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的史料价值

2020-12-07古力阿伊木·亚克甫马雯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8期
关键词:清代文书契约

古力阿伊木·亚克甫 马雯静

摘 要:清代察合台文契约文书是关于清代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清代察合台文契约保存了大量民间契约的稀见样本,为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清代民间社会秩序自我管理、有序运行的真实场景拓宽了视野。

关键词:清代;察合台文;契约;文书

察合台文契约文书内容丰富,涉及商业交易类、分割财产类、继承遗产类、捐赠类、借贷款类等许多方面,反映当时维吾尔族社会、文化、政治及经济等方面的真实状况,表现出当时维吾尔族百姓最原本的生产生活状态,包括农业生产、衣食住行、医疗。清朝统治新疆后,在维吾尔族地区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并扩大产业规模,以便稳定社会,同时为加强屯垦戍边,进行了不同形式和不同性质的屯兵,开荒屯田,进一步丰富了所有制的种类。

第一,察合台文契约保存了清代工商领域契约文书的样本。在清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文书协调了社会各阶层的关系,保护百姓的私有财产和解决民事纠纷。契约文书普遍地存在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中,它同时还折射出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诸多问题,契约文书和民间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反映了清代工商领域的发展。大量民间契约文书是了解当时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和文化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不完全统计,我们了解到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察合台文契约文书数量有了质的飞跃,工商领域带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这也正是如今保存有大量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的客观原因之一。

国内外在收藏研究察合台文上都有了明显的成果,国外对察合台文文献的整理、研究起步较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收藏了不少的察合台文契约文书,比如瑞典古纳尔雅琳收藏中心收藏了不少关于察合台文的契约文书,其中包括日本学者ONUMA Takahiro在《察合台文和满文行政文书文献研究》中提供日本收藏的一件行政文书;KIMHodong在《瑞典古纳尔雅琳收藏中心的七件皇家法令研究》中提供了瑞典收藏的七件行政文书;Sugawara Jun在《传统与采用:新疆自治区土地相关契约文书的构成和要素(1884年至1955年)》中,共提供了日本收藏的153件契约文书的目录。

国内学者王守礼、李进新编著的《新疆维吾尔族契约文书资料选编》,全书共收录314件文书。2010—2015年陈世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疆维吾尔民族察合台文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待出版)圆满完成,总共收录、撰写并汉译近2000件文书,是目前为止最有权威的参考依据,其中研究成果《维吾尔族契约文书译注》共收录400件文书。此外还有零散的契约文书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其中娄晓瑞的《清代南疆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研究》中收录62件,艾尔肯·依德力斯的《清代天山南路察合台文社会经济文书研究》中收录62件,叶金凤的《从察合台文社会经济文书看清代南疆的民间经济往来》中收录54件,伊卜拉伊木·马木提的《近代维吾尔语文书语言研究》中收录20件,古力阿伊木·亚克甫的《后期察合台文文献—契约文书研究》中收录20件,伊迪日斯·图尔尼亚孜的《察合台文文献塔维力亚研究》中收录20件,于红梅的《清代天山南路察合台文社会经济文书研究—试论清代文维吾尔族的法律体系》中收录12件,祖木热提·阿山的《吐鲁番新发现察合台文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中收录11件,艾哈迈特·霍加的《明清时期部分察合台维吾尔文政府文书研究》中收录1件。除此还收录了穆哈拜提·特来提的《一件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研究》、帕丽但·牙森的《两件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研究》、何星亮《清代勘分中俄科塔边界大臣的第一件察合台文文书研究》。新疆图书馆、新疆古籍办、新疆大学图书馆等也收藏了不少关于察合台文的契约文书。这些文书分别涉及土地房屋买卖、典当、租佃、分家、赠予、兑换、继承、承包、雇佣、还贷等家庭人身财产及农业生产的契约。由此可见,清代买卖类契约文书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并为买卖交易和工商业营销等方面提供宝贵的材料。

