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颐和园

2020-12-07徐皓

炎黄地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昆明湖颐和园长廊

徐皓

颐和园是中国的文化古迹之一,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其内的园林植物与水生植物种类丰富,建筑物极具特色,富有观赏、研究价值。其内的建筑,植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无论在哪个季节、哪个时辰去观赏,都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惊喜。颐和园内的收藏众多,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皇家博物馆。在社会日渐发达的今天,人们更喜欢去颐和园内旅游,放松心情,感受美丽静谧的时光。为了让游者能够更好地仔细游赏颐和园景色,本文对北京颐和园内景观布局和特色建筑做了具体描述。

古建筑是对历史文化最真实的诠释、是对过去,未来发展的一种参考,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作为中国现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不仅有令人醉心的景色,也能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山与水、建筑与环境设计的精巧。

地理位置

颐和园的选址遵循古典园林的传统,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离北京市区差不多十五公里,面积广、规模大,共占地二百九十公顷,依山傍水,紧邻圆明园。

历史

颐和园最早是金元年间建立的金山行宫,之后它有过许多称呼,元代時曾称呼为瓮山泊,明代时又有西湖的美誉之称。之前曾在这里创立了圆静寺,清朝时把湖东岸作为岸堤建成了湖泊,更名万寿山、昆明湖,在其荒废后改建大报恩灵寿寺,装饰康桥水榭,取名清漪园。清漪园中加入了中国传统神话的精思巧妙,在昆明湖以及西侧两湖内造了三个美丽小屿:分别是北海南门外的团城岛、昆明湖东南侧的南湖岛和颐和园西南湖的藻鉴堂岛。

清朝道光年后,因为国力衰微,经济不发达,三岛被撤除,逐渐被荒废。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侵时用大火烧毁了大报恩灵寿寺。光绪十二年,清廷重建大报恩灵寿寺,在原址建立了排云殿和德辉殿。宣统三年溥仪退位,颐和园由内务府管理。民国三年,颐和园启动售票筹款的模式来补贴清室财政。

布局

颐和园集丰富的园林艺术,利用周围环境资源精巧设计、脉络分明,建筑与环境相结合,让人在居住游览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有多个地方可全览颐和园景观。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本框架,园中建筑有上百座,院落共有二十多个,共划有三个区:有生活居住的宫廷区,适合观赏风景的前山前湖景区和后湖后山景区。

宫廷区包含勤政殿、二宫门、仁寿殿、乐寿堂、玉兰堂等,是清末皇帝进行内政、外交工作的地方。前湖景区是颐和园的主要区域,南面为万寿山,与它相对的是昆明湖,湖中有六个岛屿,一个长堤,长堤将湖划为里湖、外湖、西北水域。中轴线两旁以佛香阁、排云殿为基础建立起的重廊殿宇,由二宫门、德辉殿、佛香阁,一直到山顶的智慧海,山路蜿蜒曲折,山峰更是巍峨高耸,直入云端。后山为万寿山北面,后山山势较缓,有东桃花沟和西桃花沟两条沟渠,以及坐落在高坡处的圣览亭。

风景名胜

颐和园中建筑物和景点数不胜数,有八大著名景点,分别是排云殿、乐寿堂、东宫门区、昆明湖、铜牛与十七孔桥、佛香阁和长廊。

颐和园的最高处就是排云殿了,排云殿东殿是芳辉殿,西殿是紫霄殿,排云殿后院有高台,台阶共有八十九级,全部曲折而上,通向台上的德辉殿。

乐寿堂的主要作用是居住,建于乾隆十五年间,面朝昆明湖,后面则是万寿山,布局优美。乐寿堂殿内有屏风以及皇帝用的宝座和御案。西套间为皇帝的寝室,东套间是皇帝换衣的地方。院内种植着各色各样的花卉,有国色天香的牡丹、洁白无瑕的玉兰和娇艳动人的海棠花等等,在春夏交界时蓓蕾初绽,姹紫嫣红格外引人注目。

东宫门区的位置位于颐和园最东面,是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还设有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正中有三个门洞,是颐和园的正门。中门是皇帝、皇后和太后的专用通道,称为中门,王公大臣们则从两旁门出入。东门的门楣檐下都用油彩描画着色彩缤纷的图案,显得大气磅礴。

昆明湖占据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昆明湖景色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射下湖水波光粼粼,一碧万顷。湖中有一小堤,堤上桃花嫣红、柳枝碧绿、花木繁盛,清风徐来,自有一种世外桃林的梦幻感。

昆明湖里有一座石桥,由于桥身有十七个洞,因此把这座桥命名为十七孔桥,十七孔桥上有许多石柱,石柱上刻有不同形态的狮子,活灵活现,可爱无比。在其上可尽观昆明湖景色。铜牛的位置在十七孔桥的前方,远眺十七孔桥,据说是根据牛郎织女的传说来建立的。

万寿山是燕山余脉,楼宇恢弘,山势起伏而绵延曲折,四周的景点数不胜数,有嘉荫轩、寅辉城关、紫气东来城关、益寿堂、重翠亭、荟亭、多宝琉璃塔景等等,其中佛香阁就建立于万寿山上,佛香阁是颐和园的中心,登上佛香阁,可以观览到颐和园全园的景观,十分壮丽。

长廊坐落在万寿山南麓,总长度为728米,是公认的世界第一长廊。枋梁上彩绘众多,共14000多幅,由山川、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典故等构成,长廊两旁有不少争奇斗艳、竞相开放、各式各样的花朵。

颐和园内的知春亭是一个绝好的观景点,知春亭建立在小岛上,四面临水,这里视野开阔,北面是山景,南面是水景,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冬去春来,有亭可知春。

传说

要讲颐和园,就不得不说一下其充满神秘色彩的传说了。比如“宫女的传说”,据说十分孝顺的乾隆为母办寿,集人力物力财力在翁山建了一座延寿寺,为了能够让母亲游览时更舒服,又在昆明湖与万寿山的交界处建立了长廊,由于乾隆的母亲格外喜爱民间轶事,就让宫女们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为了方便记住这些故事,就在走廊的梁木上画上了彩画,这就是颐和园长廊彩画的由来。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为享乐,用公款修葺了颐和园,由于要把颐和园修建的更像天上,按照布局把佛香阁当作天宫、昆明湖比作天河。与天河相连的便是牛郎,织女了。于是在昆明湖旁边放置一座铜牛,寓意牛郎;织女亭建在了石舫旁边。自此,铜牛日日夜夜看着“女”,却不能在一起。 在一年的七夕节,铜牛突然动了起来,游向织女湖。慈禧太后知道了,为了阻止铜牛跑,就下令用链子固定住铜牛——这就是著名的铜牛传说。

过去,皇家园林是皇家形象以及皇室兴衰的象征,大多数都是金碧辉煌、大气磅礴的,现如今,历经朝代的更替以及诸多变故,存下来的只有一少部分了。颐和园作为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园林,其珍稀程度可见,美丽景色说不尽,布局格式凝聚了无数人民的心血,是真正的“天上人间”。

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昆明湖颐和园长廊
北京颐和园
昆明湖: 京城的生命之水
巧用比喻 选用动词
颐和园
漫画长廊
北京发布
漫画长廊
漫画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