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相爱思想及对现代的意义
2020-12-07冯璟
冯璟
摘要:当今,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人情越来越淡薄,道德滑坡甚至崩溃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出现一片极为奇伟浩大的景观。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道德思想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已经基本确立,之后几千年的政治、道德、文化思想都能在那里找到源头或雏形,所以研究那个时代的思想至关重要。墨子兼爱思想就是那个时期形成的,是影响了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重要思想,挖掘这一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墨子;兼爱;现代意义
一、产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上: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封建经济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东东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变革:争夺土地的斗争日益激烈,土地所有、占有、使用关系日趋多样化;剥削方式由西周的“籍田以力”转变为力役加租税,家庭个体生产逐渐普遍化,奴隶制在减弱和缩小;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 工商业有了迅速发展,私人工商和官工商形成抗衡的力量。
政治上:(1)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卿大夫势力崛起,家臣活跃,民的地位提高。周天子统治地位的衰微,导致了形成若干个大小不同的政治中心,它们之间相互对立、争夺。诸侯争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霸战争破坏了奴隶制的旧秩序,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战争加快了统一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也加快了变革的步伐。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封建制度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最终以武力征服各诸侯国,统一中国。(2)君主集权化双线双层发展,诸侯在积极进行集权活动,防止大权旁落;卿大夫也利用战争,千方百计扩大自己的权力,与诸侯相抗衡。诸侯于大夫尽管运作的方向不同,但是都朝着集权的方向运动。(3)生产力发展、社会大变动带来了政治的活跃,带来人的个性的某种解放、人的价值的提高,上帝观念和周天子的权威受到蔑视等等,但是这种政治活动只是从一种君主专制向另一种君主专制的发展。
文化氛围: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都站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寻求天下之乱的原因,都极力为统治阶级献计献策,都想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药方。在这样一种总的社会文化氛围下,墨子也站在自己的立场,提出自己的理论主张。另一方面,墨子生活的时期,是孔子的末年及孔子辞世以后,那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不少腐儒,这些人虽然是儒家思想的信奉者,但是却丧失了孔子思想的精神实质。他们不注重内在道德修养,只注重外在的形式礼仪,他们并不是诚心诚意的敬天拜祖,而仅仅是单纯主张厚葬久丧,只注重表面的排场,形式的奢华,对内在意义并不太注重。
个人思想背景:(1)与儒家的关系:儒家不信鬼神,却还要大肆祭祀鬼神,因而墨家倡导“明鬼”论;儒家厚葬久丧,劳民伤财,墨家倡导“节葬”、“节丧”论;儒家重礼乐,却发展到礼崩乐坏,墨子并且认为这贻误社会生产发展,因而倡导“非乐”论;儒家信天命,墨家倡导“非命”论。墨子由“兼爱利人”思想为出发点,形成墨家学说的基本内容:在社会经济方面宣传节葬节丧非乐的“节用”说,在社会政治方面宣扬非攻止战的“非攻”学说,在社会伦理方面宣扬无等差之爱的“兼爱”说,在宗教哲学方面宣扬鬼监鬼罚、尊天事鬼的“天志”、“天明”学说,由此形成了政治、经济、伦理、哲学四位一体的墨家学说。(2)个人在实践中产生的具体原因:治水英雄大禹吃苦耐劳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为墨子树立了效仿的榜样;墨子一生没有脱离手工业生产活动,他深深体会小生产者艰苦奋斗的实情,一生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具有役夫之道的手工业者的主要形象。吃苦耐劳,具有役夫之道的手工业者的主要形象;墨子和孔子一样,重视教育,广收学徒,是一位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教育理念及重视实践力行的教育观点,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墨子兼相爱思想的主要内容
墨子的“兼爱”思想,有两个最基本的含义。一是视人若己,爱人若爱己。他在回答别人如何实行“兼相爱,交相利之法”的时候明确地指出来:“试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纂;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悔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兼爱”,就是说要把别人的国、家、身当做自己的家、国、身一样去看待,同等地爱护他們,人们之间只有彼此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天下之爱皆相爱”,才能够创造出美好的人际关系。墨子的“兼爱”思想超越了儒家的“亲亲有术”,“爱有差等”的“爱人”的原则,否定了亲疏有别的宗法观念。二是爱别人,才能够得到别人的爱。关于“兼爱”学说,墨子曾经与儒家的信徒巫马子展开过一场辩论,巫马子认为,爱我本国的人胜过爱别国的人,爱我家乡的人又胜过爱本国的人,爱我家中的人又胜过爱我家乡的人,爱我父母又胜过爱我家中的人,爱我自己的身体又胜过爱我父母,愈接近我的愈爱。如同有人打我,我会感到痛,打别人,我不感到痛。所以“有杀彼以利我,无杀我以利彼。”这种建立在人的自然感觉上,在“趋利避苦”基础上的行为准则,是一切利己主义的哲学基础。墨子反驳说,鼓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主义,甚至会把你杀掉,以满足他人私利;而不赞成你的人,也会因为你“施不祥言”而厌弃你,甚至把你消灭掉。
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对等互报的,即“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墨子说,“夫爱人者,人比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他用人们对自己父母尽孝举例,指出“必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爱别人的父母,是使自己父母得到爱的前提,只有爱别人父母,才能得到别人爱自己父母的回报。所以做一个孝子,爱别人的父母如同爱自己的父母,不应有分别。因此,墨子认为,人人实行“兼爱”,视人若己,爱人若爱己,不仅无损自己的利益,而且自己的利益正是通过爱人,利人才能得到保障。通过“兼爱”能够把“爱人”与“爱己”、“利人”与“利己”统一起来,即“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之中”。墨子把“兼爱”看成是一个“仁者”所追求的最高道德愿望,他坚决反对人自私自利的倾向,提倡“爱人若爱其身”,体现了很高的道德境界,包含了实行人类“大同”的崇高理想。
三、墨子兼爱思想的现代意义