第二,契约文书作为当时的证实材料,反映各方面的社会状况。早期天山南北民间土地的实际所有权仍然紧握在统治者手中,为满足封建私有制的需求,政府在保护土地等类的私有财产方面制订了明确的法规。所谓所有权是指对财产享有的绝对性、排他性和永续性的权利,具体包括所有和使用等权利,终止土地所有权时必需持有转让许可,而这种转让许可只有经过官府的审批方能生效。诚然,这亦可理解为是从法律方面对生产关系进行肯定。社会的变革往往源于生产关系的改变,而生产关系的改变势必会涉及生产者之间的联系。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命脉,其所有权的变更可算作是当时社会的一大要事。因此,在此番事宜中为了调解人际关系、避免产生矛盾纠纷,就必须具备翔实可信的凭证、证明、协议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土地买卖契约文书是上层结构夯实经济基础的一种法律限定表现。据已有文献资料显示,早期土地契约文书涵盖以下内容:购买土地时双方办理手续,转让土地的所有权,钱物两清后,购买土地一方必须履行缴纳赋税的义务;出售方须保证不再与第三者进行交易,确保土地产权清楚,不能是瓦合甫(捐赠)土地、赠予土地或墓地;卖方必须在自主自愿的前提下出售土地,不得受他人胁迫;契约一旦成立,任何一方不得反悔,亲戚朋友不得干涉;买卖双方除外,须有数名见证人对契约文书的内容做出法律公证。买卖双方的职责明确后,须各司其职,最后契约文书加盖官府印章,作为凭证留存。除了经济类契约和瓦合甫契约这两大类,还存在私有土地的继承、转让等,遗产问题、民事纠纷等相关契约都从侧面不同的反映出南疆地区清代的社会内部状况。

第三,真实反映普通百姓的社会生活。契约文书真实记录了广大社会底层百姓因生活所迫或其他原因转移私有财产的所有权,真实地保留了当时百姓处于生活困境却又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形,而这些又恰恰未被官方记载,在补充史料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比如土地买卖过程集中折射出南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形态,因为百姓长期生活在封建所有制的统治下,大都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导致社会经济的主体集中在农业方面。又因土地的合并及地主巴依的垄断大大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社会各阶级的分裂。田赋地税、军台差徭等封建政策法规致使南疆地区经济发展嚴重滞后,甚至一度濒临崩溃,维吾尔农民的生活更是贫困潦倒。为了度日,他们不得不卖地、卖房,甚至因为不堪苛捐重税而将自家的田地捐赠给清真寺、经学院等宗教场所,失去土地的群众只能靠给他人做雇农维持生活。虽然雇农的身份仍使他们饱受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人身受限,但至少摆脱了无休止的差使徭役。清朝时期签署的土地买卖契约文书中大都以此类问题为核心,揭示了宗教与风俗之间的关系。

第四,体现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法律制度的面貌。察合台文契约文书按照意义可分认为是存在大量经济、法律方面历史的史料,其内容全面,资料翔实,涉及各时期有关土地的法律制度、赋税的法律制度、农业生产的法律制度、货币的法律制度、商业的法律制度、矿业的法律制度、物权债权的法律制度等,是考察和研究新疆地区历史上各少数民族法律制度发展演变的重要依据。契约文书同时也是一种民间法律文书,基本上都盖有印章,以彰显其合法有效性。契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在少数民族社会生活中同样发揮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维持社会的秩序,满足个人的需要,培养社会角色,确保经济社会的运行。契约在某种程度上调整和规范本民族成员的行为举止,并协调社会关系达到维护民族共同利益的目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新疆各民族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过程中的作用与效果。

