓杜名康的这个人当作酿酒的祖师。现代还有不少注释这首诗的人把杜康解释为最早的酿酒者。
但是,稍有点古文化知识的人都知道,杜这个姓是周朝才有的,如果存在杜康这样一个人,应该是春秋时代的人,最起码不会在周朝以前出现。据历史记载,在周以前就有酒了,例如有名的夏莱王和殷纣王,古书上都说他们有酒池糟丘;而甲骨文、金文里也已有了“酒”字。
研究酒的学者认为,杜康可能是周秦间一位著名的酿酒家。一提起杜康,人们就知道是讲酒。写过《酒谱》的宋朝人窦革就是这样推论的。这个推断大致可信。假使今天有一个诗人写道:“何以解忧,惟有茅台。”人们也会懂得是借酒消愁之意,绝不会把茅台当作酒的发明地或发明人。而在仪狄或杜康造酒说中,人们认为酒是大禹时代的仪狄和周代杜康所造,故有“仪狄始作酒醪”“少康作林酒”之说。
酒文化
酒在我国历史悠久,且深受人们喜爱,久而久之,也就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可以说,中国上下五千年就是一个酒的文化,就是一个酒的历史。李白有“举杯邀明月”的雅兴,苏轼有“把酒问青天”的胸怀,欧阳修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迈,曹操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杜甫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潇洒。
在中国现存的先秦古书中,不提到“酒”的书很少。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金文(铭刻在铜器上)都有“酒”字。古文字简单,“酒”字作“酉”,看上去像一个陶罐。再往前追溯,西安半坡村遗址所发掘出来的距今七千年左右的陶器中,就有像甲骨文和金文中的“酉”字形状的罐子;至于距今四千年前的山东大坟口遗址的发掘中,已有大量的搏、豆、杯等盛酒的陶器,证明了那时饮酒已相当普遍,酒文化的发展已有了一定水平。
春秋时代,从科技史和民俗学的角度而言,是一个酿酒与饮酒同趋大盛的时代。人们不仅使用“自然发酵法”酿酒,而且发明了曲粟酿酒,相当普遍地掌握了“固态发酵法”与“复式发酵法”酿酒。这是科技史上的一大进步,也可以说是除四大发明之外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比欧洲人领先了一千多年。
在西方,古代的酒主要是用葡萄酿造的,这从那时的神话传说中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代酿酒的原料都是粮食,葡萄直到西汉武帝时才从西域传入。古书上说“少康始作秫酒”,少康是夏朝的第五代君主;秫是一种黏性的黍,北方人称为“黄糯”。到了商代,又有“黍酒”“稷酒”,但都是粮食酒。战国时期,屈原的《九歌》里才出现“椒酒”“桂浆”;汉朝后才出现了花色繁多的“菊花酒”“枣酒”和不胜枚举的药酒。但这些酒仍然是将花和药配制在粮食酒里酿成的。随着葡萄的传入,西部的凉州(今属甘肃)一带才出现了少量以葡萄酿造的酒。
当下,杯中之物的队伍更加发展壮大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酒主要分国酒和洋酒两大类,国酒中又有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等等。
可以说,酒,在我国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文化盛况。
酒来了
醉了刘伶/狂了诗仙/张扬了曹孟德/书写了鸿门宴/湿了清明杏花雨/瘦了海棠李易安/景阳冈上/助武松三拳毙虎/浔阳楼头/纵宋江题诗造反/你啊你/成全了多少英雄豪杰/放倒了多少村夫莽汉
歌舞与你相佐/美色与你为伴/催诗情万丈/壮文人斗胆/有人借你发疯/有人借你夺权/有时你只是一个道具/烘托一下谈判桌上的氛围/有时你更像一种暗器/把贪杯的对手麻翻/你呀你/既入朱门豪宅/又进村舍陋院/既流溢皇室的金樽/又盛满农家的粗碗。
(节选自刘德亮《液体之火》)
心香一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