当代社会的社会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无论是国内社会还是国际社会,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都日益增多,互动也更加频繁。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多次谈到有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指出了其作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这种价值观的指引,建设出更加美丽、和谐、文明、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提出“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发展主张,可以看出无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使命还是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外交理念,都与墨子“兼爱”思想以及其延伸的伦理内涵相呼应。如果说在古代,墨子的“兼爱”思想由于其带有理想主义的空想性而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而得不到发展,那么在今天,墨子的“兼爱”则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了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并且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建国际社会伦理关系”具有独特的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兼爱”思想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其中之一就是诚信友善,它的内涵是说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友善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因素,与墨子所倡导的“尚利贵义”的观点相吻合。在墨子的“义利”观念中,义就是利益的意思。为了天下人可以得到安定和好处,个人的得失就不应该放在心上,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有义的人,墨子说应该做到,有力气的人迅速去帮助别人,有财产的人尽力将钱财分给别人,有道德的人就用善言去规劝别人。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于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以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断加快自身的生活节奏,对于财富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有功利心。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了非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说,“毒牛奶”、“地沟油”等等一些食品的安全问题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的威胁,人与人之间不诚实的交往导致的勾心斗角,见利忘义、欺诈等等一些不道德的行为的产生,这些现象都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宗旨相违背的。而我们在墨子“义利观”中,便可以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承认对于“利”的追求,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要实现双方的共赢,使双方彼此都能够享受到“利”带给我们的好处,这就是墨子所說的以利他为出发点,从而保障自己利益的实现。同时,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为我们的道德规范提出了要求,要求在市场经济下的利益双方必须要彼此彼此尊重,并且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如果任何一方出现问题,整个市场经济的秩序将会变得混乱和无序。所以,要想保持市场经济体制的繁荣,也需要人们彼此“兼爱”,互相尊重,平等互助,这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而言之,“社会和谐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我国走向富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重要保证。”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人民生活幸福美满的重要保证。”墨子的“兼爱”伦理观为我们当代社会提供了指导的方向,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2)“兼爱”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重大的转折,特别是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冷战的局面发生了改变。60 年代以后形成的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在逐渐向多极化发展,区域化和“集团”化趋势有所加强,美国所扮演的世界警察的角色,但是“秩序”维护的非常不好,反而导致了所在地区的矛盾冲突不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美国对伊拉克的入侵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是更大的灾难,巴以的每一次冲突给双方带来的是更多的仇恨,非洲部落之间的血腥屠杀给彼此留下的是永久的伤痛……这些再鲜明不过的事实揭示了一个真理:战争和冲突只能带来苦难。在墨子的以“兼爱”为核心的伦理体系中,“非攻”思想则给我们今天的人来带来了很好的教益。首当代国际社会,和平、发展与合作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国际关系需要墨子“兼爱”思想的有力支撑,要求我们应该用和平的、更加智慧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外交问题,而绝对不可以用战争来进行较量。
同时,和墨子认为人与人之间不存在高低贵贱等级之分一样,墨子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也是平等的。墨子说:“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物无长幼之分,皆天之臣也。”也是平等的。墨子说:“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物长幼之分,皆天之臣也。”(《墨子·法仪》)在墨子看来,国与国,人与人,在“天”的面前都是平等的,谁也不应该压迫谁,都应该平等对待,平等的履行对别国的权利和义务。墨子的这一主张,与我国的外交政策不谋而合。在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各国需要相互尊重、平等对待。这些主张都在墨子的伦理思想中找到了雏形,所以说,墨子的“兼爱”思想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除了不攻打、平等的对待别国的思想,墨子还主张对比自己弱小的国家应该帮助其发展。“小国城邦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乏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供之。”“小国城邦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乏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供之。”(《墨子·非攻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社会的舞台上始终发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在 2018 年度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我国表示将继续对非洲提供 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帮助非洲进行经济建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墨家的“兼爱”。墨子的“兼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相利”,我国积极地对外援助不仅能够帮助别国发展经济,同时也能满足我们国家自身的利益和需求,从而可以实现双赢,这对于国与国之间的稳定发展也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当前的中国正在积极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在国际上,“和平与发展”也早已经成为了世界发展的主流,墨子的“兼爱”思想对于构建中国的和谐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且对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其“先公后私”、“爱无差等”的伦理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陈道德.墨家“兼相爱,交相利”伦理原则的现代价值[J]哲学研究,2004(11)
李小龙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陈曦,张利国.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法制与社会,2011(4).
江畅.墨子的兼爱理想与世界和谐的构建[J]伦理学研究,2006(06).
李光辉.墨子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