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谬敬”

2020-12-07华金良

文萃报·周二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吏部东阳士大夫

华金良

敬以待人,体现着一个人的素养。而尊敬一个人应是发自内心和真挚的,是对一个人高尚品德或超凡能力、卓越成就的敬佩,而不掺杂其他成分,更不违心做作、虚头巴脑,否则,就会成为“谬敬”。

《南史·何尚之传》载:南朝何尚之(字彦德)升任吏部侍郎后,回家省亲时,满朝官员纷纷到码头为他送行。到家后,其父何叔度问他:“闻汝来此,倾朝相送,可有幾客?”何尚之颇自豪地答道:“殆数百人。”何叔度笑着说:“此是送吏部郎耳,非关何彦德也。昔殷浩亦尝作豫章定省,送别者甚众,及废徙东阳,船泊征虏亭积日,乃至亲旧无复相窥者。”何叔度话的意思是,人家这是来送吏部侍郎的,跟你何尚之没多大关系。东晋时殷浩赴任豫章太守时,为他送行的人也很多,把码头都堵住了。但后来他被贬流放东阳信安时,亲戚朋友没有一个来送行的。”

很显然,何尚之遇到的就是“谬敬”。对于“谬敬”,首先要看得透,想得开。清人叶玉屏辑录的《六事箴言》有言:“禄位者,势分也;官守者,职分也。士大夫之视势分也宜假,其视职分也宜真。”就是说,爵禄和地位只是随权势而来的一种名分,职守则是应尽的本分,士大夫对权势、名分应该看得淡一些,而对于职守应该看得重一些。做到这点,自然不会被“谬敬”所麻醉和左右。

同时,也当小心提防“谬敬”。尤其有位有才有成者,面对如饴甘言、殷勤笑脸、悉心伺候,更应多长个心眼,多几份留意,多一些定力,识得破、忍得过,这样才能真保平安、真为人敬。(摘自《杂文月刊》)

猜你喜欢

吏部东阳士大夫
清季改革视阈下吏部官员群体的人事递嬗与结构变迁(1898—1911)
中山君有感于礼
阅读拙著需要回到历史现场
一兜橘子
中华典故一壶酒——瓮间吏部
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服饰的演变
请领导吃饭
近水楼台
我能不能养小白狗
东阳木雕的人物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