第五,体现社会文化的构成价值。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的真实性很高,因为契约文书是从当时民间社会关系行为中自然产生的文字性文献,是当时民间社会、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其书写及用词非常淳朴简要,并且具有原始的美感。首先,在学术研究中契约文书的历史性及学术价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研究新疆丰富的历史文化的贡献也是非常大的。其次,为了进一步研究当时的社会制度,了解社会文化,必须要通过对察合台文契约文书进行搜集整理并加以研究,比如在很多契约文书中记载着很多关于土地、房屋买卖的相关内容,通过这些内容方便了解当时的买卖制度、买卖规则及价格规制等多层经济体制。还有些契约文书中记载了很多地名及特殊的专有名词,通过对这些地名和专有名词进行研讨,可以了解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发生着的语言变化、语言阶层改变等,同时也可以了解到维吾尔族百姓的社会生产劳动的发展变化。再次,通过契约文书也可以更深一步地了解新疆的历史发展变化。法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契约文书中所体现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并推动法律文化的发展。除此之外,清代出现了大量有关察合台文的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等方面,这也正是对社会文化的集中体现。清代察合台文契约文书可以作为民间社会文化生活内容的载体,通过这些契约文书更加真实地展现清代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发展的方向,同时让读者更加客观地了解到当时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状态。由此可知,清代契约文书对社会文化的构成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第六,文献涉及多项学科,便于交叉研究。契约文书从表面上看,绝大部分内容是房屋、土地等物权的交易类文书。但是当我们透过这些契约文书回顾当时的社会背景时,可以看到这些契约文书真实再现了民间生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内容。一张简单的土地买卖契约文书,当我们用不同的视角看待时,它可能涉及经济史、法制史,还可能涉及社会史,也会涉及经济史;诉讼类文书也会存在涉及法制史、社会生活史等问题。通过对民间契约文书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从各个角度对新疆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地了解,还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间互相了解。这也为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书面材料。

这些契约作为文字材料一方面真实反映了早期社会的一种买卖关系,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即除了阐明土地所有制形式外,同时展现出当时百姓与上层社会间土地交易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状况,百姓在上层社会的压迫下,向上发展可以成为地主、富农,向下发展不得不出售土地,沦为流民,自谋出路。契约文书作为清代文化生活的载体,也为研究早期历法提供了资料,让我们了解并掌握了契约形成的具体时间。除此之外,从“库纳苦拉巴扎尔”“拜贺日穆斯亚”等地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地名也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对当时的文化现象有进一步的体现。这些地名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更替,因此,对于地名研究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不同时期人名也有所不同,人名作为典型的时代代表,也可以反映出一定时期的历史特征、时代内容和社会现象。同样维吾尔人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代表一定的时代精神,不同时期取名方式的不同及取名的特点同样可作为翔实可靠的借鉴资料。清代维吾尔族百姓以农业生产生活为主,当时生产生活已离不开度量衡单位。现如今度量衡单位已普遍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中,清代度量衡单位的逐渐使用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文化基础。由此可见,契约文书不仅真实再现了早期社会的经济状况,而且能为历史学、语言学、命名学、法律学、文件学、地名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总而言之,清代察合台文契约文书的包容性很广,体现方式多样,涵盖范围大,其中还包含一些没有被发现的契约文体,但这不妨碍我们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与思考。现存的契约文书已为我们提供了可反映当时社会现状、社会文化背景及其相关法律制度的可靠翔实的史料,同样也可以为其他学者探讨清代民间社会风俗及民族关系等方面提供帮助。契约文书作为直接关系民生的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可以补正史的不足,也为我们研究清代新疆的社会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将察合台文契约文书和汉文文献及其他古典文献相结合进行研究,互相补正,同时将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角度相互结合,拓展史料的范围,使其能真正地发挥史料价值,这对史学研究将有极大的帮助和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世才.清代新疆天山南路维吾尔社会结构与变迁[J].西域研究,2012(1):23-36,142.

[2]陈世明.察合台文契约文书所反映的维汉和谐关系[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86-90.

[3]徐嘉露.明代民间日用类书契约体式的史料价值[J].北方文物,2018(2):97-105.

[4]秦进才.大觉寺所藏清代契约文书史料价值浅谈[J].中国农史,2006(2):90-98

[5]滨田正美,陈俊谋.十九世纪维吾尔历史文献导言[J].世界民族,1985(6):40-49.

猜你喜欢

清代文书契约
黑水城遗址出土F20:W63a文书研究
我的小天地
除了合理、最强、高效“3+1文书写作法”的代名词还有什么?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新版民事诉讼文书样式将投入使用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群体认同调节下的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