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勾吴强主夫差的尚武情怀

2020-12-07邵煜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8期
关键词:夫差军事

邵煜

摘 要:吴王夫差是春秋末期的霸主,降伏越国后剑指北方,北上参与中原争霸,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春秋左传》中关于夫差的记录较为丰富,是研究夫差尚武情怀的重要资料。文章通过对苏州东吴博物馆馆藏吴王夫差剑的赏析展示了吴王夫差的尚武情怀。

关键词:夫差;吴王剑;军事;《春秋左传》

春秋时期,吴国铸剑技术精良,有“吴越兵器甲天下”之谓。吴王夫差在位时吴国国力强盛,北伐争霸,《春秋左传》中记载了大量相关史料,可见夫差强烈的尚武情怀。

苏州东吴博物馆馆藏的吴王夫差剑向世人展示了春秋时期的吴国在金属冶炼技术上的成熟与先进。周代《考工记》载:“(剑)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这柄夫差剑十分精美,剑有铭文十字:“攻吾王夫差自作其元用” (图1、图2)。其中,“攻吾”即春秋时期吴国的称谓;“自作其元用”即夫差自己所用。佩剑之风在春秋时期十分盛行,吴国的铸剑技术尤其精湛,出现这种情况有其军事背景,也有社会文化背景。君主尚武,要为吴国争夺霸权,这是军事背景;其国民尚武,以佩剑为时尚,便是社会文化的背景。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征服南方越国后,将目标转向北方,雄心勃勃地参与中原大国争霸。《春秋左传》中有大量夫差对外征伐的记录。其中,鲁哀公执政时期(公元前494年~公元前468年)与吴王夫差执政时期(公元前495年~公元前473年)近乎一致,从鲁国史官的角度研究夫差的军事征伐,以对手的角度来衡量夫差,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吴王夫差剑主人的尚武情怀。

《春秋左传》记载,鲁哀公元年春(前494),“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檇李之仇”,越王勾践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嚭求和,“吴子将许之”。伍子胥力谏夫差对越战事需彻底,安定吴国后方,但是没有得到夫差的肯定。“三月,越及吴平,吴入越,不书,吴不告庆,越不告败也。”由此看出越国的降服只是表象,实则吴越双方达成和解,推测夫差的注意力早已转向北方,希望尽早结束与越国的纠缠,伯嚭收受贿赂而劝夫差保留越国,顺应了夫差急于北伐争霸的想法。然而,伍子胥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在力谏不得后,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意思是不彻底解决越国,吴国的宫室将被越国毁坏,沦为污池,吴国将亡。

鲁哀公元年(前494)秋八月,吴军入侵陈国,“修旧怨也”,旧怨源于吴王阖闾时期,吴军攻破楚国都城后,派遣使者召陈怀公前来道贺。陈国大夫逢滑劝谏怀公言:“国之有是多矣,何必不复。小国犹复,况大国乎?”他相信楚国还会复国,吴军占领郢都只是暂时的,不必为此放弃陈楚两国的交情。陈怀公听罢,拒绝了吴王的召唤。因此结下所谓“旧怨”,但吴军此次入侵陈国并没有获得理想的战果。

鲁哀公六年(前489)春,吴军再次入侵陈国,“复修旧怨也”。楚王言先君与陈国有盟约,遂举兵救陈,于城父与吴军对峙。但因楚王薨逝,楚军退出战场,吴军乘势降伏陈国。

吴国两次攻打陈国,史书上皆言“旧怨”,对夫差来说,这只是表面的“出师之名”,真实的目的是其争霸大志。西周所封的诸侯国爵位有五级,即“公、侯、伯、子、男”。这一时期有10个地位尊贵的诸侯国,即“齐、鲁、晋、宋、陈、卫、蔡、曹、郑、燕”。陈国受封为二等爵位,地位十分尊贵,而吳国的爵位列四等子爵。据史书记载,吴国最早是周太王之子泰伯和仲雍建立,泰伯是周文王的伯父,从血统上来说应是周王室的嫡系。但在西周创立后,给予吴君周章的仅是四等子爵,爵位传至泰伯十九世孙寿梦时,吴君自称王,但没有得到周王室和其他上等诸侯国的认可,甚至遭到鄙夷。因此,位列上等、获得列国认可是夫差频繁用兵的真实目的。

