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油玉米华健1号在景电灌区的种植密度试验

2020-12-07柴广霞樊胜祖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9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

柴广霞 樊胜祖

摘要    为探索高油玉米品种华健1号的最佳种植密度,在景电灌区对华健1号高油玉米的种植密度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95 314株/hm2时华健1号玉米籽粒产量最高,可达3 583.7 kg/hm2,适宜种植密度范围是90 000~100 000株/hm2。出油率可达20.2%以上,玉米油颜色黄亮、清香宜人,可为本地增加新的保健植物油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油玉米;华健1号;种植密度;甘肃景泰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9-0027-02

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约1.8万hm2,种植比例达50%以上,位居各作物之首。玉米用途以饲用和制种玉米为主。

2019年笔者在景泰县景电一期灌区喜泉镇陈庄村示范基地开展了华健1号高油玉米种植密度试验,旨在摸索适合景电一期灌区该玉米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景泰县景电一期灌区喜泉镇陈庄村1组,北纬37°9′21″、东经104°1′53″,海拔1 651 m。前茬作物为番茄。3月9日多点采集耕作层(0~20 cm)土样,测得有机质18.0 g/kg,全氮1.17 g/kg,碱解氮91 mg/kg,有效磷15.0 mg/kg,速效钾142 mg/kg,全盐0.034 9%,pH值8.7。

1.2    供试材料

供试高油玉米品种为华健1号,其种子由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种植密度,分别为45 000、60 000、75 000、90 000、105 000、120 000株/hm2,其中对种植密度60 000、90 000、120 000株/hm2设置了1次区组内重复,其他种植密度处理没有区组重复,共9个小区,随机排列[1-3],小区面积为23.1 m2(7.0 m×3.3 m)。大小行种植,大行距70 cm,小行距40 cm,每穴点播3粒种子,定苗时每穴留1株苗。

1.4    试验实施

播种前(4月7日)基肥施高塔硝基复合肥(24.0-13.5-0)300 kg/hm2、磷酸二铵(18-46-0)375 kg/hm2、有机肥4 500 kg/hm2。4月9日播种,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 kg/hm2。全生育期灌水4次,人工除草,其他田间管理同当地大田。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玉米全生育期跟踪观察记载。成熟期每小区取样20株室内考种。9月30日收获,测产样方面积5.5 m2,将测产样方的茎叶和果穗分别装袋,充分风干后称重,测定籽粒含水率,并统一折算为14.0%含水率计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种植密度对华健1号玉米植株性状及生育期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种植密度的生育期基本一致。成熟期測定表明,华健1号的株高和穗位在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时出现峰值,但茎粗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2.2    不同种植密度对华健1号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华健1号的穗行数受种植密度变化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其他性状呈不同程度的递减趋势。

2.3    不同种植密度对华健1号玉米产量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采用二次抛物线模型,图1(a)反映了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趋势,可见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时产量数据表现异常;图1(b)是剔除该异常数据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趋势,采用SPSS软件得到产量(kg/hm2)与密度(株/hm2)的关系式为:

y=-4.816 7E-7x2+0.091 82x2-792.13

该式显著性检验概率P=0.045,达统计学显著水平;R2=0.955 4,可以良好反映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据上述关系式求得,在种植密度为95 314株/hm2时产量达最高值(3 583.7 kg/hm2)。适宜种植密度范围是90 000~100 000株/hm2。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华健1号玉米适宜于景电灌区种植,适宜种植密度范围是90 000~100 000株/hm2,种植密度为95 314株/hm2时华健1号籽粒产量最高,可达3 583.7 kg/hm2。

试用当地普通榨油机,榨油温度100 ℃时可顺利出油,出油率可达20.2%以上;玉米油颜色黄亮,清香宜人,没有异味。

高油玉米是玉米种植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试验表明,华健1号高油玉米的含油量很高,但是单产较低。根据前人研究,种植密度对高油玉米的产量和籽粒出油率均有影响,并且种植密度和施肥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4-6]。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相关试验,为优质高产提供更多技术依据。

4    参考文献

[1] 陈树宾.不同密度下高油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性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2] 王璞,王伟东,王启现.密度对高油玉米298产量和含油率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2,10(2):49-52.

[3] 吴建明,陆国盈,梁和.肥料与密度对高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3-185.

[4] 李洪,李育才.种植密度与高油玉米籽粒含油率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5):33-34.

[5] 寇思荣.特用玉米及其发展前景[J].甘肃农业科技,2001(6):14-15.

[6] 阎昊,郭建文,马涌,等.糯玉米合理种植密度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24):48-49.

作者简介   柴广霞(1972—),女,甘肃景泰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试验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20-05-26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
不同种植密度对烟后秋甜玉米金甜钰6号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种植密度对马铃薯中薯5号产量的影响
濮椒4号早春塑料大棚种植密度试验
不同播期、种植密度及整枝方式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