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义感对老年人死亡焦虑的影响
2020-12-07吴绍芬
摘 要: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退化使得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加近距离地面对死亡问题,也更容易产生死亡焦虑。但老年个体若体验到很强的生命意义感,认为自己的一生过得丰富且有价值,那么将能有效地缓解死亡问题带来的焦虑情绪。因此,生命意义对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老年人;死亡焦虑;生命意义
作者简介:吴绍芬(1997-)女,汉族,重庆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一、 引言
死亡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与死亡更加接近的老年人很容易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强烈的恐惧情绪。在心理学领域,这种精神状态被称为“死亡焦虑(death anxiety)”。北美护理诊断协会将死亡焦虑定义为一种与死亡或濒死相关的不安全、焦虑或恐惧的情绪。
尽管死亡焦虑是社会中的普遍现象,但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在遇到与死亡相关事件时可能更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惧。当个体步入生命历程的最后阶段——老年期,死亡的阴霾侵袭而来,使他们无法完全摆脱对死亡的焦虑。一方面,老年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终结,身体机能的退行性变化更是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死亡的逼近,从而更易产生焦虑情绪;但另一方面,老年人对自己一生的反省和回顾也日益频繁,若个体认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已得到实现,认为自己的一生有意义,那么对死亡更多的是持认可和接纳的态度,则会较少体验到焦虑的情绪。由此可以看出,生命意义对于缓解老年人的死亡焦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生命意义与老年人死亡焦虑
Steger和Frazier认为,生命意义是个体理解生命的能力,包括理解自己、环境以及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能力,即理解自身和外部世界并适应它的能力。[1]Steger提出了生命意义的二维模型:存在意义感和寻求意义感。存在意义感,个体的认知维度,即个体对自身生命含义的理解和对自己人生目标与使命的认识;寻求意义感,个体的动机维度,即个体通过后天学习、寻找和创造生活中的意义事件。[2]因此,生命意义的二维模型不仅要求个体认识自身的意义,还要求个体不断创造意义。该模型表明,当个体处于生命晚期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如果认为自己通过努力实现了人生目标,认为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有所贡献,实现了人生价值、完成了使命,便能获得自身生命的意义。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生命意义与死亡焦虑的之间的关系。在Routledge和Juhl的研究中,要求被试想象自己死亡时的场景,发现只有那些生命意义微弱的人才会感受到死亡焦虑。[3]郭玮等人在研究中国老年人生命意义与死亡焦虑之间的关系时发现,老年人体验到的生命意义感与死亡焦虑呈负相关,在生命意义的评估维度上得分越高,死亡焦虑得分就越低。[4]这表明,较强的生命意义感与低死亡焦虑具有相关性。在Moore与其同事的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生命意义得分高的个体即使在受病痛折磨时,也能更乐观地面对死亡。[5]
根据由Wong提出的意义管理理论(meaning management theory, MMT),人类是寻求意义和创造意义的生物,并有两个基本的动机:生存和寻找生存的意义。[6]MMT预测,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缓解死亡焦虑的最好方式,它同时也假设人类通过过有意义的生活、关注积极的成长来抵御死亡焦虑。简单而言,如果个体相信自身的存在是有意义的,并在自己的社群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他很有可能不会受到死亡的威胁,反而能够客观地看待死亡,从容地接受死亡,从而感受到更低程度的死亡焦虑。
三、 小结
如前所述,人们在晚年可以通过关注或创造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获得缓解死亡焦虑的力量,这与通过增加积极心理减少死亡焦虑是一致的。因而无论过程长短,都应该帮助个体在晚年追求或创造价值。这也启示社会应该帮助老年人创造独特的人生经历,促进其对生命经历和意义的探寻,提高其内在的生命意义感,如此便能减少老年人在面对死亡时的焦虑情绪。
参考文献
[1] Steger MF, Frazier P. Meaning in life: one link in the chain from religiousness to well-being. J Couns Psychol. 2005;52(4):574–82.
[2] Steger MF. Making meaning in life. Psychol Inq. 2012;23(4):381–5.
[3] Routledge C, Juhl J. When death thoughts lead to death fears: mortality salience increases death anxiety for individuals who lack meaning in life. Cognit Emot. 2010;24(5):848–54.
[4] 郭瑋,张兵华,付友兰,何华.老年人生命意义、自尊对死亡焦虑的影响[M]护理研究,2020,(05):922-924.
[5] Moore SL, Metcalf B, Schow E. The quest for meaning in aging.Geriatr Nurs. 2006;27(5):293–9.
[6] Wong PT. Meaning management theory and death acceptance. In: Existential and spiritual issues in death attitudes. Mahwa: Psychology Press; 2013:9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