鲁哀公六年(前489),夫差伐陈后移师北上,路过宋国,宋人向夫差进贡百牢。西周礼制规定牛羊猪三头为一牢,又称之为“太牢”,是周天子祭祀社稷时的配置,诸侯祭祀只能使用“少牢”,即“羊猪两头”。鲁哀公七年(前488)夏,吴王夫差会鲁公于鄫(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境内),夫差要求鲁国像宋国一样进贡百牢。夫差对鲁国贡品的要求被鲁国人看作是严重的僭越,但夫差并不理睬,依然坚持自己的要求。鲁人叹曰:“吴将亡矣。”虽然鲁国被迫向夫差进贡了百牢,但鲁国上下对夫差的僭越之举十分反感。

鲁哀公七年(前488)秋,鲁国大夫季康子出兵伐邾,邾大夫茅夷鸿向吴国求援,对夫差言:“(鲁)背君之盟,辟君之执事,以陵我小国,邾非敢自爱也,惧君威之不立。君威之不立,小国之忧也。若夏盟于鄫衍,秋而背之,成求而不违,四方诸侯,其何以事君?”这些说辞是春秋时期小国的生存之道,但正中夫差下怀,吴国欲称霸,必须得到四方诸侯的认可,于是,鲁哀公八年(前487)春,吴国起军伐鲁,在夷地与鲁军大战,吴军经过几次交战,虽然连连得胜,但劳师远征,对鲁国的征伐已是强弩之末,于是提出议和。何况鲁国与齐国唇齿相依,吴军若想吞并鲁国,势必会与齐国交战,吴国此次出兵,一为邾国被鲁国吞灭之事,二为向中原各国炫耀兵威。连胜之时达成议和,说明吴国是实至名归的军事强国且是仁义之师,收到了吴军此次远征最理想的效果,于是“吴人盟而还”。

鲁哀公八年(前487)夏,齐鲁两国因为季康子之妹季姬而大动干戈,齐悼公派使者请求吴国发兵协力攻打鲁国,鲁国惧怕南北两个大国的夹击,希望吴国能退军,齐鲁两国和解。这件事说明此时的吴国已经成了中原各诸侯国眼中的大国。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春,齐国出兵攻打鲁国,五月,吴鲁两国再次联合攻齐。双方在艾陵(今山东省莱芜市东南)对阵,“王(夫差)卒助之,大败齐师”,齐军损失战车八百辆,阵亡三千甲士。

鲁哀公十三年(前482)夏,吴王夫差、鲁哀公、晋定公、单平公于黄池(今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南)会盟。夫差欲霸中国,尊天子令诸侯。六月,勾践率领越国军队分两路进攻吴国都城,吴国军队不敌勾践亲率的主力,吴国太子被俘。同年冬,吴越议和。自此,吴国的军事力量渐渐削弱。

鲁哀公十七年(前478)三月,越王勾践再次兴兵伐吴,在笠泽(今江苏省吴江一带)与吴军大战,“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军而鼓之,吴师大乱,遂败之。”三年后,越国军队再次包围吴都,夫差自刎,吴国灭。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僭越,不尊天子。中原诸侯国以血统、国力和天子为外交牌,在各种会盟称霸中反复使用,位于东南的吴王夫差自然也不能脱离这种套路。论血统,开国君王泰伯、仲雍是周朝嫡系,血统高贵;论国力,此时的吴国当属强国。因此,吴王夫差也要北上会盟争霸,但纵观历史人物对夫差的评价,大多是贬低的。子贡言:“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子贡对夫差的评价核心是对其穷兵黩武和不尊周礼的批判。吴国的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寿梦之子季札对夫差热衷征伐也多有不满。除了热衷征伐,后世对夫差沉迷美色,杀良臣、重奸佞,荒诞误国也多有批判。依据史实来看,征伐之事最伤民力,民既要从军,又要耕种,民疲则国无后力,即使一时强大,也不能持久。夫差亡国之因完全在于其连年征伐耗尽了吴国国力。

综合史料再反观夫差剑,回顾吴王夫差的一生令人唏嘘。吴虽有精良之器,而壮志未酬,江山难固,终亡于越。以物言史,以史为鉴,夫差留给后世的不过是精美吴王剑中的尚武情怀而已。

参考文献

[1]左丘明.春秋左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2]肖梦龙.吴越宝剑甲天下—苏州东吴博物馆藏铜剑鉴赏[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5):10-15.

猜你喜欢

夫差军事
卧薪尝胆
任性的自恋,隐忍的自强
西施的爱情
军事鬼才
卧薪尝胆
谜底大揭秘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